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烏拉圭海獅定居農博園
走進漁業展區,迎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海洋氣息,以藍色為主色調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每年農博會,漁業展館都特別受小朋友歡迎。
據了解,今年漁業展區的一大亮點是引進了5只海獅,記者看到,5只海獅身披深灰色的毛皮,長著小巧精致的鼻子和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走起路來左搖右擺,顯得優雅可愛。它們生氣的時候會張大嘴巴,齜牙吼叫,露出一副兇相。
漁業館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海獅從烏拉圭引進,還未成年,剛剛11個月大,都是雄獅,以后將定居農博園。“好斗”是它們的天性,這種海獅有很強的領地意識,當覺得有入侵者進入它們的領地,就會對入侵者發動攻擊,所以游客在觀賞時要特別注意自身安全,也不要往水里投擲食物,以免影響水質。
據了解,漁業館采用先進的設施設備和養殖技術,展示100多種海水、淡水觀賞魚,200多種罕見海洋貝類和100多種魚類標本,斑海豹、綠海龜、巨石斑等大型海洋動物,以及30多個具有北方特色、適宜養殖推廣的經濟型和食用型魚種,集觀賞性、趣味性、科普性和實用性于一體,打造了妙趣橫生的“水世界”。
國際農產品讓你開眼界
意大利紅酒、日本嬰幼兒食品、希臘橄欖油……今年的農博會上新增了國際農產品展廳,有近50家企業的200多種國外知名農產品走進農博園。市民有機會與這些“全球范兒”十足的農產品進行親密接觸,品嘗純正地道的異國美味。
據工作人員介紹,國外企業想用最快的方式打開吉林省乃至東三省的農副產品市場,市民更多想在展會上購買到一些地道的外國農產品,農民們想在展會上看看國外的農副展品種類,涉農企業想了解國外農產品企業的銷售模式,并尋求與外企的合作機會。因此本屆農博會整理了歷屆這些不同身份觀眾的觀展訴求,設立了國際展廳,為不同觀眾搭建交流、合作共贏的平臺,讓本地企業走出去,同時讓國際優質農產品走進來。
據悉,俄羅斯、韓國、泰國、墨西哥、香港、希臘、日本、巴基斯坦等境外參展企業參展,澳大利亞、格魯吉亞、瑞典、德國、南非、加拿大等國內代理企業參展。
蘑菇這樣長成
在今年農博會中,菌菜產業基地作為一個單獨展區,全面展示了杏鮑菇工廠化生產設備、工藝流程和食用菌食品生產線,新增示范蟲草、珍稀食用藥用菌和常規食用菌栽培技術,開展菌菜線上和線下宣傳及交易,提升完善菌物科學技術館和菌物科普館,宣傳推廣菌菜科研科普知識,吸引全省各地菌菜企業、養菇農民前來參觀學習,發揮產業引領作用。
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市民對這個高科技產業項目贊嘆不已,不僅可零距離觀察各類菌菜,還能了解它們的種植歷史及過程。走進菌菜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條筆直、寬闊的參觀通道,兩側依次排列著培養室、接種室等集科研、實驗、加工、展示于一體的車間。在菌菜生產線展示區,幾千平方米的展廳內,密密麻麻地擺滿了長著或黃或黑的菌棒,猶如走進一個微縮的“蘑菇森林”。參觀者或仰頭、或蹺腳,往里張望,了解杏鮑菇和黑木耳等工廠化生產流程。“真是大開眼界,同樣是種蘑菇,我家那就是‘小作坊,人家這才叫工廠化生產。”一位菜農說,他家主要是利用日光溫室種植金針菇和雞腿菇,雖說也沒少付出辛勞,但產出效益總是沒有專家說得多。這次來農博會,就是想到菌菜基地里來取取經。
“從拌料、裝瓶、滅菌到接種、培養、培育,游客只要走進菌菜基地,就可縱覽菌菜種植的整個過程。”菌菜基地相關技術員說,該基地集中展示了國內外先進的木腐菌生產線和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加工、研發等過程。
在菌菜基地一樓,市民不僅可以通過參觀木腐菌生產線,了解榆黃蘑、雞腿菇和黑木耳工廠化種植全過程,以及蛹蟲草農法栽培技術和產品,還可以透過參觀通道兩側的透明玻璃,一目了然地看到培養室、接種室、裝瓶區等生產車間的機械設備和生產實況,身臨其境地感受“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震撼。此外,菌菜產業展示區還開展菌菜線上和線下宣傳及交易,吸引全省各地菌菜企業、養菇農民參觀學習,發揮產業引領作用。
“掃一掃”更方便
時下,不論是逛街購物還是外出旅游,“掃一掃”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來來來,掃二維碼贈大米!”在農博會的1號展館內,來自吉林省的大米展商招呼著路過展臺的市民。記者注意到,為了增加展品知名度和銷售量,展商推出了掃描二維碼贈送大米的活動。別說,這一活動還真受歡迎,逛展市民排著隊,掃描二維碼后領取大米。
據了解,在本屆農博會上,游客感興趣的產品,只要用微信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知道該企業該產品的詳細信息。“今年參展的各企業都可設置二維碼,想購買商品的游客直接掃描二維碼選購商品,不用拿著大包小包商品逛農博會,貨物直接送到家,這也能進一步打開農博會的展示與銷售空間。” 農博園黨總支書記張暉說:“農博園內的產品將實現可追溯,讓游客買得方便、吃得放心,比如豬肉,豬在出生時便通過技術植入芯片,不僅在購買后可以追溯產品的品質,在未購買前就可實時看到豬的生長狀態。”
此外,博覽園內舉辦的各類高峰會議也可以通過搖動手機就能參與現場評選。從市民的反應來看,這樣的新模式效果確實不錯。
新農村住宅扮靚美麗鄉村
如果說精彩的動植物展區,讓人們見識了現代農業的無限魅力,那么新農村住宅展區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未來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讓農民放飛對未來新居的美好暢想。
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新農村住宅展示區占地6000平方米。設計上突出北方庭院式建筑風格和新穎美觀實用節能環保理念,集中展示兩座民居院落,包括一棟建筑面積130平方米的一層民居、一棟建筑面積260平方米的二層民居、一棟占地1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日光溫室、一棟建筑面積100平方米的新農村住宅圖片展廳,民居院落和溫室內以園藝手法種植蔬菜、花卉、苗木,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為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提供示范引領。
“一層民居為經濟適用型,兩個主臥采光充足,客廳與餐廳連通布置,東北角的廚房臨近餐廳,布局方正、簡潔、合理。設有獨立出入口的柴火間既靠近廚房,又和東側臥室的火炕一墻之隔,使用便利衛生。”展區一位志愿者告訴記者,一層民居屋頂采用30度角的坡屋設計,外墻采用暗紅色的質感面磚,配上屋頂暖灰色的屋面瓦,體現了住宅應有的溫暖感和親和力,同時保障了面向廣大鄉村的適用性。
“真是太漂亮了,設計大方典雅。”共有四間臥室、一個客廳、一個餐廳和一個室內車庫的二層民居吸引了很多參觀者的目光,合理的設計、漂亮的外觀讓人贊嘆不已。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層的東側設有老人臥室,便于日常起居生活,二層設有3個臥室,其中,一間是帶專用衛生間和更衣室的主臥套房。“二層民居所有生活起居空間均為南向,采光充足,使用方便。”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棕黃色的面磚,配上棕色的水泥瓦使房屋的建筑形象顯得質樸、溫暖。
參觀完兩棟新型民居,人們紛紛來到民居旁的新農村住宅設計展廳,在這里可以看到農村民居的發展變化歷程。 “新農村住宅庭院布局要采取適宜、科學的手段進行優化設計;未來的新農村節能環保型住宅在設計中要以太陽能為動力、沼氣為紐帶,將日光溫室、畜禽養殖、能源建設和作物種植有機結合起來;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應該著力于建設村情濃郁、人居環境良好、鎮村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配套、交通便捷暢達、生產生活便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廳通過傳統民居建筑、新農村發展現狀、新農村建設規劃發展趨勢3大板塊,40余幅圖片,展現了吉林省近年來社會主義新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了過去也展示了未來,真是大開眼界不虛此行。”一位專程來農博會參觀新農村住宅的老先生說。
吉林省農委主任李國強介紹,吉林省正在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環保時尚的新農村住宅,將是美麗鄉村里的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