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計量中心,青海西寧 810000)
運行智能電表常見故障及處理
王琳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計量中心,青海西寧 810000)
隨著智能電網在我國的不斷建設和推進,智能電表的研發和使用必將越來越廣泛。由于智能電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服務功能,且具有使用量大、使用范圍廣、使用時間長的特點,對于智能電表的使用可靠性具有較高的要求。本文就智能電表的相關概念,以及智能電表在云過程中常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并就處理措施進行簡述,以便更好的促進智能電表的開發和使用。
智能電表 運行故障 處理措施
電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社會服務功能,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具有使用量大、使用區域廣、使用時間長的特點。因此,為滿足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電表所具備的服務功能的需要,電表在其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應具備可靠性強、故障率低的特點。隨著智能電網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智能電表的生產和運用將越來越普及,這就需要對智能電表的在運行中的可靠性進行核定,在運行過程中常見的故障及相關處理措施進行明確,從而確保智能電表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確保人們生產生活的有序進行。
1.1智能電表的概念
智能電表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高新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重要體現。所謂智能電表,就是在綜合運用現代計算機、通訊等高新技術的基礎上,使電表具有電功率計量計時、計費、通訊、并進行一定的用電管理功能的新一代電能表。隨著智能電表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不斷應用以及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電表的相關功能也在不斷的進步和完善,例如,目前的智能電表已改變以前的單一的預付費功能,實現了復費率、分時、階梯電價、費控、在線檢測、在線管理等多種功能。
1.2智能電表的功能
目前智能電表所具備的功能逐步完善,據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表企業的標準設計,其共有20類功能,如:計量、需量測量、時鐘、費率和時段、清零、數據存儲、凍結、事件記錄、通信、信號輸出、顯示、測量、安全保護、費控、負荷記錄、階梯電價、停電抄表、報警、輔助電源、安全認證等功能。就計量工功能而言,主要是正向、反向有功電能量和四象限無功電能量的計量功能,并可以根據設置組合無功電能量。同時,該功能能夠實現分時計量功能,并對各時段的電能量以及總的電能量分布進行累計和存儲。就需量測量功能,主要是指在設定的時間間隔之內,測量單相或雙向的最大需量、以及各時段的最大需量、并對具體的日期和時間進行記錄。就通信功能而言,其通信信道的物理層之間是相互獨立的,確保任何一條通信信道的損害對于其他信道的正常運行不產生任何影響。就費控功能而言,其主要分為本地和遠程兩種方式。
可見,智能電表在其本質上是一種多功能電表,在多功能電表的基礎上采用各種高新技術實現了費控功能、無線和載波等功能。智能電表的在其構成上主要有測量、數據處理、通信等重要單元組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電表的計量、數據處理、實時監控、自動控制、信息交互等重要功能。
由于智能電表在其工作的過程中,構成智能電表的多個組件均受到了環境、人為、以及本身設計等方面的影響,這必然致使在智能電表的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故障。智能電表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外觀標識方面的故障及處理方法
外觀標識方面的故障主要有屏幕、按鍵、以及接線端座、螺絲、表內是否有異物等方面的故障,屏幕方面的故障,主要有黑屏、屏幕在顯示的過程中不連續、或者顯示亂碼、甚至屏幕損害的情況。當出現這些情況時,電能表需要進行返廠、更換。
2.2繼電器方面的故障及處理措施
磁保持繼電器是我國國內智能電表中普遍使用的內置繼電器,繼電器在運行中出現的常見故障是安裝在現場的智能電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繼電器觸點斷開。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超負荷容量的使用,具體原理如下:由于安裝在表內的繼電器觸點其自身的過載能力有限,超負荷容量的使用致使觸點發熱,導致其周圍的塑料變形、移位,從而致使觸點壓力降低,接觸電阻變大,當繼電器觸點的發熱量繼續加大過程中,致使繼電器觸點燒毀,從而致使繼電器觸點斷開。
智能電能表內置繼電器在運行過程出現的故障,雖然出現該故障的原理比較簡單,但是當該事故出現后的危害性極大,除了造成一定的工作量加大及使用者的不便外,甚至會出現對人事、財產等方面安全的重大威脅。因此,要對繼電器方面的故障進行切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目前解決繼電器故障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1)使用質量過硬的繼電器,加大對繼電器觸點的接觸電阻、觸點材料、切換電壓電流、最大切換功率等方面的設計,確保繼電器的帶載以及控制能力。尤其是對固態繼電器開發,確保大電流、小體質、低功耗、低成本,同時實現過零控制。(2)選擇合適的合適的繼電器的控制策略,例如當大于一定電流下不跳閘,從而大大減少控制時的負荷沖擊影響。
2.3時鐘方面的故障及處理措施
時鐘方面的故障主要體現為時鐘不準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電價的結算,可見時間是智能電表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其直接關系著智能電表其他各種功能的實現。造成智能電表時間方面故障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提供時間的芯片其本身在運行過程中的可靠性差。其次,時鐘的供電電源短時掉電,從而出現時鐘的供電不連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外部電源在同內部電源切換過程中的不連續,或者時鐘內部電源由于質量或環境等方面的原因鈍化、不能使用。最后,人為方面原因存在的對時鐘芯片的時間誤操作。
時鐘方面的故障處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大方面:(1)增加容量大、性能好的電容,以便在進行時鐘電源切換過程中可以通過電容的放電來維持時鐘芯片供電,從而解決供電不連續,甚至內部電源鈍化的情況。(2)減少高溫對于時鐘電池負載電壓的影響,同時要減少智能電表貯存的時間,盡快的安裝使用。(3)在對時鐘進行操作修改時,要盡量避免在電源電壓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同時在對時鐘芯片操作更改完成后,要求工作人員對所更改的內容進行讀取、核對,確認修改結果,從而較少人為方面的誤操作對時鐘的準確性所產生的影響。
智能電表在運行的過程中容易發生一些故障,所以,應該對這些故障加以識別,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1]郭薇,王凱,張勇.淺析智能表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J].新疆電力技術,2015,0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