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30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主辦,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山東省文聯、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山東省曲協、濟南鐵路文化宮聯合承辦的“中國文聯文藝培訓志愿服務項目——曲藝培訓班”在濟南鐵路文化宮舉辦。
培訓班邀請到孫立生、高玉琮、張志寬、王連成、高洪勝、李立山、馮繼唐等表演藝術家、專家學者分別從曲藝歷史、創作技法、表演技巧等方面對學員進行了全方位、綜合式的輔導,深入淺出的講解、暢快坦誠的交流,讓藝術的生命力煥發青春,更為濟南曲藝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27日晚,多位著名曲藝家攜本次培訓班優秀學員為濟南鐵路局職工、家屬和社區居民奉獻了一場“到人民中去”2015中國文聯文藝培訓志愿服務項目山東曲藝培訓班匯報展演,為當地百姓送去歡笑。(露琪亞)
楊菲個人鼓曲演唱會在京舉辦
5月31日,由北京歌劇舞劇院、西城區文化委員會非遺辦主辦,北京曲協協辦,北京曲藝團承辦的“梅花大鼓——梅花的故事楊菲個人鼓曲演唱會”在北京廣德樓舉辦。種玉杰、馬玉萍、張蘊華、韓寶利、劉慧琴、王立揚、劉洪沂、莫岐、王玉蘭等藝術家蒞臨現場為楊菲喝彩。(曲訊)
四川三地迎來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項目曲藝培訓班
6月1日至6日,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項目曲藝培訓班來到四川省,先后赴中江、遂寧、岳池三地授課,與當地廣大曲藝愛好者和專業曲藝作者進行了面對面的藝術交流。據悉,這是該項目首次走進西部地區。
本次培訓主講人李立山、楊菲、常祥霖以一堂堂精彩生動的知識講座開闊了學員們的視野,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川)
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專場演出在京舉行
6月3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陳云紀念館、上海文廣演藝集團主辦,上海評彈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木偶劇團承辦的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當晚,在北京音樂廳上演了該系列活動之“海上吳音報春暉”大型評彈專場晚會,楊潔篪、陳至立、金人慶、錢樹根等領導及陳云同志的家屬出席。
本場活動以陳云同志關于各個時期評彈的講話、指示為線索,使觀眾在享受評彈藝術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到陳云對評彈藝術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張睿萌)
河南墜子藝術名家劉宗琴先生因病去世
6月3日晚11時,河南墜子劉派創始人、中路墜子代表性人物、河南墜子藝術名家劉宗琴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7歲。劉宗琴先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墜子傳承人、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她曾多次為毛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演出,個人代表作品《砸玉匾》《大紅袍》《響馬傳》《李逵奪魚》《雙雄會》《斬鴻恩》等堪稱藝術精品。劉宗琴先生說書豪放不失細膩,講究大書細說,雅俗共賞,彰顯深厚文化底蘊,無論唱大書還是段子無一不精。她的去世是河南墜子藝術的巨大損失。(曲訊)
“傳統曲藝進校園”曲藝專場巡演結束
由海南省文聯、海南省曲協主辦,海南福星相聲社承辦的“傳統曲藝進校園”專場巡演自5月20日至5月25日先后在海口經濟學院、海南華僑中學、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學院5所學校進行巡演,惠及學生和市民達2500余人。(海南曲協)
金庸聯手連麗如北京評書《鹿鼎記》改編創作、公益演出在京舉行
6月13日,全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由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支持的“民間瑰寶 藝術西城”金庸先生聯手連麗如先生“北京評書”《鹿鼎記》改編創作、公益演出啟動儀式在宣南書館舉行。
金庸先生作為《鹿鼎記》原著作者和授權人,授權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該作品改編為評書,并公開演出。經雙方一致同意,在西城非遺保護中心取得授權后,將此授權轉授予連派評書的唯一繼承人連麗如先生及弟子王波、李菁、賈林、張怡、梁彥,以及再傳弟子張碩。
將家喻戶曉的經典武俠小說《鹿鼎記》改編成評書作品,是西城區非遺保護工作的又一創新探索之舉。主辦方指出,此次活動是為了使大眾能夠更多地關注非遺,更近距離地感受傳統曲藝的魅力,大力推動優秀非遺文化發展,鼓勵創新保護手段,使非遺保護工作呈現出“多層次、立體化”的保護新業態。(杜佳)
第三屆“南山杯”全國曲藝新人新作展演在深圳落幕
6月7日,第三屆“南山杯”全國曲藝新人新作展演頒獎儀式暨中國曲協志愿服務團“送歡笑”專場演出在深圳大學會議中心落下帷幕,標志著由中國曲協、廣東省曲協、深圳市南山區文聯、深圳市曲協聯合主辦,深圳市南山區曲協承辦的第三屆“南山杯”全國曲藝新人新作展演圓滿結束。
當晚,中國曲協副主席李時成揭曉了本屆“南山杯”獲獎名單,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曲華江,廣東省曲協主席楊子春,廣東省曲協副主席吳金富等領導嘉賓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曲藝名家出席了晚會。
頒獎儀式后,李金斗、李建華、李立山、楊子春、崔琦、王文水、楊菲、苗阜、王聲、逗笑、逗樂、任世和等曲藝演員以及獲獎節目代表為近3000名深大師生和市民奉獻了一場盛大的曲藝盛宴。(廣東曲協)
中國曲協“送歡笑”1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6月10日上午9時30分,中國曲協“送歡笑”10周年座談會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報告廳召開。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中宣部文藝局副巡視員劉新風,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巡視員李培雋,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志軍,中國曲協主席姜昆,分黨組書記、副主席董耀鵬,副主席王汝剛、吳文科、翁仁康、郭剛、黃宏、籍薇,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曲華江、黃群,常貴田、李金斗、李建華、張志寬、鞏漢林、金珠、牛群、鞠萍、奇志、劉全和、劉全利、戴志誠、李世儒、苗阜、王聲、董建春、李丁等老中青三代曲藝家代表出席會議。
當晚19時30分,中國曲協“送歡笑”10周年文藝志愿服務團走進東城區“百姓周末大舞臺”專場演出在北京市東城區玉蜓公園舉辦,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同臺獻藝,演出由中國曲協副主席黃宏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鞠萍共同主持。(曲訊)
原創中篇蘇州評彈《徐悲鴻》文本論證座談會舉辦
原創中篇蘇州評彈《徐悲鴻》文本論證座談會于6月13日上午在京舉辦,其意義在于從一開始創作者與評論家的面對面交流和共同進步。董耀鵬、黃群、常祥霖、劉釗、朱寅全、陳亦兵、錢浩良、胡磊蕾、夏吉平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與會人員在肯定作品立意、主題、人物塑造的基礎上,以不同的視角為文本號脈開方,為文本修改提供方向思路和參考性意見。(曲訊)
江西省曲協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
6月19日,江西省曲協第五次代表大會在南昌召開。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董耀鵬,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龍和南,江西省文聯黨組書記汪天行、省文聯主席葉青等領導以及來自全省60多位曲藝界代表出席會議。大會總結了江西省曲協第四次代表大會以來的工作,部署了今后五年的任務。通過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柳青當選為江西省曲協主席,萬新明、華巍、余際松、李媛媛、鄭意禎、黃瑤當選為副主席,聘請孫建昌為名譽主席,金濤、熊光平為名譽副主席。(江西省曲協)
京津冀鼓曲發展交流研討會舉行
6月23日下午,作為首屆京津冀鼓曲愛好者“傳統文化與鼓曲藝術”系列培訓活動重要內容之一,京津冀鼓曲發展交流研討會在北京西城區第二文化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市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北京市西城區文委支持,北京市西城區第二文化館主辦,北京集賢弘藝文化中心承辦。培訓活動主辦方代表,天津市曲藝團鼓曲作家楊妤婕,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副研究員蔣慧明等嘉賓,來自河北唐山、張家口、北京延慶、大興等地的學員代表及新華社、《曲藝》雜志等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研討。會議就京津冀各地曲藝發展現狀、曲藝在新時期背景下傳播手段研究、鼓曲創作的現狀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針對目前制約鼓曲藝術發展的一系列困境提供了可能的解決路徑。與會者一致認為,活動對突破地域局限,發揮地區優勢,整合京津冀三地曲藝資源,促進鼓曲藝術可持續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忘川)
牡丹綻放——曲藝英才培育行動在京啟動
6月23日,由中國曲協主辦的牡丹綻放——曲藝英才培育行動啟動儀式等系列活動在京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中國曲協主席姜昆,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董耀鵬,中國曲協副主席王汝剛、郭剛、崔凱、籍薇,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曲華江、黃群,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兵等領導及趙連甲、郭達、程桂蘭、種玉杰、崔琦、張文甫、李世儒、孫晨、劉全和等曲藝家及曲藝英才培育行動第一批入選者陳靚、夏吉平、賈冰、劉君、任平、暴玉喜、張旭東(叮當)、楊菲、苗阜、莊麗芬等參加活動。
當晚19時30分,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歡笑走進懷柔的惠民演出在京北職業技術學院禮堂舉行。(朱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