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緒強等

“新鄉的小麥筋又好,原陽的大米香且甜,封丘的樹莓、輝縣的山楂真賺錢,延津的胡蘿卜脆又鮮,農民數錢笑開顏……”這一段順口溜是河南省新鄉市發展品牌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新鄉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指導思想,創新“市場導向、企業為主、政府推動”的發展機制,堅持“品牌農業、農業產業化、質量安全”三位一體發展方針,借助全市“三高五板塊”產業招商專項行動東風,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農業行業協會為依托,以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為突破口,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基礎,大力實施品牌農業戰略,有效地整合、保護了農業品牌資源,培育打造了一大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新鄉名優特新農產品。新鄉農業邁入了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的發展軌道,加快推動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14年,新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730元,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高1314元,增幅連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
建設高標準生產基地
新鄉市已形成優質強筋小麥、水稻、金銀花、食用菌、優質生豬、綠色奶業等主導產業,是全國優質農產品主產區和糧食核心區。2014年,全市糧食作物面積813.4萬畝,總產達到353.5萬噸;經濟作物面積290萬畝,總產達到360萬噸;水產品產量達到5.8萬噸。
全市制定農業生產技術地方標準109項,共創建高效農業園區標準園49個,其中國家級7個;建成有一定規模的林果采摘和生態游園33家;部、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達到13家。創建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86個,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基地111個,認定面積284.4萬畝,認證產品145個,其中地理標志農產品9個,位居河南省第一。延津縣45萬畝小麥基地在全省率先被評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強化,“市建中心、縣(市、區)建站、鄉鎮建點、基地(企業、市場)建室”的“三級四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已然成型,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眾多數量足、品質優的農產品為品牌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完善產業化經營主體
新鄉市積極扶持壯大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規劃引導和重點扶持,截至2014年底,各類經營主體已經發展到10341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0家,農產品加工企業1192家,農民合作社7410家,專業大戶1036個,家庭農場703家,初步形成了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多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紐帶、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新鄉市憑借豐富的農業資源與良好的投資環境,緊盯“三高五板塊”中的高效農業和食品加工進行“精準招商”,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在新鄉集聚。百威英博集團、正大集團、英聯集團、中糧集團、雨潤集團、娃哈哈集團、首農集團、五得利集團、雛鷹集團、六和集團、江蘇國泰集團、通威集團、中牧實業、天冠集團、酒鬼酒、克明面業、絕味食品、高金食品、云鶴食品、笑臉食品等糧食加工類、畜禽生產加工類、酒類、乳品生產加工類、食用菌生產類等五大類20多家企業紛紛落戶新鄉,成為帶動新鄉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品牌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一大批起點高、投資大、效益好的農業項目落地開花,有力地帶動了新鄉農產品生產、加工水平的提升,全市多個糧食加工企業位居行業第一。
新良高檔專用粉加工規模全國第三,小包裝烘焙粉全國電商銷量第一,烘焙培訓中心設備和技術亞洲第一,比肩歐美;新鄉五得利為全球單體日加工面粉量最大的企業;中國掛面第一股新鄉克明面業加工量全國最大;米多奇公司的饃片產量位居全國第一;衛輝市小麥淀粉、谷朊粉占國內半壁江山;新鄉娃哈哈加工量國內最大;佐今明制藥是豫北唯一一家集中藥材種植、加工于一體的醫藥生產集團。金銀花、樹莓、山楂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迅速發展。
促進農產品品牌傳播
新鄉市把農產品品牌傳播作為發展品牌農業的重要推手,積極利用各類平臺加強產品推介。
新鄉市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大型農業展會產品展示展銷及招商引資洽談活動,制作專題宣傳資料——《選擇新鄉選擇成功》畫冊和《強農富民看新鄉》宣傳片,開展產品現場推介,開闊企業視野,拓展營銷渠道,促進交流合作,加強媒體傳播。CCTV-7、《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食品》、《河南日報》、《東方今報》、《新鄉日報》等媒體對新鄉市品牌農業工作進行了大量宣傳。
同時,新鄉市積極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推動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深入開展品牌創建工作。出臺了《新鄉市名牌產品獎勵辦法》,并率先在全省開展了市級名牌農產品評選活動。各類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走品牌農業發展道路的理念已經根植于心,名牌農產品創建熱情高漲。一大批多層次、高含金量的名牌農產品蓬勃成長。
截至目前,“新鄉小麥”、“封丘金銀花”、“延津胡蘿卜”、“封丘芹菜”、“輝縣山楂”、“獲嘉大白菜”、“衛輝衛紅花”、“獲嘉黑豆”、“鳳泉薄荷”9個農產品相繼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其中,“新鄉小麥”是中國第一個以強筋小麥為登記內容的小麥產品,也是中國第一個以地市為登記范圍的小麥產品,更是河南省第一個小麥登記產品,意義重大而深遠。
“金粒”小麥、“米多奇”烤香饃片、“津思味”樹莓、“和寨村”純紅薯粉條、“黃河稻夫”黃金晴大米等產品先后榮獲“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延津胡蘿卜”、“衛輝衛紅花”在全國參評農產品中脫穎而出,榮獲“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佐今明”、“米多奇”成為“中國馳名商標”。“迪一”大米、“亞蘭”方便面、“世魁”牛肉、“航空”啤酒等產品獲得“河南省名牌產品”、“河南省著名商標”等稱號。目前,全市市級以上農產品品牌已達154個。
面向未來,新鄉正著力于加快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合理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梯次搭配,大力推進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體系。努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由規模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由資源簡單消耗向技術升級和品牌戰略方向轉變,由分散無序發展向產業化集群發展轉變,加快形成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條完整、上下游配套、輻射功能明顯的農產品加工核心區。
新鄉小麥栽培歷史悠久。二十世紀70年代,新鄉小麥就以產量高、品質優聞名全國,成為中央機關食用配麥。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新鄉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大力發展優質強筋小麥生產,先后在全市推廣種植了高優503、豫麥34、陜優225、鄭麥9023、鄭麥366、西農979、新麥26等優質強筋品種,面積從1993年的30萬畝擴大到2011年的278萬畝,現常年穩定在400萬畝左右。農業部先后發布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年—2007年)》、《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年—2015年)》,新鄉市作為全國強筋小麥的主產區均名列其中。2014年11月18日,農業部發布第2179號公告,正式將“新鄉小麥”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名錄,“新鄉小麥”成為中國第一個以強筋小麥為登記內容的小麥產品,也是中國第一個以地市為登記范圍的小麥產品,更是河南省第一個小麥登記產品,意義重大而深遠。
新鄉發展強筋小麥探索出的“龍頭企業+專業協會+農戶”和“訂單+期貨”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已成為全國大宗農作物的典型,被稱為小麥經濟發展的“新鄉模式”,引起了國家、省、市領導的重視,并予以廣泛推廣。2000年、2001年“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發展研討暨產銷銜接會”在新鄉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兩次批示推廣新鄉發展強筋小麥經驗。“優質小麥在河南,強筋小麥看新鄉”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習近平、汪洋等國家領導人先后親臨新鄉視察新鄉小麥發展,并給予充分肯定。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省長謝伏瞻、副省長王鐵等省領導對新鄉發展優質強筋小麥給予了長期的關心、支持和指導。
“新鄉小麥”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創下了多項全國、全省第一:2001年,注冊了全國第一個小麥原糧商標——“金粒”牌。2002年,首批2.5萬噸食用型新鄉小麥出口到新西蘭、印度尼西亞,實現了我國食用小麥出口“零”的突破;創立了全國第一家農民自我服務組織——河南金粒小麥協會;在全國首家制定了《新鄉市優質強筋小麥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印發100萬份到農民手中,在此基礎上又制定了《無公害優質強筋小麥生產技術規程》,作為河南省地方標準推行。2003年,“新鄉小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與美國、加拿大等主產國硬質小麥并列掛牌銷售,影響著全國乃至世界的小麥價格。2004年,新鄉市新良糧油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日處理強筋小麥能力達到1000噸,成為國內第一家使用小麥剝皮、重復清粉工藝的小麥加工企業,也成為河南省高檔專用面粉產銷量最大、品類最豐富的企業。2010年,新鄉市延津縣建成的45萬畝小麥基地成為河南省首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金粒”牌小麥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2011年,由河南省農業廳、新鄉市農業局牽線,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與新鄉市延津縣簽訂了全國首個“合作共建有機小麥基地協議書”,“國酒”茅臺釀入新鄉成分。隨后,酒鬼酒等白酒企業相繼落戶延津縣。2012年5月23日,新鄉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了“打造‘中國第一麥高層論壇”。中國工程院、農業部、河南省農業廳、河南省農科院及小麥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學院等單位的專家與領導應邀出席,積極獻言獻策。2013年5月,新鄉市主導在延津縣成功舉辦了全國首個“新鄉小麥產業博覽會”;7月,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新鄉市“中國優質小麥產業化強市”稱號,授予延津縣“中國優質小麥產業化示范縣”稱號,這兩個稱號均屬全國首個。
目前,新鄉市以強筋小麥精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硅谷”,已發展新鄉市新良糧油加工有限責任公司、五得利集團新鄉面粉有限公司、延津縣克明面業有限公司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小麥生產加工龍頭企業118家,小麥年加工轉化能力突破600萬噸,精深加工能力400萬噸,新鄉小麥面粉、淀粉、方便休閑食品、速凍食品、白酒等產業規模已達1000萬噸,產值突破300億元。多個小麥加工企業規模位居行業第一、全國第一、亞洲第一,新鄉五得利日加工小麥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同時,農民也獲得了較大收益,新鄉強筋小麥均以高于普通小麥20%的市場價格在全國暢銷,僅此一項實現農民增收2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