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重點圍繞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一體化監測和管控,采用先進的傳感器感知技術、通信傳輸技術、云計算以及自動化控制技術,建立監測預警系統、網絡傳輸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和綜合管理軟件,實現環境檢測、育秧、種植、灌溉、土肥、機械調度、倉儲、物流等生產活動全過程的統一物聯網應用平臺,形成適用于混合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立體農業等多種經營模式的綜合性農業物聯網應用體系,強化了農業生產經營的統一管理能力,提升了農業物聯網應用的綜合水平,增加了農業生產經營的綜合效益。
北京瀚景錦河科技有限公司應用農業物聯網綜合管理云平臺,實現了水稻智能化育秧監控、農場大田種植精細管理、農機精準指揮調度、農產品倉儲智能管理、設施農業智能管理、農業專家遠程交互式培訓,顯著減輕了人員勞動強度,節省了水肥農藥等資源消耗,促進了作物生產的提質、增產、增效,為規模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強的帶動示范作用,促進了農業科研技術的快速進步。
江蘇省農業信息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和江蘇中農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開發的“江蘇省農業物聯網運營和服務總平臺”集成了水產、大田、設施園藝、茶葉種植、畜禽養殖等多種農業物聯網系統,對各種農業生產參數進行實時數據采集、遠程監測和控制,提供統一的農業物聯網門戶和統一的業務運營管理,真正實現了農業物聯網業務的可運營、可管理、可控制。現在“江蘇省農業物聯網總平臺”可掛5萬個終端,二期開發后,可掛10萬個終端,實現農業生產監控設備的接入與實時監控以及農戶信息、設備管理、實時和歷史數據的查詢分析等主要功能。
九江市晨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應用農產品種植、養殖環境監控及追溯系統實現100畝大棚基地、300畝林下養雞基地、200畝生豬養殖基地以及園區安全管理、產品配送運輸和質量安全溯源等生產管理的遠程化和自動化統一測控,通過綜合應用多種農業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設施化種養和工廠化育苗,依托產業結構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生產新鮮、安全、營養和健康的有機果蔬、禽、畜、蛋和綠色淡水產品,提高了經濟效益,保障了食品安全,節約了能源資源,引導了農業產業結構平衡發展。
(文/甘東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