翟婷婷 屈海泳 劉成連等



摘要:以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品種章姬和豐香的匍匐莖尖為試驗材料,誘導出叢生芽后進行增殖培養和生根培養,研究不同激素濃度及組合對莖尖增殖和生根的影響。結果表明,最適宜章姬增殖的培養基為MS+0.8 mg/L 6-BA+0.1 mg/L NAA,最適宜豐香增殖的培養基為MS+0.5 mg/L 6-BA+0.1 mg/L NAA;最適宜章姬生根的培養基是1/2 MS+0.5 mg/L IBA,最適宜豐香生根的培養基是 MS+0.5 mg/L IBA。
關鍵詞: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莖尖;組織培養;快速繁殖
中圖分類號:S66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9-4859-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9.053
Abstract: The stolon tips of strawberry varieties Akihime and Toyonoka were tested in multiplication culture and rootting culture after the buds were induced from them.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hormone varieties and concentration on multiplication and rootting of strawberry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multiplication medium was MS+0.8 mg/L 6-BA +0.1 mg/L NAA for Akihime, and MS+ 0.5 mg/L 6-BA+0.1 mg/L NAA for Toyonoka; moreover, the optimal rootting medium was 1/2 MS+0.5 mg/L IBA for Akihime and MS+0.5 mg/L IBA for Toyonoka.
Key words: strawberry(Fragaria ananassa Duch.); stolon tips; meristem culture; rapid propagation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屬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據2012年2月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草莓的栽培面積、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1]。其果實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市場需求量極大。在生產中草莓育苗多采用分株繁殖和匍匐莖繁殖,繁殖速度慢且容易感染病毒,導致品質劣化、產量降低等退化現象[2]。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對草莓進行培養,可以快速有效地繁殖大量優質草莓種苗。目前,關于草莓的組織培養研究較多[3-5],但根據現有資料來看,在諸如培養基成分及植物激素條件等技術環節方面尚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可能是由于供試品種不同所致,這給草莓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技術的實際應用帶來了不便。
章姬(Akihime)是日本靜崗市民間育種家荻原章弘先生于1990年育成的草莓鮮食品種,于1997年引入中國[6]。該品種生長勢強,花果量大,且果實成熟后風味極佳[7]。豐香(Toyonoka)為日本品種,早熟豐產,果實香氣濃郁、糖度高、酸味適中、風味極佳[8]。這兩個品種均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但是果實售價較高。本研究以這兩個品種為試材,通過研究不同激素組合對其增殖與生根的影響,建立其組織培養快速繁殖體系,為擴大其栽培面積、降低生產成本、加快推廣速度提供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青島果樹所果樹茶葉研究所露地栽培草莓品種章姬(Akihime)和豐香(Toyonoka),田間采集草莓匍匐莖尖進行試驗。
1.2 方法
1.2.1 外植體的滅菌、接種 莖尖脫毒根據朱建華等[9]的方法,并略有改動。選取健壯無病的草莓匍匐莖尖1~2 cm,流水沖洗1~3 h后,在超凈臺上用75%乙醇滅菌30 s,去離子水沖洗3遍,再用0.1%升汞浸泡8 min,去離子水沖洗3~5次,將材料在無菌濾紙上吸干,于雙目解剖鏡下剝取帶有1~2個葉原基的生長點,迅速接種于芽誘導培養基(MS+0.5 mg/L 6-BA +0.05 mg/L NAA)[10]上。每瓶培養基接種1個外植體,接種40 d后即可獲得草莓組織培養苗。培養條件:光照度2 000~4 000 lx,光照時間16 h,溫度(25±1) ℃。
1.2.2 莖尖增殖培養 增殖培養基以MS為基本培養基,加入蔗糖30 g/L,瓊脂7 g/L,另外加入不同濃度的6-BA(0.3、0.5、0.8、1.0 mg/L)與NAA(0、0.1、0.5 mg/L)組合,調整培養基至pH 5.8,以MS培養基為對照,共12個處理。將培養基在116 ℃下滅菌30 min后備用。
初代培養40 d后,選取長勢一致的健壯組織培養苗,切去老葉后接入上述增殖培養基中,每種處理設8次重復,每重復4個外植體,后置于溫度為(25±1) ℃的組培室中光照培養16 h,40 d后調查生長情況。用直尺測量草莓組織培養苗的高度,并統計其增殖系數。增殖系數=增殖苗數/接種苗數×100%。
1.2.3 生根培養 在原有試驗的基礎上,基本培養基以1/2 MS為主,加入蔗糖30 g/L,瓊脂7 g/L,附加不同濃度(0.1、0.3、0.5、0.8、1.0 mg/L)的NAA或IBA,調整培養基至pH 5.8,同時比較基本培養基為MS與1/2 MS時的生根情況,共11個處理。將生根培養基在116 ℃下滅菌30 min后備用。endprint
選擇苗高2 cm左右、長勢一致、生長健壯的草莓組織培養苗,將其接入上述生根培養基中,每種處理設8次重復,每重復4個外植體。45 d后觀察草莓苗的生根情況。待苗長至高7 cm,挑選長勢良好的生根壯苗進行馴化移栽[11]。先將生根草莓苗的組織培養瓶蓋打開,在室內放置1~2 d后,將組織培養苗根部附著的培養基洗凈,栽植于無菌基質中?;|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巖=2∶1∶1的比例混合(121 ℃,20 min滅菌)。小苗栽植后立即澆透水,置于培養箱中。培養箱設置溫度為(25±2) ℃,濕度保持80%~85%。待苗長至20 cm時即可移栽至大田。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激素組合及濃度對草莓組織培養苗增殖的影響
由圖1可知,不同處理對草莓組織培養苗增殖影響極顯著(P<0.01)。對于品種章姬和豐香,處理MS+0.8 mg/L 6-BA +0.1 mg/L NAA增殖系數最高,章姬增殖系數達到2.88,豐香增殖系數達到5.75。圖2結果表明,添加植物激素對草莓品種的苗高有抑制作用,各處理的苗高均極顯著(P<0.01)低于對照(MS)的苗高。在添加激素的各處理中,對于草莓品種章姬,處理MS+0.8 mg/L 6-BA +0.1 mg/L NAA與處理MS+1.0 mg/L 6-BA +0.5 mg/L NAA苗高最高,達2.70 cm;對于品種豐香,處理MS+0.5 mg/L 6-BA+0.1 mg/L NAA苗高最高,達1.63 cm。
綜合增殖系數與苗高兩因素可以看出,最適宜章姬增殖的培養基為MS+0.8 mg/L 6-BA +0.1 mg/L NAA,在此培養基上章姬的增殖系數達到2.88,苗高達到2.70 cm,并且組織培養苗健壯,長勢好(圖3A);最適宜豐香增殖的培養基為MS+ 0.5 mg/L 6-BA+0.1 mg/L NAA,在此培養基上豐香的增殖系數達到4.50,苗高為1.63 cm,長勢好(圖3B)。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基因型的草莓增殖其所需激素濃度不同。
2.2 不同激素種類及濃度對草莓生根的影響
由圖4可知,對于品種章姬,處理1/2 MS+0.5 mg/L IBA根數最多,達到31.5根,與其他處理間差異均達極顯著(P<0.01)水平;對于品種豐香,處理1/2 MS+ 0.1 mg/L NAA根數最多,達17.0根。由圖5可知,各處理對草莓根長的影響差異極顯著(P<0.01),對于品種章姬,處理 MS+0.5 mg/L IBA的根長最長,為10.85 cm,與其他處理間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對于品種豐香,處理MS+ 0.5 mg/L IBA的根長最長,為6.00 cm,與其他處理間差異也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
綜合根數及根長2個因素可得,最適宜章姬生根的培養基是1/2 MS+0.5 mg/L IBA,根數達到31.5根,根長為7.60 cm,生根情況良好;最適宜豐香生根的培養基是 MS+0.5 mg/L IBA,根數達15.0 根,根長為6.00 cm,生根情況良好。
3 討論
在草莓的組織培養中,花藥培養也是一種脫毒繁殖的途徑,但是草莓花藥培養整體分化效率不高,主要限制因素是花藥愈傷分化能力低[12],因此莖尖分生組織脫毒繁殖仍然是草莓生產上除傳統繁殖方法外種苗最主要的來源[1]。果樹組織培養的成功與否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在于適宜的激素種類和濃度配比[13]。各種激素對草莓組織培養快速繁殖的研究中,之前學者側重對增殖系數考察[14,15],而本研究認為增殖系數與苗高對于草莓的增殖同等重要,若增殖系數過高會導致組織培養苗小[8]且玻璃化現象嚴重,出現難以生根成活的現象[16]。本研究結果表明,在相同培養條件下,增殖系數在品種間存在極顯著差異,最適宜草莓品種章姬增殖的培養基為MS+0.8 mg/L 6-BA +0.1 mg/L NAA,在此培養基上章姬的增殖系數達到2.88,苗高達到2.70 cm;最適宜草莓品種豐香增殖的培養基為MS+0.5 mg/L 6-BA+0.1 mg/L NAA,在此培養基上章姬的增殖系數達到4.50,苗高為1.63 cm。
徐東生[17]認為草莓在分化培養基中也能生根,但發根不齊,根的長勢差,以移入生根培養基生根為好。本試驗結果表明,草莓生根較易,最適宜草莓品種章姬生根的培養基是1/2 MS+ 0.5 mg/L IBA,根數達到31.5根,根長為7.60 cm;最適宜草莓品種豐香生根的培養基是MS+0.5 mg/L IBA,根數達15.0根,根長為6.00 cm。
參考文獻:
[1] 張 玲,岳生梅,王淑華,等.外源激素對‘章姬草莓莖芽萌發和增殖的影響[J].上海農業學報,2013,29(5):63-66.
[2] 李美林,張 勇,朱麗君,等.草莓的組織培養研究進展[J].吉林農業,2013(8):14-15.
[3] 孟靜靜,徐平麗,郭 峰,等.‘豐香草莓高效脫毒及快速繁殖技術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5):17346-17347.
[4] 鄭曉峰.草莓組培育苗外植體的選擇及莖尖組培快繁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08,37(6):58-60.
[5] 樸日子,曹后男,宗成文.影響‘達賽萊克特草莓莖尖培養因素的研究[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9,31(3):184-187.
[6] 鄧明琴,雷家軍.中國果樹志——草莓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7] 喬 榮,鐘霈霖,王天文.草莓新品種章姬的品種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J].種子,2003(3):90-91.
[8] 姜卓俊.豐香草莓的品種特性及豐產栽培[J].落葉果樹,2000(3):37-38.
[9] 朱建華,彭世勇.植物組織培養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2.
[10] 陳愛萍,葉祖云,廖雄平.草莓莖尖組織培養研究[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0(1):58-60.
[11] 謝玲玲,王爾惠.工廠化生產組培苗的成本控制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07,46(1):30-32.
[12] 趙永欽,吳新新,鄭 禾,等.草莓‘甜查理和‘章姬花藥培養及單倍體植株的獲得[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2,17(5):39-45.
[13] 于亞軍,代漢萍,李寶江.植物激素和生長調節劑在果樹組織培養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2(6):68-70.
[14] 晁慧娟,劉 敏,姬謙龍,等.‘甜查理草莓莖尖培養與快速繁殖研究[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8,23(2):24-27.
[15] 薛其勤,李美芹,呂金浮,等.不同基因型優質草莓組織培養快繁研究[J].北方園藝,2014(21):110-113.
[16] 孫敏杰,張艷秋,張曉燕,等.草莓組織培養與快繁技術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36):141-143.
[17] 徐東生.我國草莓脫毒研究進展[J].湖北農業科學,2002, 41(3):43-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