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福
摘 要:在對甲醇汽油的研究中,使用甲醇汽油添加劑可調配不同配比的甲醇汽油,從而可緩解當前的能源壓力。對甲醇汽油的不斷研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甲醇汽油;甲醇汽油添加劑;溶解效率;芳香烴
中圖分類號:TE626.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0.100
目前,我國在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在現有資源條件下替換原有資源,逐漸開拓新能源應用領域,甲醇已成為汽車的代用燃料。在甲醇中應用甲醇汽油添加劑對其進行理化性質的改變,可使其性能更加優越。
1 甲醇汽油中應用甲醇汽油添加劑的優點
應用甲醇汽油時,首先要對甲醇中添加劑的配方進行研究,得出最合適的甲醇汽油的配方比例。本文以M15和M30甲醇汽油為研究對象。在甲醇與汽油均勻混合時,如果出現分層現象,則會降低甲醇汽油使用性能,嚴重影響汽車發動機的運行,降低甲醇汽油的成熱效率,進而浪費資源,造成污染環境。因此,在配置甲醇汽油時,應選取含水量少的工業甲醇與93號汽油混合,混合時要解決二者部分不互溶的問題,并結合相互溶解中的溫度、含水量、添加劑種類和壓強等因素,逐漸穩定甲醇與汽油混合的效果。經過多次研究發現,采用甲醇汽油添加劑可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根據化學中相似相溶的性質,可采用中介物質,并使之與甲醇、汽油同時混合,從而提高兩者之間的溶解效率。
使用LYWSQ甲醇汽油添加劑可使甲醇與汽油同步燃燒,從而增加汽車的動力,并降低油耗。同時,還可促進甲醇與汽油互溶,明顯改善甲醇汽油的多種性能。在甲醇汽油中應用甲醇汽油添加劑,可有效解決甲醇熱值低、穩定性、熱氣阻、遇水分層、穩定性差和腐蝕溶脹等問題,并可作為車用燃料。
2 性能檢測分析
2.1 甲醇汽油的相容性分析
甲醇與汽油互溶時受溫度的影響很大,進而可能出現分層現象。為了在合適的溫度下提高兩者的混合度,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甲醇汽油添加劑。芳香烴、醇、醚和醛等化合物在結構上與甲醇相似,利用相似相溶的特性可使其互溶。對于汽油而言,由于其結構與甲醇的差異較大,所以,會出現混合不均勻問題,而選擇合適的混合物種類和混合比例可提高混合均勻度。在加入添加劑后,由于其中存在可與兩者互溶的有機物,所以,會提升甲醇汽油的相溶性。在試驗分析過程中,在15 ℃和-25 ℃的溫度下對含有不同添加劑的M15和M30甲醇汽油進行了互溶性試驗,并對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分析得出,當加入的甲醇汽油添加劑相同時,環境溫度越高,甲醇汽油的互溶性就越高;環境溫度越低,則混合程度越低,進而出現分層現象。當在同樣的溫度中使用不同的甲醇添加劑時,互溶效果有明顯的區別。
2.2 甲醇汽油的抗水性分析
在加工和儲存甲醇汽油的過程中,水分會對甲醇汽油造成影響。由于甲醇與汽油混合時的比例無限制,當水分對甲醇汽油造成影響時,會導致甲醇汽油出現分層現象。為了保證甲醇汽油具有抗水性,應在添加劑中加入一些抗水性有機物質。在-25 ℃的環境溫度中,在含有M30甲醇添加劑的甲醇汽油中加入了等梯度的水量,通過多組對比試驗,可根據甲醇汽油中的分層程度評估其性能。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水量的不斷增加,甲醇汽油的互溶性逐漸下降。在進一步的試驗中可發現,通過提高甲醇汽油的儲存溫度或保持輸送水管的干燥程度等措施可提高甲醇汽油的互溶穩定性。
2.3 甲醇汽油的餾程分析
通過分析甲醇汽油的餾程可得知燃油的蒸發性能,還可以分析燃油的沸點范圍和組成成分。對不同甲醇汽油餾程的蒸發點進行了試驗分析,通過對10%點和50%點蒸發溫度進行餾程含量的測定,得出50%點溫度可提高汽油的平均蒸發性和運轉穩定性。當低于50%的蒸發溫度時,燃燒量會增大。
2.4 甲醇汽油的腐蝕性分析
當甲醇汽油燃燒時,會產生一定量的甲酸或甲醛,進而會腐蝕發動機或金屬管道,同時,甲醇也會對相關材料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蝕。對于甲醇汽油添加劑的使用而言,必須解決這一問題。在甲醇汽油銅片腐蝕測試中,將定量的銅片置于不同的甲醇汽油添加劑中,經過一段時間后對比腐蝕后的銅片顏色,從而確定銅片的腐蝕級別。根據試驗結果,在不同的添加劑中加入自制腐蝕抑制劑,并進行銅片腐蝕的合格檢驗。
3 甲醇汽油添加劑其他性能的改善分析
在進行了上述甲醇汽油的性能檢測后,還要檢測應用甲醇汽油添加劑后的其他性能,包括甲醇汽油的冷啟動性能、橡膠溶脹性、甲醇汽油中的氣阻、甲醇汽油的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汽油排放性能等。通過檢測可得到改進方法,從而改善甲醇汽油的性能,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4 結束語
隨著甲醇汽油添加劑的不斷發展,甲醇汽油在穩定性、蒸發性、抗腐蝕性和經濟性等方面將會有極大的提高。在未來,甲醇汽油將會成為效能最高的新興能源。
參考文獻
[1]何萍,辛長波,武躍.甲醇汽油添加劑對甲醇汽油性能影響的研究[J].大連大學學報,2009(6).
[2]王亮,劉娟,鄭長征,等.新型燃料甲醇汽油應用現狀及性能改進[J].化學工業,2011(5).
[3]王亮,劉娟,文小川.新型燃料甲醇汽油應用現狀及性能改進[J].化學工業,2011(5).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