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識別及其安全監督管理研究進展

2015-10-31 00:42:16金海水劉永勝
食品科學 2015年13期

金海水,劉永勝

(1.北京物資學院商學院,北京 101149;2.北京物資學院研究生部,北京 101149)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識別及其安全監督管理研究進展

金海水1,劉永勝2

(1.北京物資學院商學院,北京 101149;2.北京物資學院研究生部,北京 101149)

如何識別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確定關鍵控制點,以有效減少或阻止其安全問題的發生,是我國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必須應予以解決的難題。本文從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角度,提出通過食用農產品安全中的問題事件,經由因果路徑分析,在研判其供應鏈薄弱環節的基礎上,確定安全風險控制的關鍵點;進而建立由“監管方-被監管方-消費者”共同構建的食用農產品安全質量監督體系,輔之以先進的技術保障手段,將食用農產品安全防患于未然。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識別;關鍵控制點;食用農產品安全;質量監督管理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也日益高漲。為此,我們不得不開始對中國食品供應鏈中的食品安全責任、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等進行思考。食品安全問題給消費者、生產企業、社會都帶來了嚴重損失,而且這種風險會沿食品供應鏈逐層傳導,最終將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可見,食品安全監管的合理化勢在必行。如何識別食品供應鏈中的風險,進行有效監管,既是政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食品領域專家、學者深入研究的學術課題。食品安全關乎人的生命,保證食品安全應是食品供應鏈管理的首要目標。

1 我國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述評

1.1我國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現狀

以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0年《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2011年《關于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機構編制和職責調整有關問題的批復》(中央編辦復字[2011]216號)為標志,我國食用農產品形成了現行的“分段式、多元化”的安全管理體系。其中“分段式”是指食用農產品產業鏈的種養(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共4 個階段分別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而“多元化”則指同一階段或同一事件將由多個部門共同負責。這種“分段式、多元化”的管理體系加強了對食用農產品安全的管理,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仍存在問題,諸如:多部門管理造成監管成本高、協調性差;分環節管理下監管職能分散,難以實現無縫隙監管和責任追溯;安全監管工作面臨邊緣化風險,職能界定有待轉變等[1]。

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涉及到3 個市場主體:監管方(負責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的政府部門)、被監管方(包括農用物資生產提供者、農產品企業(農戶)、加工廠、批發零售企業等供應鏈的參與企業)以及消費者。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主要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部門對供應鏈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如圖1所示。

圖1 分段式多元化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部門對供應鏈環節的監督Fig.1 Segmented and diversified supervision over food safety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links

從近幾年所發生的食用農產品安全事件主要來自于加工環節來看,在食用農產品從種養(生產)流向消費的過程中,加工環節的部門監管是我國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的薄弱環節,因此,加工環節應該是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控制中最為重要的領域。

為解決“分段式多元化管理監督”方式的弊端,加強對食品產業安全生產的統一管理,依據2013年3月15日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國務院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對加工、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這種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主要由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和衛生部門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新體系,減少了參與監管的部門,整合了部分監管資源,加強了流通環節的監管,明確和強化了部門職責,向統一的控制體系邁進了一大步。我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過程發生了較大變化,但迄今,其監督與管理的方式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重大改變。例如: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始終以衛生、質檢和工商三大部門為主,這些年從修訂完善《食品衛生法》到出臺《食品安全法》,分段監管的核心一直沒有改變[2];食品衛生標準的制定遠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易出現監測盲點,監測缺乏針對性和敏感性[3];基層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的技術人員達不到應有的配置要求,基礎設施落后、快速檢測能力較低、基層監管人員數量少、承擔大量安全監管意外的工作,無法真正監管到食品安全的每一個環節[4]。

1.2我國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現狀述評

從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的整體上看,不管是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只要在這個環節及之后的任何一個或幾個環節中發現問題并進行處理,就可以避免問題食用農產品現在消費者的餐桌上,而這也正是監管方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監管方不僅要重視加工環節,也應該在流通及銷售環節上下足功夫,尤其是要在批發零售過程中加大監管力度,一旦發現問題食用農產品,就以足夠大的力度處罰批發商。這樣一來,監管方會比較方便操作。生產加工企業大幅度跨區域地銷售其產品,一旦出問題,問題發生地和產品生產地往往不一致,給監管方的追查也帶來極大困難。而如果將工作重心放在本地的批發商,既可以降低監管成本,又可以提高監管收益,最終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增強監管方的執法水平。另一方面,批發商為避免大量罰金,自然會對進貨渠道嚴格把關,對食用農產品進行嚴格檢驗。嚴格把關所產生的額外成本,批發商會將部分額外成本轉移到生產加工企業身上,這將提高缺乏質量控制的中小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的運營成本,從而相對增強大型正規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上游企業的優化整合;批發商也會將部分成本通過零售商轉移到最終的消費者身上,導致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提高,但由于多數食用農產品的需求彈性很高,這種轉移將是非常有限的[7];轉移不出去的成本只能在內部消化,進而對整個食用農產品批發和零售市場產生影響:小微作坊式的企業將被大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規模和質量控制優勢的大中型食用農產品批發和零售企業;食用農產品生產加工市場得到整合;監督管理可以集中進行,更有效地提高了監管水平。供應鏈上游企業成本的加大和不法商家不合格產品沒有了銷路將從源頭上掐斷了問題產品的來源,最終讓非法商家在市場中沒有立足之地[5]。

2 我國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的風險識別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的風險識別是指依據風險識別的原則,從不同的角度對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面臨的潛在風險歸類,分析每種風險的原因和具體的表現方式。食用農產品供應鏈包含農用物資生產企業、農產品種養(生產)企業、加工生產商、批發零售商、運輸企業以及最終的消費者,涉及種養(生產)、加工、流通銷售、消費等環節[6-7]。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的復雜性在于供應鏈上涉及到的主體多,環節多,加之食用農產品易腐敗變質的獨特自然屬性,使得風險控制難度進一步增大。

如何有效地識別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中潛在的風險,確定風險控制的關鍵點,是其安全監督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在識別出供應鏈風險的基礎上,提出風險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才能實現對食用農產品安全的有效監督管理[8-10]。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意味著存在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11-12],而發生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的環節一定是有風險存在的環節。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的存在是其安全問題發生的必要非充分條件[13-14]。本文據此先對近一年來披露的抽檢不合格食品進行歸納分析,找出部分風險環節,再用魚刺圖進行因果分析,定位風險關鍵控制點,對食品供應鏈上的潛在風險做出全面準確的判別。

2.1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環節識別

本文選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期間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的質檢公告作為數據來源,選擇食用農產品抽查不合格樣本共計791 例。樣本數據來自全國各個地區,不存在針對某一地區的特殊關注;食用農產品種類分布廣泛,不存在對某種食用農產品種類的重點研究;從抽查不合格原因來說,也不存在重點關注某一原因。分析所選取的數據樣本是客觀的,可以全面綜合地反映目前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情況。對每一次質檢報告不合格原因進行供應鏈環節追溯,初步判別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的薄弱環節,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關鍵控制點。

表1 抽檢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在供應鏈環節上的分布Table1 Distribution of unqualified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upply chain links

由表1可知,對抽檢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發生最多的依次是加工環節(抽檢的不合格產品數量占食用農產品供應鏈4 個環節中不合格產品數量的比例為56.51%)、流通與銷售環節(抽檢的不合格產品數量占食用農產品供應鏈4 個環節中不合格產品數量的比例為26.30%)、種養(生產)環節(抽檢的不合格產品數量占食用農產品供應鏈4 個環節中不合格產品數量的比例為17.19%)[15]。從食品質量檢驗機構獲得的數據,消費環節不參與其中,沒有問題的反映。這里的食用農產品加工環節是指改變食用農產品原料或半成品的形狀、大小、性質或純度,使之符合食用農產品標準的各種操作環節[16]。

2.1.1加工環節

由表1可知,食用農產品不合格在加工環節出現問題的有447 批次,占所有不合格批次的56.51%,是食用農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是風險控制的主要環節之一[17]。究其原因細分可以看出:加工環節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過量或違規使用添加物;滅菌工藝執行不嚴格;環境和生產過程不符合衛生標準;配料過程不嚴格、摻假、操作不符合衛生要求等。

2.1.2流通與銷售

由表1可知,食用農產品不合格在流通與銷售環節出現問題208 批次,占所有不合格批次的26.30%。就其原因細分發現:流通與銷售環節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銷售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用農產品;食用農產品的儲存、保鮮方式不當;運輸過程中包裝物的破損;衛生環境不能滿足衛生要求,極易造成大腸桿菌、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標超標;食用農產品標簽沒有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使用等。

2.1.3種養(生產)環節

由表1可知,食用農產品不合格在種養(生產)環節出現問題的有136 批次,占所有不合格批次的17.19%。作為食品供應鏈的初始源頭,種養(生產)環節的問題比例竟是如此之高,不得不讓我們警覺。種養(生產)過程中的潛在隱患主要來自食用農產品中的農藥污染;化學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動物制品中的獸藥殘留;生鮮海產品中的重金屬污染等。

2.2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2.2.1農用物資使用不當

農用物資使用不當在食用農產品的安全問題中主要反映為農藥污染、化學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動物制品中的獸藥殘留,生鮮海產品中的重金屬污染;集中表現為過量或違規使用農藥、化肥、獸藥等。有研究指出,此類食用農產品安全因素明顯高于其他因素,是食用農產品質量問題最主要的原因[18]。為了減少病蟲害對農作物造成的不良影響,現在的農業生產中廣泛施用農藥,而無毒無害的農用物資成本高,難以廣泛推廣開來。因此,在投機心理的驅使下,食用農產品種養(生產)企業過量使用價格便宜的有害農用物資,從田間地頭開始就不能保證食用農產品的安全無害。

2.2.2過量或違規使用添加物

加工環節中問題突出的因素之一是過量或違規使用添加物。我國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性評價制度,我國國家標準中所允許的食品添加劑,都已進行過安全性評價,但即使符合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如果過量使用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如通常用于肉類生產的添加劑——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只要與銨結合,亞硝酸銨就可能形成,超量使用可致癌。以消費者熟知的“瘦肉精”事件為例,在食品中使用某些未經過安全性評價的添加劑,比過量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劑危害性更大。我們已知的各類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多數是因為這個問題。在加工生產環節中,可供選擇使用的可食用添加劑種類太多,辨識比較困難;且由于業務的保密性和衛生要求,添加食品可用添加劑也多屬于隱蔽操作行為,加大了監管難度。

部分監管環節的遺漏疏忽導致了某些不法商家的投機心理,過量使用食品可用添加物、違規使用非法添加物,以牟取暴利[19-21]。我們目前的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檢測一般只是對最終產品進行抽檢,因添加劑檢測設備老化和閑置,食用農產品安全的監測有很大漏洞。加之,目前的分段監管制度造成監管部門之間職責不明確和監管空白,嚴格的食用農產品可追溯機制缺失[22],都使其安全監控難度加大。

2.2.3環境及生產工藝不達標

質監抽查中很多不合格原因集中在細菌總數超標、霉菌超標、大腸桿菌超標,這主要歸咎于我國食用農產品生產中存在的大量小作坊,衛生條件差、操作工人操作不當、生產和無證經營現象嚴重,生產品質很難得到保證。由于生產環境的不衛生,原料容易受到污染,殺菌工藝不嚴格,在加工、銷售等整個供應鏈中食用農產品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3關鍵控制點分析

圖2為我國主要的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環節及參與到其中的組織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鏈條一共可以劃分為4 個環節,直接參與到供應鏈中的企業及個人有:農用物資生產商、農產品種養(生產)企業、加工商、分銷商、零售商、運輸企業以及消費者。農用物資生產企業、運輸企業是為了保障供應鏈的暢通間接參與進來的。

圖2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結構圖Fig.2 Structural map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的環節劃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橫跨一、二、三產業,食用農產品生產規模小且高度分散,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路徑多,難于管理,隱藏在各個環節、各個因素中的風險進一步加大[23]。隱藏的潛在風險在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因果關系如圖3所示。

根據圖3表達的風險路徑及其因果關系,我們大致可從4 個層面對風險因素進行歸類,識別出對應的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的風險點:1)供應因素;2)生產管理;3)環境因素;4)技術因素[24-26]。

圖3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的路徑分析Fig.3 Path analysis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risks

種養殖農戶缺乏專業知識、生產缺少計劃性、因為利益的驅動選用不合理的農用物資,加工生產管理中操作工人自身消毒不徹底、工藝操作不規范、配料工藝不嚴格、滅菌工藝不嚴格,生產環境中的土壤條件不達標、農藥殘留、自然災害、動植物疫情,加工環境中管道設備等清潔消毒不到位、浸泡過程中微生物帶入超標、回收包裝清洗不徹底、存在衛生死角,以及技術因素中的運輸車輛設備、倉庫貯存設備的不完善、分銷零售商的投機心理導致銷售過期變質食用農產品的行為都是產生質量問題的可能原因,也是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的潛在風險點。

綜上,就食用農產品供應鏈薄弱鏈條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原因判別,參照因果分析法得出的食用農產品供應鏈潛在風險點,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的重心應集中在供應鏈關鍵點的風險控制上。這些關鍵控制點包括:生產過程中種養殖農戶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或利益的驅動選用不合理的農用物資;配料工藝不嚴格,添加物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操作工人自身消毒不徹底、滅菌工藝不嚴格及加工環境衛生條件不達標造成的細菌菌落超標等;運輸設備及倉庫貯藏設備等的不合格造成食用農產品變質腐敗。

3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的安全監督管理

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監督管理模式,需要從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廣泛涉及的3 個市場主體:監管方、被監管方以及消費者抓起。3 個市場主體必須同時有所作為,三管齊下,才能將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防范于未然。如圖4所示。

圖4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模式Fig.4 Regulatory model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s

3.1被監管者層面

這一層面是由食用農產品供應鏈參與企業構成,其內部的自我約束是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第一道有力屏障。

3.1.1在食用農產品供應鏈內部構建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2009年頒布的《食品安全法》作為一部食品領域內的“最高法”,建立了統一的準則,第一次規范約束了所有的法律法規,避免了由于多個法律條文和技術準則的不一致而產生的問題,是所有行動的基礎。企業需要按照一定的準則來行事。為了確保能夠構建食用農產品質量標準統一的供應鏈,無論企業處在供應鏈的哪個環節或具體生產經營何種產品,都有適當的質量標準可以執行。應盡快全面推行貫穿整個食品供應鏈的國際標準——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包含了相互之間的溝通、對體系的管理、對過程的控制、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原理和前提方案等主要內容。如果環節參與者都能夠參照ISO22000標準建立體系,堅決推行下去,就能實現有效的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和管理。

3.1.2提高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企業的集約化程度

我國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的企業規模較小,且呈現比較分散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對食用農產品安全管理的強化,無疑會增加安全監督管理的成本,且安全保障成效甚微。因此,隨著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培育和擴大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龍頭企業,以期把它們做大、做強,成為現代農業企業,進而逐步取代分散的、個體農戶家庭式生產的小企業,提高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的集約化程度將為食用農產品的安全提供一個堅強的保障[27]。

3.1.3引入第三方認證體制

第三方認證不僅能夠確定食用農產品沒有安全問題,而且可以在出現不良事故時,由第三方認證標識可以快速認定是食用農產品供應鏈的哪個環節的責任,使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具有可追溯性。借鑒美國、日本等的食品供應鏈管理模式,在食用農產品達到消費者手中前由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把關,可防止不合格問題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安全[28-29]。

3.2政府監管層面

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食品安全推進的進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是在相關部門的倡導下,在供應鏈全體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建立的[30-31]。

3.2.1加強法制建設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

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法律制度相對滯后,缺乏法律法規之間的銜接和連貫性。食品加工企業利用法律的缺陷,投機倒把,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對于食品安全立法,應該注重對食品安全現狀的實時監測,依據當下現狀及未來趨勢及時修訂立法。法律法規的完善健全應該是一個不斷變化、一直進行的過程。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的完善也會引導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的企業逐漸規范自身行為,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就會逐漸降低,進而減少安全問題的發生。

3.2.2加強監管部門在流通與銷售環節的執法力度

嚴密監管流通與銷售環節可以阻止問題食用農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既可降低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的發生率,也可降低其安全問題的社會影響。加強監管部門在流通與銷售環節的執法力度,既可以降低監管成本,又可以提高監管收益。食用農產品批發零售商為了免于責任處罰也會嚴把進貨渠道質量,不法商家也就沒有了銷售渠道,將逐漸被市場淘汰;食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市場得到整合,監督管理得以集中開展,反過來將有效地提高監管水平,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3.2.3明確監管部門職責

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每一個環節負有監督責任的部門不止一個。《食品安全法》規定,一旦發現違法行為,由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進行分頭管理。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質監、衛生、工商等多部門都可以進行監督管理,同時這也意味著每個部門都有可能推脫責任,形成“真空區”,造成沒有一個部門出面解決問題的局面。因此,應該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范圍,明確規定哪類問題由哪個監管部門進行監督管理,以防出現各個部門“踢皮球”的局面。

3.2.4統一的食品檢驗制度

《食品安全法》主要從檢驗機構資質;檢驗規則;檢驗機構的法律責任;禁止免檢及不得收取費用4 個方面對食品檢驗制度作了規定。但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檢驗制度的規定不適用于食用農產品。第一,《食品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兩法適用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兩法并行”,因此食用農產品的檢驗應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條對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做了例外規定,即“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做的規定,符合“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食品安全法》在列舉抽檢主體時,僅列舉了“工商行政管理、質量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并未把農業部門包含其中。

因此,建立統一的食用農產品檢驗制度,將有利于消除可能問題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監管麻煩。

3.3消費者監督層面

當前,受制于我國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知識層次、安全意識等方面同歐美發達國家存在差距,我國的消費者行為對食用農產品的安全促進作用要弱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但消費者對食用農產品的安全監督功能是明確的,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消費者舉報、投訴等可為食用農產品的安全監管提供信息和線索,二是消費者可通過購買行為對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的主體生產行為產生影響。有研究表明,消費者的購買活動對食用農產品的安全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此,應該充分引導消費者建立監督意識,從而建立起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的第三道屏障。

3.4保障手段

3.4.1建立完整的可追溯體系

可追溯體系包括可追溯性和跟蹤兩個方面,涉及從原材料的生產到成品的最終消費信息的詳細記錄過程的所有方面,如果發生問題,能夠快速了解食用農產品的去向,把沒有消費的問題產品收回,撤銷其營銷授權,消除危害,減少食用農產品安全系統的損失。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同樣可以引入到食用農產品的安全監管中來[32]。電子標簽技術可以完成食用農產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過程中的有效識別以及具體描述。有關食用農產品的相關信息記錄存儲在電子標簽中,就使得不同的食用農產品有了屬于自己的唯一的“身份證”,將為食用農產品自身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一旦發生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可以快速找到出現問題的環節,快速追蹤問題產品的流向,收回問題產品,將社會危害降至最低。

3.4.2構建應對食用農產品安全事故的快速響應信息平臺

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構建要求能夠“及時反應”,即系統運行要及時、事故定性要及時、發布信息要及時、公布結果要及時。實現這個要求需要信息可以公開、自由、迅速的流動。因此,“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與管理體系”必須基于有效的平臺[23],使安全信息在整個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實現快速集成和快速分享[33-35]。

4 結 語

相比其他行業而言,食用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食用農產品供應鏈因自身的特殊屬性,比其他行業的供應鏈更加脆弱和復雜。要實現提高食用農產品供應鏈上各主體的收益,其供應鏈的風險管理一定要從整體出發,針對供應鏈上的加工環節、流通與銷售環節、種養(生產)環節中潛在的各種風險應予以充分識別,綜合分析,找出各種風險產生的原因及其關鍵控制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防范,才能有效地降低和消除風險。

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廣泛涉及的監管方、被監管方和消費者3 個市場主體共同構筑,三管齊下,才能有所作為。

有效的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完整的農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和應對食用農產品安全事故的快速響應信息平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手段,食用農產品安全信息在其整個供應鏈上實現快速集成和快速分享會將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的社會危害降至最低。

[1] 陳永法, 李倩怡, 吳幼萍.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發展歷程及改革現狀探討[J]. 食品工業科技, 2014, 35(11): 30-34.

[2] 王虹, 周令. 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幾點思考[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 2013, 29(6): 756-757.

[3] 鄧輝強, 彭曉陽. 從基層角度淺析衛生部門食品安全監管的困境和對策[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 2008, 24(3): 269-271.

[4] 蔣學鳳. 杭州市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 2012, 28(4): 424-425.

[5] 顧宇婷, 施曉江. 食品供應鏈環節的監管博弈[J].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 2005(7): 5-8.

[6] 王侃.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食品加工企業風險評價研究[J]. 中國農機化, 2007(5): 23-27.

[7] 陳彧.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生鮮食品供應鏈風險識別研究[J]. 物流技術, 2012(23): 405-407.

[8] 董千里, 李春花, 關高峰. 食品供應鏈風險評判模型的構建及應用研究[J]. 江蘇商論, 2012(2): 143-146.

[9] 楊波. 淺論我國食品行業供應鏈風險識別與控制[J]. 中國市場,2008(41): 120-121.

[10] 陳小霖, 馮俊文. 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J]. 生產力研究, 2007(5):28-29; 105.

[11] 范珍. 基于安全的食品供應鏈管理[J]. 物流科技, 2012(8): 25-26.

[12] 羅愛學. 基于安全視角的食品供應鏈風險防范研究[J]. 經濟視角,2011(8): 128-129.

[13] HARLAND C, BRENCHELEY H, WALKER H. Risk in supply network[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7,9(2): 51-62.

[14] AGRAWAL V, SESHDARI S. Risk intermediation in supply chains[J]. IE Transactions, 2000, 32: 819-831.

[15] 曾佑新, 張立波, 苗潤青, 等. 食品供應鏈的風險控制研究[J]. 物流科技, 2013(5): 74-76.

[16] 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GB/T 15091—1994 食品工業基本術語[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1994.

[17] 朱艷新, 蒙玉玲. 食品物流安全風險及其應對[J]. 理論探索, 2013(1):65-68.

[18] 李紅. 中國食品供應鏈風險及關鍵控制點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2, 40(5): 262-264.

[19] 李保京, 姜啟軍. 基于核心企業的食品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 2013, 29(24): 216-220.

[20] 李潔. 食品安全危機的管理機制研究[J]. 中國商貿, 2012(5):243-244.

[21] 許福才, 蒙少東. 基于食品供應鏈的企業社會責任[J]. 消費導刊,2008(12): 43-44.

[22] 慕靜. 供應鏈視角下食品安全責任缺失風險的傳導機制及規避策略[J].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1, 36(5): 5-6; 17.

[23] 徐琪. 模糊評價模型在食品供應鏈管理風險中的應用[J].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社科版, 2011, 27(6): 77-80.

[24] 李曉英, 陳維政. 供應鏈風險形成原理研究[J]. 中國流通經濟,2003(9): 10-13.

[25] 黨夏寧. 供應鏈風險因素的分析與防范[J]. 管理現代化, 2003(6):44-48.

[26] 曹牧, 李蓬實. 食品供應鏈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J]. 物流技術,2012(1): 120-122.

[27] 馬玉超. 供應鏈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優化研究[J]. 商,2013(6): 300.

[28] 王殿華, 翟璐怡. 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供應鏈管理研究: 美國全球供應鏈的運作及對中國的啟示[J]. 蘇州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 34(2): 109-114; 192.

[29] 賴涪林. 日本食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經驗借鑒[J]. 科學發展,2012(11): 100-106.

[30] CHAPMAN P, CHRISTOPHER M, JUTTNER U, et al. 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J]. Logistics and Transport Focus, 2002, 4(4): 59-64.

[31] JOHNSON M.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J]. Bradford, 2001,21(2): 71-84.

[32] 王凌峰. 用物流信息化破解“食品安全危機”[J]. 上海信息化,2012(4): 80-82.

[33] 陳琦, 高鳳蓮, 高磊. 基于物聯網的食品供應鏈的信息共享研究[J].物流技術, 2013(19): 226-230; 235.

[34] 蔣文賢, 許曉璐, 賴超, 等. 物聯網和服務架構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模型[J]. 計算機系統應用, 2013(5): 49-53; 180.

[35] 楊金海, 向林峰. 農產品供應鏈失調與政府調控[J]. 經濟與科技,2007(1): 71-72.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s

JIN Haishui1, LIU Yongsheng2
(1. Business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2. Graduate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or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issu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risk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aims at identifying the weak link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s by causal path analysis of food safety event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determining the key points for risk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urther establishing a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in which supervisors, supervisees and consumers are involved to prevent food safety incident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combination with advanced technical sup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risk identification;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S201.6

A

1002-6630(2015)13-0265-07

10.7506/spkx1002-6630-201513049

2014-09-17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BGL062);北京市2013年人才強教深化計劃培訓項目“國外高級訪問學者”(067135300100)

金海水(196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供應鏈管理。E-mail:haishuijin@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综合天天色|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91精品视频| 国产网站免费看|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日韩区欧美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在线一级毛片|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色播五月婷婷| 午夜视频日本| 色久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欧洲亚洲一区|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欧美日韩理论| 免费a级毛片视频|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亚洲成人在线网|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日韩第二页|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免费|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址| 亚洲天堂.com|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538精品在线观看|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青青操|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