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垠
(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與服裝學院,天津 300387)
淺析城市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
王雪垠
(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與服裝學院,天津 300387)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也隨之改變,從平房、小雜院到筒子樓、簡易樓到房改房最終到商品房。成熟的居住小區不僅是滿足人口的居住,而是居住環境不斷滿足居民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景觀環境設計已經成為居住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當今居住區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促進住宅建設的經濟活動和居住者的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
城市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地域文化;場所設計
房地產競爭愈演愈烈,國內居民區日益劇增,各種風格、形式的住宅小區存在在我們的周圍。居民對居住小區的景觀環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現代景觀環境設計在我國發展傳播時間較短,很多方面不夠完善。這就要求了設計師要對于居住小區環境設計的賦予場所精神,景觀與建筑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給居民舒適自然的生活共享環境。在這一形勢下,居住區中的景觀環境設計已經慢慢成為居民選擇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城市居住區更新改造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以人為本,尊重自然
19世紀80年代,提出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是人類對發展的深化認識的重要標志。他要求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即來,也要求我們在設計中,要以尊重自然為基本原則。居住環境設計過程中尊重自然環境因素,充分考慮人與自然交流的需求,將人類生存居住的建筑空間同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應該與自然成為朋友伙伴,因而我們希望我們的設計與我們生活的自然世界相協調融洽,堅持設計結合自然,尊重自然這一原則。同時,設計要以人為中心,尊重人,關懷人和服務于人。符合人性化設計,把握好尺度,體現我們以人為本的思想,多方面考慮地域周圍因素,更好地體現設計為人類服務。
(二)地域文化,人文精神
景觀環境反映了人們精神和心靈方面的需求。文化,存在我們生活每個方面,并支配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居住區在要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物質功能條件下,也要滿足人們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要求。文化影響著人們的精神思想,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地域文化,滿足居民的人文內內涵和思想。
在城市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中,時刻注意營造文化氛圍,而精神和心靈對于個人來講卻不是孤立自在和絕對自由的,它必然要從屬于整個社會的思想意識,并深深地打上社會的烙印。所以,在進行城市住區景觀環境設計時,應時刻注意文化氛圍的營造,如城市居住區中景觀環境以瀑布、跌水、噴泉、水池組合水景,配有花木、雕塑、游廊及鋪裝廣場等襯托,結合成生動而有深刻寓意的景觀,充分表現了源遠流長的人類文化。
(三)因地制宜
現代居住區的選址往往會建造在很多不同地形、地貌、山水環境等不同的位置上,這就要求針對不同區域的居住區考慮其具體因素,生態設計上和營造手法上因地而異,展現其特色。景觀環境設計中的因地制宜主要就是指強調適宜性和經濟性兩個方面內容。換言之,一個優秀的景觀設計方案應該是最適合這個場所環境的,與原有環境共生,基于當地地理生態附有其地域文化,營造有本土特色的景觀環境設計。
(四)居住區景觀環境的綜合營造
現代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不是簡單機械的功能拼湊及綠化點綴鋪裝。它是一個整體環境空間的營造,居住區的環境景觀首先進行設計定位,內部要素由人、建筑、綠化、水體、道路、庭院、小品等實體要素和當地環境的歷史、文脈、特色精神等文化要素構成。其中“文化”要素是至關重要的,沒有“文化”的要素,其它要素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居住區環境景觀的綜合營造是一個滿足人的各種需求,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綜合營造。
設計的首要任務是解讀場地,景觀環境設計中了解閱讀當地文化,深層內涵把設計融入到具體的環境,傳達設計精神是最重要的。拋除之前簡單機械的空間功能劃分,而是更多的考慮到人們對景觀環境的情感精神,因此我們必須將現代景觀設計與當地文化和傳統園林造景手法及審美情趣相結合,到達我們景觀環境設計的最終目的,使大家接近自然,樂在其中,享受詩意的生活。
在建筑和景觀環境構成居民區的過程中,景觀環境如何更好的不僅僅可以延伸住宅內部的空間,而且可以讓景觀和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你中有他,他中有我”。同時,不是單單為了強調功能性,機械地對居民區空間進行規劃、劃分,而是在功能的基礎上,附加上設計師傳達給居民的情感,賦予人文精神內涵。在城市居民區中,可以找到屬于自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空間環境,對環境空間的精神寄托。
[1]俞孔堅.尋常景觀的詩意[J].中國園林,2004(12).
[2]張挺.淺析居住小區景觀的設計營造[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8.
[3]吳靜子.國內外景觀設計學科體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6.
[4]莊簡狄.舊工業建筑再利用若干問題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04.
TU984.12
A
1005-5312(2015)08-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