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張伯行是“大清第一清官”,深受康熙帝的賞識。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不取民一錢”的好官,卻在晚年辦了一件糊涂事,甚至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事情發生在康熙五十二年(1714),江蘇巡撫張伯行在檢查商船貿易時,無意中發現巨商張元隆與兩江總督噶禮有勾結。張元隆是何許人也呢?他是當時有名的海外貿易商,他組建的商船規模十分龐大,他們往返于日本和東南亞,主要出口大米、絲綢、茶葉、瓷器等,經濟實力相當雄厚。本來張元隆打算再造一百艘大船,繼續向歐美擴張,但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岔子,他與噶禮之間的“灰色交易”被張伯行知道了。
據說,張元隆為尋求貿易保護,曾讓其弟張令濤向噶禮行賄,禮品裝了足足十余船。另外,張伯行還聽說,噶禮曾調用戰船幫張元隆運送大米。而就在這時,崇明水師抓到了一艘非法漁船,查驗船照,竟是張元隆的船隊。張伯行本來就懷疑張元隆與海盜有染,現在又捕獲了這樣一艘來路不明的漁船,張伯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推測。于是,在沒有絲毫證據的情況下,張伯行向朝廷上疏彈劾噶禮,并下令逮捕了張元隆及其船隊的12名船主。
經過一番嚴刑拷打,不但沒有問出什么,張元隆還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獄中。這下張伯行傻眼了,雖然他嚴懲了監獄里的牢頭,但仍不免落下草菅人命的口實。果然,噶禮抓住這個機會,羅列了張伯行七條罪狀。
但張伯行并沒有就此罷休,在他看來,噶禮鬧得越兇,越說明有問題,更應該一查到底。碰巧這時上??h百姓顧協一狀告張令濤強占他的房屋,還說張令濤有幾處水寨窩藏海賊,并聲稱張令濤藏匿在布政使牟欽元的官署中。張伯行聞言大喜,趕緊派人前往牟欽元處抓人,可是,搜查一無所獲,張伯行再次陷入被動,還被牟欽元反告了一狀。
接著,江南官場開始斗法??滴醪坏貌徊迨执耸?,他命赫壽前往調查。赫壽是噶禮的朋友,象征性地走了一下過場,便以通賊之事查無實據為由結案??滴醪恍牛置鼜堸i翮等人調查此案。張鵬翮是噶禮的人,他奏報說,張元隆、張令濤都是良民,請求奪去張伯行的官職。
康熙仍不信,再命人復查,并讓張伯行自我申辯。張伯行上疏說:“元隆通賊,雖然上報已死,然而他財產豐厚,黨徒也多,人人可以冒名,處處可以領到執照。令濤是顧協一首先告發的,如果顧協一舉報不實,照例應以誣陷治罪。由于欽元庇護,致使此案久懸未決。我作為地方長官,應該在事情剛剛發生時即加以防止,怎能不追究呢?”
雖然張元隆的案子最終不了了之,但在康熙的心里卻留下了陰影,于是他采納了張伯行的建議,禁止大米出口。這一決定為后來的“禁海令”和閉關鎖國埋下了伏筆。可以說,張伯行的好心辦了一件糊涂事,間接使中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商船隊毀于一旦,也使蒸蒸日上的海外貿易走向了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