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


中秋將至,梅縣地區漫山遍野的金柚正奮力地生長著,等待豐收時節的來臨。近年來,通過各級政府的努力,梅縣金柚走向標準化種植,金柚企業走向抱團式發展,金柚價格從過去的0.5元/斤,升至現在的2.8-3.0元/斤。甚至有不少電商按照顆來賣,價格更高。更有甚者,柚子還長在地里的時候,就已經被商家提前預定了。據悉,今年梅縣蜜柚質量普遍比較好,目前預訂購數量已超過3成。
金柚是梅縣乃至整個梅州地區的一張名片。除了金柚之外,梅州還有很多獨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只是外界還不太知道。今年啟動的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旨在將一批獨具廣東地方特色,承載廣東文化的農產品,挖掘出來,打造成像梅縣金柚一樣知名的特色農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放心農產品。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程萍表示,“全省首次舉辦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其中分兩個部分進行評選,其中一個部分是來自企業的品牌,無論你的品牌有多小,只要具有地方特色和產品特色,就可以參加評選,目前還沒有設置上限,有多少評多少;另外一部分是評選區域公共品牌,如梅州金柚,可以由行業協會來申報,申報的品牌可以大家一起用,成為一個公共品牌。希望通過評選活動,使我們的農業企業不斷地成長。”民以食為天,食又在廣東,如何能將廣東的特色農產品挖掘做強,是評選活動的目的之一。來到梅州,我們試圖尋找當地更多的特色農產品,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梅州現場推介會期間,在梅州市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內,分別設有梅州三寶及稻米展示區、特色農產品展示區和富硒長壽農產品展示區,琳瑯滿目的特色山貨吸引著媒體的眼球。
“梅州三寶”抱團發展
“梅州三寶”即指梅州金柚、平遠慈橙、嘉應茗茶三個區域品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梅州,在耕地匱乏的瓶頸面前,適時調整方向、重整思路,用發展精致高效農業的理念,在廣闊的山地間大展拳腳,把荒地變成綠野,大力發展金柚、慈橙、油茶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金柚、慈橙、茶葉都屬于梅州市的傳統農業,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甚至上千年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出“希望在山”的口號以來,這些傳統農產品的種植得到迅速擴張,并由最初的粗放式種植,逐步走向規模化種植。
“去年金柚網上銷售額突破300萬元,今年預計銷售額可以達到500-800萬元。”梅州市木子金柚專業合作社一位負責電子商務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2012年以來,梅州市積極整合柚子、橙子、茶葉三大農產品資源,并積極發展“B2B+O2O”的營銷模式,搭建了“大宗供銷+市場專柜+社區直供+電子商務”四位一體有機融合的流通大平臺,其中在電子商務方面建立了以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為核心、以各縣農電商平臺為骨干、以經營主體農電商平臺為基礎的農電商銷售渠道。
通過多種營銷模式,梅州市逐漸打響了梅州金柚、平遠慈橙、嘉應茗茶三大區域品牌,其中梅州金柚更是遠銷歐盟、俄羅斯、日本、香港、澳門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時間,梅州金柚、平遠慈橙、嘉應茗茶等“梅州三寶”受到各地客商的熱捧。近年來,梅州充分利用豐富獨特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成為全國最大的柚類生產基地、廣東省重要的產糧區和茶葉生產基地,每年可穩產糧食120萬噸、果品130萬噸、茶葉1.4萬噸、水產及畜牧品38萬噸,是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優質安全農副產品的輸出區。
富硒農產品后生可畏
梅州被外界稱為“慢城”,是公認的養生、長壽之地。梅州8個縣中有4個縣被評為長壽之鄉。因此,“梅州三寶”還不算是最具梅州特色的產品,長壽之鄉所產的各種富硒農產品才是梅州特色農產品的“魂兒”。
深綠色葉片上面布滿了金色細紋的網格,初看像是人工勾勒的假花盆景,細看才知是實實在在的一種植物。它就是產自梅州山區的金線蓮。在富硒長壽農產品展示區內,共有三家不同品牌的金線蓮一同參展,有著三足鼎立之勢。
金線蓮又名“鳥人參”。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的腿受傷了,一瘸一拐的到山谷找藥吃。神鳥來到山泉旁,看見閃閃發亮的金線蓮,就啄著吃了幾棵,沒幾天,腿傷痊愈了。后來這個傳說被山里的藥農驗證了。藥農發現鳥類動物經常嘴里叼著金線蓮飛來飛去,藥農跟蹤后發現,原來受傷或生病的鳥需要治療時,它的同伴就會去尋找金線蓮給它們吃。于是,金線蓮又有了“鳥人參”的別名。
時至今日,由于金線蓮富含多種黃銅、氨基酸、牛磺酸、多糖、強心苷、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衰老、抗腫瘤、抗癌、降血糖等多種養生保健作用。被稱為是南方的冬蟲夏草。1990年被列為珍稀“瀕危藥用植物”。
由于野生的金線蓮比較稀少,近年來,梅州當地興起一股人工培育金線蓮的種植熱。在富硒長壽農產品展示區內,幾家不同品牌的金線蓮競相展出。創辦于2013年的虎形山牌金線蓮,與多所高校合作開發出金線蓮組培種苗,擁有自己的科研基地,擁有大規模生產基地、溫室大棚和10萬畝原生態富硒土壤種植園。該公司金線蓮還被專家認定為富硒金線蓮,結合產品,公司還在梅州市區開有養生體驗館,金線蓮得以全產業鏈式經營開發。另外一家名為雁歸來的金線蓮種植公司,更是將金線蓮這種寶貴的可以食藥同源的養生植物,開發出十幾種藥膳湯和十多種治療各種疾病的藥方。另一家來自長壽之鄉大埔縣的圣生源牌金線蓮,產自當地的豐溪林場自然保護區,稱其金線蓮不論是質量還是藥效均不低于野生金線蓮。金線蓮將梅州長壽文化得以更深層次的延伸。目前,這幾家金線蓮的生產企業均為起步階段,伴隨市場的不斷擴寬,金線蓮有望發展成為梅州當地又一特色鮮明的健康產業。
特色農產品獨特的美味
在特色農產品展示區,記者與幾位媒體同仁一同在梅州市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超市購買了4.8元一包的華興盛葉氏牌石扇酸菜,回家后買點五花肉,加葉氏酸菜做個紅燜肉,美味至極。有媒體朋友還將美味的葉氏酸菜紅燒肉發到微信上去曬。“沒想到,梅州有這么好吃的酸菜,特別像鄉下阿婆自己做的那種原汁原味的酸菜。”有朋友坦言。
這么好吃的酸菜,市面上怎么沒見過呢?因為除了客家人,很少人知道這種美味酸菜的存在。“石扇酸菜一直很有名,有幾千年的歷史,只是過去一直沒有人去注冊品牌,大部分是當地農戶散賣,也沒有統一標準,更沒有QS規范認證等。”梅州華興盛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業務主管李曉告訴記者。所以石扇酸菜雖好,卻一直難以走出梅州。2012年8月,梅州華興盛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籌建,直到去年年底,公司生產的酸菜、菜干等才正式面市。從種植到生產到銷售,全部由公司自己管理。從源頭上保證了酸菜的質量。李曉表示,石扇酸菜的歷史雖然有幾千年,但標準化生產的并不多,有品牌的也很少,在她看來,只有有了品牌,才能讓消費者覺得放心可靠。同時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華興盛公司采用現代技術,如采用凍干機,零下40℃對蔬菜進行急凍,然后再進行普通冷凍,保持了菜干的口感。至此,華興盛葉氏牌酸菜、菜干有了自己的品牌,為石扇酸菜走向更遠打下了基礎。
富硒的土壤不僅能產出優質的金線蓮,還能生長出優質的辣木。同樣是食藥同源的辣木,是近年來保健品市場的新秀。梅州的文財辣木也是近兩年開始種植的,展會上展出的辣木酒、辣木茶等產品,包裝精美而講究,該產品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想進駐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擴大產品知名度。特色農產品展區內還有取自當地山區的各種中草藥制作而成的潤喉糖等特色產品,獨具地方特色。
在推介會上,程萍充分肯定了梅州因勢利導,結合底蘊深厚的客家文化和富硒土壤資源等得天獨厚的條件,實施“企業品牌+區域品牌+長壽品牌”三位一體差異化品牌戰略,很好地提升了梅州農業的整體競爭力。在去年舉辦的首屆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評選活動中,嘉譽梅龍金柚、金良稻豐客家絲苗米、西竺西巖烏龍茶、石正云霧綠茶等4個產品分別榮獲“廣東名果”、“廣東名米”、“廣東名茶”稱號。今年,梅州市“小而美”的極具本地特色的“山貨”農產品在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梅州現場推介會上已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