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
(朝陽縣凌河保護區管理局,遼寧 朝陽122004)
良圖溝河是小凌河一級支流,發源于北票市巴圖營子鄉,由北向南流經朝陽縣的七道嶺、松嶺門兩個鄉鎮,于松嶺門西部匯入小凌河。良圖溝河屬于典型的山區性河流,流域內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洪水有陡漲陡落的特點。因此,通過采用科學的河道生態治理措施,提高河道的自我修復能力,有效遏制沙塵、改善水質、美化環境、恢復和維護河道生態,控制河流內水質,使河流水質和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成為水清、草綠、林茂的綠色通道,為人們提供一個水清、灘綠、景美的親水休閑娛樂場所。
由于干旱少雨和風沙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加之人為活動的干擾,目前該河段水邊環境臟、亂、差,垃圾遍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該河段部分區域植被退化嚴重,生態功能下降。原始森林早已絕跡,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明顯不足,而且林齡短,郁閉度低,樹種單一,草場質量下降,天然濕地退化嚴重,生態系統對氣候的調節能力減弱。
本項目符合小凌河河道治理保護規劃,是朝陽縣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之一。小凌河干流已經編制了治理保護規劃,雖然良圖溝河在2010年已經編制了河道治理規劃,并已實施,但兩岸生態建設及河道清淤疏浚并沒有解決。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工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崛起,隨著城鎮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進,周邊的水環境亟需得到改善,這些都對良圖溝河河道的生態環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通過現場勘察和背景分析,確定采用的治理辦法及方案如下:
2.1.1 河道清淤疏浚
以疏浚河道為主,采用清淤疏浚的方法使河道水流順暢。
2.1.2 河流生態修復
1)河道中應有淺灘和深潭。通過淺水河段和人工跌水的曝氣,利用各種凸凹面進行接觸氧化和吸附,并經過深水河段的沉淀及植物、小動物和微生物的攝取、消化分解等作用,提高河流的自凈效果。并為不同的動植物棲息營造出多種多樣的環境條件,形成豐富、穩定的生態系統[1]。
2)營建邊灘濕地工程,凈化水質,保證河岸與河流水體之間的水分交換和調節功能,為魚類等水生動物和兩棲類動物提供棲息避難的場所。
3)在河段綜合整治的核心段建立河槽濕地,使之成為具有凈化水質的、生物棲息、濱岸過渡等多種生態功能的生態水域。
4)營造美麗的河流景觀。為豐富河道內水流流態,穩定河勢,豐富河流地貌形態,提高河流自凈能力,修建潛壩,修復河道兩岸的邊灘濕地。規劃修建景觀生態區,為人們提供一個水清、灘綠、景美的親水休閑娛樂場所。
5)確定河流的風格。不同的自然、歷史和文化特征使河流的風貌有較大差異,側重發揮河流的復合功能,確定河流的風格即河流本身。包括河流本身的空間結構(平面和縱、剖面形態,流水、河灘、壅水壩等)、河流空間中的景物等。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險工險段3 km,河道清淤疏浚8.4 km,沿岸補栽楊樹16 000棵,修建潛壩5座,河道清運總工程量30.54 萬m3;規劃河段共有濕地總面積157 958 m2,擬種植蘆葦、千屈菜、香蒲、水蔥、再力花等植物。其中種植蘆葦46 961 m2、千屈菜51 014 m2、香 蒲38 960 m2,水 蔥20 548 m2,再 力花475 m2。
沿流河道主河槽中心線每隔400 m取一個河道橫斷面,可以看出河道斷面不規則,形狀各異,主槽深淺不一,灘地寬窄不同??紤]到河道形態的多樣性,在匯合口段,采用自然的曲線形成不規則斷面,灘地上分布有洼地、高地,河道中有邊灘、深槽、淺灘等各種地形。
起始斷面選在治理河段下游四家子大橋(錦—朝公路橋)斷面。
根據河道特點,設計糙率值按有關書籍選擇為0.030 ~0.034。
由于河段內無法建立水位~流量關系曲線,計算時選用S42斷面(四家子大橋)作為起始斷面,采用無底坎堰流公式計算,10 a一遇起始水位為105.60 m,5 a一遇起始水位為105.10 m。各斷面p =10% 、p =20% 標準洪水的水面線計算結果見表1。

表1 各斷面p = 10% 、p = 20%標準洪水的水面線計算結果
在水面線計算的終點斷面1#斷面處,采用明渠均勻流公式法計算其水位,計算結果為:5 a一遇洪水標準,流量為187 m3/s時,相應水位為193.30 m,與水面線計算結果193.39 m非常接近;10 a一遇洪水標準,流量為500 m3/s時,相應水位為194.30 m,與水面線計算結果194.32 m非常接近,說明水面線計算成果可靠,精度較高。
在做好朝陽縣良圖溝河道綜合治理的任務及規劃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良圖溝河道周圍的綠化工程。目前,部分河道兩岸灘地的幼林和疏林,成活率不高,無法形成綠化帶,這就需要對樹苗進行補栽。樹林間中的不合理開荒嚴重影響了綠化帶的完整,因此在工程規劃中還要包含退耕還林任務。最終使得整個治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果。
[1]楊昌軍.淺析中小河道綜合治理的技術方法[J]. 科技信息,2008(30):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