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8月22日,由中國園藝協會番茄分會和內蒙古喀喇沁旗政府主辦,王爺府鎮、內蒙古地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2015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在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隆重開幕。
驅車走在王爺府鎮,番茄大棚是一路隨處可見的亮麗風景線。王爺府鎮的萬畝無公害番茄生產基地,是目前赤峰地區乃至華北最大的硬果番茄基地之一。
現場走筆:
“小番茄”引來“大場面”
未到番茄節的會場,已見人流、車流匯集之勢。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或騎著三輪車,或開著農用車,朝會場方向奔去。此次番茄節的會場設在王爺府鎮喀喇沁親王府門前開闊的大廣場上,方便參會人員會后參觀親王府博物館農耕文化。
一到會場,記者的眼光就被廣場四周的展板吸引了。一列列的展板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番茄的品種演化、生長過程,以及世界番茄史、盆栽番茄技術、王爺府番茄產業發展規劃等內容。不看不知道,原來番茄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魯,大約在明朝萬歷年間才傳入中國。
走過展示區,是番茄觀賞品嘗區,這里最熱鬧,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番茄企業紛紛將自己的番茄進行展示、宣傳,來自全國各地近100家番茄客商也云集于此進行參觀訂購。一盆盆番茄成行擺放,品種多樣,名字也琳瑯滿目。你看,紅的是櫻桃紅,紫的是黑美人,黃的是黃羅莎……一旁試吃的盤里也擺放著各種形狀的番茄,梨形的、長圓形的、燈籠形的……真叫人目不暇接。記者拈起一顆放進嘴里,別說,番茄味還真濃。不一會兒,試吃盤里就被大家“洗劫一空”。
往前走,是企業咨詢區,這里云集了種子、育苗、農資、設備設施等相關企業。每個展臺前都吸引了一些當地村民前去咨詢。“我們家柿子老長斑,該咋辦呀?”“你們這個農藥要怎么打?”在一家農資企業展臺前,記者聽到了各種詢問。
廣場中央,是番茄節開幕式的舞臺。開幕式上,喀喇沁旗農牧業局相關領導介紹了全旗設施農業發展情況,并宣布“喀喇沁旗農業產業化信息聯盟”成立,聯盟企業代表發布“放心菜”宣言。鄉親們參與的“地拓杯番茄王”競賽也在這里揭曉了評比結果。開幕式結束后,是當地組織的文藝匯演。紅紅火火的演出,映襯著鄉親們紅撲撲的笑臉,把番茄節的節日氛圍推向高潮。
產業歷程:
“零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據村民焦虎祥介紹,喀喇沁旗種番茄的歷史將近10年。剛開始只是個別農戶引進番茄種植,直到后來在政府的鼓勵下不斷發展和推廣,才形成了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格局。
喀喇沁旗黨委副書記王秀軍告訴記者,自2006年引入硬果番茄,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扶持,目前形成了“板塊集中、特色明顯、市場穩定、效益突出”的硬果番茄產業帶。種植面積從引入時的10余畝發展到現在的1.78萬畝,年可產優質硬果番茄12萬噸,現在硬果番茄已經成為了喀喇沁旗蔬菜產業標志性產品。
引品種易,成產業難。為推動硬果番茄產業健康發展,喀喇沁旗積極引進思貝德、瑞非、金諾等優良品種,在種植技術上大力推廣“253綜合技術”,引進內蒙古地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代化技術信息服務、冷鏈物流配送和農產品電子商務信息平臺建設。產業輻射全旗9個鄉鎮、2個街道及周邊旗縣,帶動近萬人就業,形成了從育苗到農戶栽培再到銷售儲存完整的產業鏈,以及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建設集群,直接帶動生產基地10萬畝以上。全旗育苗生產能力達到了500萬株,龍頭企業蔬菜加工保鮮企業達到7家,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311個,蔬菜經紀人達到3000余名,在國家商標局注冊了“錫伯河”、“貢爽”、“親王府”牌商標。正常年景,年產硬果番茄10萬噸,交易時間為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產品主要銷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并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家,畝均純收入萬元以上。
為什么番茄產業在這里得到了如此迅猛的發展?記者之問在王爺府鎮副鎮長王進那里找到了答案。我國番茄產區主要是新疆、內蒙古和甘肅等地。由于氣候、溫差等自然優勢,喀喇沁旗正好位于番茄最優種植區和適宜種植區的邊界,番茄品質自然得天獨厚。此外,政府積極扶持引導,農民新建一畝番茄大棚就給2000元補貼,集中連片種植50畝以上政府就實行水電配套,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果農相傳:
好價錢帶來好日子
記者在王爺府鎮喇嘛地村番茄收購點看到,不時有前來采購番茄的外地客商。果農們一邊說笑一邊挑揀番茄裝箱,一箱箱包裝好的番茄裝車待運。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一張張帶著汗水的笑臉顯示了她們的滿足。姜艷麗是喇嘛地村的村民,她已經在這個收購點進行番茄裝箱一個多月了。“裝一箱一塊五,我每天至少也能裝個60箱。番茄今年價錢好,我也能在這兒多個收入來源。”她一邊兒忙活一邊兒跟記者聊天。
種了16畝西紅柿的鮑文華,是附近的番茄大戶。她告訴記者今年一畝地年產番茄1.5~2萬公斤。“今年價錢咋樣啊?”“兩塊四(單價)的統貨收購價,比去年強多了,去年才幾毛錢。今年一些精品甚至賣到四塊多!”鮑文華說著說著已經笑得合不攏嘴。對于今年的行情,黑山溝村民張忠也十分滿意,他的6畝番茄不用出地頭兒,在大棚里就被人收購了,才收了一部分,已經賣了5萬塊錢。
據王進介紹,今年王爺府鎮硬果番茄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覆蓋20個行政村,占赤峰市硬果番茄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年產硬果番茄8萬噸。作為喀喇沁旗最大的硬果番茄種植區,番茄產業已經成為王爺府鎮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2014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00元,其中60%的收入來源于硬果番茄產業。今年番茄行情好,價格高,畝均純收入甚至達到了3萬元。王進還告訴記者,現在王爺府鎮的番茄產業還在以每年2000畝的速度增長。
返程路上,裝運番茄的貨車絡繹不絕。一箱箱紅色的果實,是果農們一年年紅彤彤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