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文
(煙臺市牟平區高陵鎮農機管理站,山東煙臺 264100)
新形勢下我國農業機械現狀分析
王光文
(煙臺市牟平區高陵鎮農機管理站,山東煙臺 264100)
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它代表著農業發展水平的高低,所以根據農業生產需要和技術發展趨勢,對于那些跟不上生產生活發展要求的落后機具就要逐步的減少并淘汰。目前提高農業機具的生產自動化、機械化以及效率化才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新目標,是促進我們農業發展的必然之路。本文著重對我國農業機械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深入探討我們農業機械的發展規劃之路。
農業 機械 發展現狀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進入新時期以來,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動現代化建設的要求,解決好“三農”問題,是現階段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任務,進入到農業發展的現代新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布,明確標示了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甚至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全面提高農業機械的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質量,才能有效推進我們農業的發展。
農業的發展與人類的生存生活密切相關,農業機械也隨著農業的需要而迅速發展,而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需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相對落后,對于引進計算機技術,操作自動化,人工智能技術等高新技術的需求更加迫切,為了促進農業機械操作更加智能化和簡便化,保證農業高質高產,國家也大力支持農業機械方面的研究,促使農機機械化的順利發展,實現農業機械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是大勢所趨。
2.1國家專項資金補貼支持
我國惠農政策實施以后,農民購買農業機械時可以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使得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熱情高漲,農機使用量增加迅速,此舉促進了農機的發展,對于農機的各項需求越來越強烈。雖然目前國家一直對農機研發工作進行補貼,但是此項補貼缺口很大,這些資金還是難以滿足農機發展的迫切需求。面對這樣的現狀,農機工作應當全面的扶持農機大戶或是結合農機合作社,以市場需要為導向,加大農業機械自動化重點工程的扶持力度,對于農機新技術、新機械研發工作投入更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的資金。
2.2專業農業機械技術人員培訓
農業機械的用途就是為了提高農業勞動的生產率,借助農業機械來進行農業生產,可以有效的提高農產品產量,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農機的使用者還是廣大的農民,而這個人群的文化水平目前還需要提高,如果想要高效的完成農業生產,前期就要求配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這樣的人員要求具有較高的農業機械化相關操作技術水平以及性對等的知識水平。有專家認為:農機科研成果很大一部分沒有辦法推廣,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不能運用新技術,甚至發生事故,有很多原因就是因為農民的農機技術水平太低。所以,積極開展農機專業人才技術培訓,在農村大力普及農業機械知識,提高技術人員操作水平,可以有效的推廣農業機具,完善農業培訓的相關體系,增強管理工作,強化農機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主導地位。
2.3發揮農機部門的職能,加強管理機制
鄉鎮農機站和農業技術推廣站作為農業綜合服務部門,主要職責是:加強農業機械化科技推廣、安全監管和農機市場監管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農業機械化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研究制定全縣農業機械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及重大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指導開展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負責實施購機補貼政策,負責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和教育培訓,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負責農業機械維修的行業管理和農業機械作業質量及作業收費的監督管理;制訂農機作業技術規范,并監督實施。負責拖拉機、變型運輸機、聯合收割機、推土機等農業機械的安全管理、牌證發放工作。所以充分發揮農機部門管理機制,發揮部門職能尤為重要。
2.4農業機械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采用智能化、自動化的作業方式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農機業要想在國際上立足,就必須縮小我國與農業發達國家在農業機械裝備方面的差距,這樣國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農機裝備才不會占領我國市場,也不會使我國農機行業陷入困境。因此,農機生產企業在研發產品時應使產品和高科技兼容,在農機智能化上下功夫。通過優化設計駕駛室、駕駛座、方向動力控制、空調裝置等減輕機手的勞動強度,加大操作的舒適性,實現農機系統內按鈕操作。同時,應加大控制系統的科技含量,使機手通過儀表裝置就可以隨時了解農機的生產、安全等技術指標和使用狀態,從而使農機產品發揮出最大效能。
農業機械化是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過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要從根本上改變主要依靠手工勞動的傳統生產方式,改變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不發達狀態,促進更多的人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必須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也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需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加快農機化發展速度,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以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契機,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1]甘露,孫士明,李世柱.黑龍江省新型農業裝備制造發展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1(01).
[2]楊敏群,楊妍,李勃,張露萍.精準農業在中國現代設施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10(07).
[3]盧日時,郭民.我國機械自動化的若干發展技術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0).
[4]李華,王銳峰,梅云.淺談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04).
王光文(1976—),男,山東蓬萊人,漢族,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現就職于煙臺市牟平區高陵鎮農機管理站,研究方向為農業機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