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明
日前,安徽省霍山縣市場監管局陸續將450份《關于鼓勵舉報食品經營違法行為的公告》張貼到轄區大街小巷,以此呼吁并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并對經查實的舉報,最高給予20萬元的獎勵。該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對舉報線索逐一核實,對發現的違法經營行為依法查處,對舉報人按規定兌現獎勵并為舉報人保密。
如今,市場上假冒偽劣、危害消費者健康的食品有不少,監管部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曝出不合格的食品,其中也不乏一些品牌產品。消費者即使時時提防也很難擺脫問題食品,稍不注意自身健康和權益就會受到侵害,于是陷入了“什么能吃”的苦惱當中,有人甚至發出這樣的感慨:“上天啊,請賜給我一個百毒不侵的胃吧!”從這種感慨聲中筆者也看到了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迫切渴望。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無論什么時候食品安全問題都是民生領域的頭等大事,因為它與人們的生存息息相關。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假如人都沒了,何談社會發展?”因此,如何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就成了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問題。
正因如此,當看到安徽省霍山縣市場監管局對食品安全設立有獎舉報時,筆者認為這無疑是對食品安全的極好呵護。有一些不合格的食品生產作坊設在居民區或者隱蔽的角落里,監管人員很難及時發現,市民則相對容易發現,如果市民發現后能及時向監管部門反映,就增強了地方執法的針對性并提升了執法效率。
正所謂食品安全為大家,食品安全也要靠大家。在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時,每位市民都應該提高維權意識,多些維權行動,積極參與到食品監管中來。
但要確保食品安全也不能僅僅依靠重獎舉報,執法部門更要抓好食品安全的源頭,確保食品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中的質量安全。試想,如果這些環節出了問題,哪怕是其中的一個環節監管不到位,那么食品安全就會落空。在這里筆者也真心希望通過大家和執法部門的共同努力,讓真正的安全食品走上人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