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緒強
8月22日,中國農村雜志社《農產品市場周刊》在黑龍江省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建立信息采集與發布基地,并舉行調研座談活動。中國農村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王太等領導和專家,樺川縣政府、縣農委、縣委宣傳部及星火鄉負責人參加調研座談活動。
在星火鄉黨委書記孫立新帶領下,與會人員來到星火鄉新峰農機專業合作社、國家級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基地、五良純生態專業合作社進行調研。在一望無際的稻田邊,孫立新說:“這是我們自創的‘五良生態農法培育出的有機水稻。”他介紹說,今年,星火鄉五良純生態專業合作社有機水稻種植面積5000畝,育有富硒、麻酸、亞油酸、異黃酮、高鍶不飽和脂肪酸等7個有機水稻品種,預計年底大米銷售額將達到1000萬元。“我們未來的目標是把全鄉3萬畝土地全部種植有機水稻,爭取把星火鄉打造成水稻種植有機食品鄉,讓大家吃上安全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樺川縣副縣長武慶祥介紹了樺川縣農業發展情況。他說,樺川縣是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重點區。樺川縣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全縣210萬畝耕地中水稻種植面積達13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0%多。現已有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960多個,家庭農場75個,種糧大戶1500多戶。近年來,樺川縣實施“六項重點工程” ,以農業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發展為工作重心,大力實施現代農業建設工程,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有升、持續發展。他說,此次中國農村雜志社《農產品市場周刊》在樺川縣建立農產品信息定點采集與發布基地,將對樺川農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中國農村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王太在座談會上指出,星火鄉水稻產業特色明顯,有機水稻發展風聲水起。星火鄉大力發展水稻生產,一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去年中央農村工作會提出“糧食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糧食安全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保護政策措施。二是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星火鄉不僅積極推進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還在生態種植、有機種植方面進行了探索。三是符合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通過土地流轉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使農業經營規模和經營主體都發生了可喜變化,有效地破解了誰來種地和怎樣種好地的問題。王太說,中國農村雜志社及其《農產品市場周刊》要發揮國家級媒體的作用,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要為基層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和輿論支持。
中國農村雜志社編委、本刊主編胡國明,《農民日報》社編委常懷琛,樺川縣農業局局長于波,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賈明良等有關領導也作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