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尚友++李曉峰



在大連市旅順口區,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鄉村旅游賦予了鮮明的特色,每年定期舉辦的“大連旅順大櫻桃節”更吸引了眾多游客。而各村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也都是“各有各的高招”。
櫻桃掛滿枝 果農笑開顏
5月18日,雖然距離大櫻桃節開幕還有10多天的時間,可旅順口區鐵山街道的郭家村書記王仁輝一大早便在村前廣場上忙碌起來,制展板、掛道旗、聯系旅行社……為節日的到來提前做各項準備工作。“趕早不趕晚,誰讓我們郭家村的大櫻桃這么早熟呢?”一身迷彩服裝扮的王仁輝聲音洪亮,談吐幽默,外表給人一種干練豪爽的感覺。
郭家村地處旅順口區節氣最早的老鐵山南山里地區,滿山的大櫻桃果實累累,超過蠶豆大的大櫻桃每天都在快速增大。大連市旅順口區鄉村旅游的發展,讓這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擁有了 “遼南櫻桃第一枝”的美譽。天然的小盆地氣候使這里年平均氣溫高于山外2至3℃,櫻桃平均成熟期比其他地方早7天左右。加之這里背倚老鐵山,面朝黃渤海,不僅是觀賞老鐵山燈塔、黃渤海分界線的必經之路,更擁有五千年新石器文化遺址和三千年將軍山積石墓文化遺址,旅游資源豐富。
2007年,郭家村在旅順口區率先發展鄉村游。八年來,郭家村先后投資建設了“老鐵山酒莊”、“郭家老街”、“佛門古寺”和“芊豐蝴蝶蘭基地”等景點,豐富了旅游的文化內涵。為提升旅游檔次,他們還專門建立了游客服務中心,使鄉村游走上了正規化發展的道路。這里既有日接待3000人的葆源休閑山莊,也有日接待幾百到上千人的農家院。
王仁輝告訴記者,鄉村游讓郭家村的老百姓嘗到了甜頭,每年6月份,這里的櫻桃園子就迎來了采摘櫻桃的游客。原先依靠商販上門收或者自己出去賣的銷售模式被徹底改變,大量游客的涌入,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而且增加了收入。櫻桃節期間,十幾個櫻桃采摘園和大櫻桃批發市場吸納大量游客。 2014年全村接待游客已近10萬人次,旅游收入500萬元。
跟郭家村的村民一樣,北海街道袁家溝村的村民也在為即將開始的大櫻桃節緊張地忙碌著。其實早在3月11日,在袁家溝村就舉辦了大櫻桃修剪施肥技術培訓班。特邀大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李淑葉系統講授了大櫻桃的修剪技能,旅順口區農業服務中心副高級農藝師孫紅英、土肥站站長關升宇講授了大櫻桃施肥買肥鑒肥等知識技能。隨后,培訓班的課堂由會議室轉移到了袁家溝村果農傘紅梅家的大櫻桃園里。李淑葉等專家親自修剪樹枝,現場演示操作要領,傳授技術要點,不厭其煩地解答疑難,幫助果農解決了不少問題,使果農們深得科技實惠,進一步鞏固提高了科技致富本領。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袁家溝村,被譽為“旅順后花園”。村里果樹種植面積近千畝。“去年,村里廣泛聯系各大商場、超市與果農簽訂大櫻桃銷售合同;與旅游局和旅行社聯系,鼓勵果農開展大櫻桃采摘游;并積極探索網絡銷售模式,有效拓寬了銷售渠道,村里大櫻桃很快銷售一空,連創大櫻桃建園十年來產量、收入兩項最高紀錄。”袁家溝村村書記李皆輝不無自豪地說。
今年,村民們都期盼著大櫻桃節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益。
這幾天,龍頭街道的龍湖村委會主任王德富也沒閑著,他帶領村民們改造的農家飯莊馬上就要揭開面紗。
近年來,龍湖村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中藥材、水果、苗圃等產業基礎,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為了更好地迎接2015年的大櫻桃節,位于東雞冠山腳下的300多畝大櫻桃園整點妝容,靜候游人。園里新增了黑珍珠、水晶等更美味的品種7000多株,讓游客在采摘園可以采食到各類優質的大櫻桃,同時完善了園中的基礎服務設施,新建特色的農家飯莊,將為游客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游玩環境。村里還加快了龍溪公園、藥王谷等景點的建設腳步,游客來到這里不僅可以享受采摘的樂趣,品嘗農家飯菜,體驗農家生活,還可以更親近于大自然,在山山水水間暢游。
打造莊園經濟,“帶火”鄉村旅游
在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中,旅順口區把發展農村“莊園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積極打造一批集采摘、旅游、休閑、觀光、垂釣、餐飲等于一體的“新農莊”,開辟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新途徑。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旅順口區以大櫻桃等農產品采摘、農家生活體驗、鄉村風景觀光、海上和水庫垂釣及農家餐飲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產業得到了發展。大櫻桃采摘園、草莓采摘園、花卉展銷園、蘋果采摘園,這些園區吸引了各地游客,提高了農產品的價格,增加了經濟效益。全區還涌現出一批農家樂、漁家樂餐飲旅店等服務業,形成了具有旅順特色的"莊園經濟"。今年春季以來,全區的10多家草莓采摘園和桑葚采摘園等都提高了效益,并帶動了周邊農家樂餐飲業的發展,預計全區將增加收入近千萬元。
據統計,旅順口區目前已有大櫻桃、草莓等各類采摘園近200個,“農家樂”、“漁家樂”等70多家,“新農莊”26家,已吸納當地農民就業3000多人,全區“莊園經濟”已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不斷得到發展壯大。
文化助力鄉村旅游“升級版”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已經出現了同質化,不管去哪里的農家樂,游客都是摘果子、釣魚、吃農家菜。一些農民看電視上介紹休閑農業能增加收入,便效仿著開一家。其實,這樣一來不光沒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還會導致游客引不進、留不住、難再來等問題。”旅順口區副區長夏德永在接受采訪時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夏德永介紹說,不同于其他城市,旅順口區是大連的“后花園”,既擁有海濱城市的浪漫,又有歷史文化積淀的厚重,是難得的不用雕琢的旅游勝地,同時它也是遼寧省唯一一個集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山海環抱不可再造的天然旅游資源型城區。
近年來,網絡及其他媒介的及時介入,將大櫻桃品牌、節慶文化活動、鄉村旅游以及當地原有的自然人文景觀整合在一起,使游客更直接和方便地獲得相關信息,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開辟出一條富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發展新途徑。
夏德永強調,將旅順口區的歷史文化與大櫻桃文化有機結合,生態為媒、節慶搭臺、文化唱戲,統一運作,聯合打造,不但豐富了大櫻桃產業的文化內涵,還提高了大櫻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市民感受到旅順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傳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