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群英
(邕寧區房屋管理所 廣西 南寧 530000)
對保障性住房建設模式的構想
韋群英
(邕寧區房屋管理所廣西南寧530000)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于住房的要求需要越高,相應的房價也是在不斷上漲。而僅僅依靠社會上的商品房是不能夠滿足大量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吸取,這就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保障性住房。為了有效緩解政府財政壓力,這就需要構建新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模式。本文從PPP模式的角度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設模式,旨在為促進保障性用房建設提供研究思路。
保障性住房;建設模式;PPP模式
保障性用房作為基礎民生工程之一,其對于維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從而滿足廣大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PPP模式下的保障性用房建設正是基于該思想指導下的具體實踐。
PPP模式是指不同社會系統倡導者之間的所有制度化合作方式,目的是解決當地或區域內的公共設施建設問題。廣義的PPP模式泛指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合作關系;而狹義的PPP模式更強調政府部門的主導權,如何在與私營企業的合作中實現風險分擔和利益共享。PPP模式通過加強政府部門與私人企業長期的、廣度的合作,可以有效緩解政府在公共項目上的支出壓力,提高項目建設效能,如圖1。

圖1 PPP模式簡易流程圖
1.1項目發起
從廣義上來說,PPP項目的發起者可以是政府部門也可以是私人企業,但是政府部門必須要掌控著絕對的控制權。當項目提出之后,政府部門根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社會需求,對于項目涉及到的方案設計、成本核算、運營管理、政策等因素進行詳細的評測,以確定該項目是否可以啟動。
1.2組織結構與組織運行模式
PPP項目是由政府部門的委托方、項目組織運行管理公司以及資助方三部分組成。委托方是經過政府授權,能夠代表政府部門進行公共項目采購的機構或者個人;項目組織運行管理公司又稱為SPV,是整個項目的實施主體,其可以是公共部門,也可以是私人企業;資助方是項目資金的投入方,包括股東、貸款銀行以及債券持有者等。
在PPP模式之下,政府部門的委托方通過和項目組織運行管理公司(SPV)簽訂相關的協議,通過將公共權力授予SPV,以便于SPV開展公共基礎項目建設。項目組織運行管理公司(SPV)通過主要以項目未來現金流為承諾來獲得股東、貸款銀行以及債券持有者等資助方的資金支持。多數情況下,PPP融資方式都是采取使用付費的方式進行的,政府部門允許項目組織運行管理公司(SPV)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合理的方式向公用設施的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以補償SPV在項目建設中的投入。
2.1有效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統計年鑒顯示,在2012年我國共興建了約1000萬套保障房,而建設這些保障性用房最少需要1.3萬億元資金。其中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投入的資金約為4000億元,銀行貸款金額約為3000億元,而剩下接近一半的資金缺口則需要企業等社會商業機構來填補??梢韵胂笕绻麤]有企業的資金投入,那么這1000萬套保障房數量將會大大折扣。同時作為我國的民生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通過PPP模式可以進一步托拓寬保障性住房項目的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中央以及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壓力,從而有效推動保障性用房建設,如表1。

表1 2012年興建1000萬套保障房資金投入(單位:億元)
2.2合理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運營效率
由于政府管理行政性較強,僅僅依靠政府實現對于公共基礎項目的管理是存在較大問題的。而通過積極引進PPP模式可以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充分發揮PPP企業管理的高效性,從而有效解決政府部門管理水平不夠、建設效率低下的問題。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運營中,充分利用PPP企業在項目設計、施工建設、后期的運營管理方面的優勢,合理優化相關的資源配置,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運營效率。以市場經濟發展為驅動力,可以有效降低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管理成本,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
2.3消除保障性住房建設費用的超支
PPP模式下要求各個職能部門機構統一參與到項目的確定、可行性研究、資金籌集以及財務管理等工作中來,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私人企業都要嚴格執行相關的管理制度,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在項目實施前積極有效開展可行性分析,從而達到提升項目執行效率的目的。這種兼顧政府主導性以及私營企業執行性的融資模式可以有效消除費用的超支情況,降低工程造價,提升項目建設效率。
2.4政府建設管理工作量臧少
在PPP模式中,私營企業承擔了大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的融資、建設以及后期的管理運營工作。與傳統建設模式相比,基于該模式下的保障性用房建設使得政府角色從之前的指導者以及建設者變為監督管理者,在極大地降低政府部門的工作量的同時,降低行政干預對于建設工作的影響,從而極大第提升了項目建設效率。
3.1完善相應的監管機構,充分發揮出政府的職能
通過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融資的監督自律,完善相應的監管機構。進一步強調加強政府監管,充分發揮監管機構的監督指導作用。由于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融資監管機制不夠健全,融資過程較分散在,這無形中增加了自律監管的難度,如果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來監管,監管成本更難以達到要求。因此,在統一的政府監管的前提下,強調監管機構直接監督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加大監管效率,提高整個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融資過程的穩定性。政府是PPP模式的發起者以及管理者,因此政府部門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否對于PPP模式影響是巨大的。應緊緊圍繞市場經濟發展這一目的,以國家政策作為調控措施,從而實現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配置與利用。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該轉變工作職能,將傳統的行政命令發展者轉變為私人企業合作提供公共服務中的監督、指導和合作的角色。
3.2對政府主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會計核算的建議
完善政府主體的行政工作制度,就需要加強政府部門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各個部門會計信息的審計工作。行政主管部門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主體傳遞的會計信息要及時予以核實、確認,建立健全相應的規劃預算以及監督管理機制,從而保證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主體能夠及時準確地將會計信息予以披露。主管部門以及監督機構要定期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會計進行核算。同時,將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會計主體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以及審計的結果公之于眾,保證整個過程的獨立性,以提高審計工作的開放性和透明度。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會計各項商活動進行審計,通過行政監督、投資控制、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審計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剖問題的原因,以促進項目的有序進行,促進商業銀行全面發展。
3.3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公司主體會計核算的建議
會計集中核算向縱深發展是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集約化管理的要求,也是提升財務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在財務管理中,應加強財務原始憑據的管理,強化會計審計工作管理,夯實會計基礎工作,改變傳統人工報表數據輸入方式,不斷推進財務管理的電子化、信息化,確保城市建設項目能夠順利展開。積極應用最新的會計審核系統,積極開拓系統報表的應用范圍,不斷優化主要業務的集成、整合和優化等工作,將各級單位的原始會計信息的監督審查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轉變財務報表方式,將報表由定期匯審轉變為日常審核,實現財務報表的現代化運作管理。
保障性住房多為城市地區基礎公益性實施,這些項目投資具有范圍廣、資金投入大,項目回報周期長等特點,單純依靠政府的財政支持是滿足不了實際的需求。通過PPP模式,加強政府與社會企業的合作,利用政府的政策優勢以及行政優勢,廣泛吸收私人企業的資金,從而有效彌補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缺陷,從而更好地促進保障性住房發展。
[1]劉琳.組建政策性住房融資機構是推進住房保障建設的必要措施[J].中國投資,2012(10).
[2]韋玉.經濟適用房存在的必要性分析——基于福利經濟學與人性假設理論的解釋[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3).
[3]蘇多永,張玉香.保障性住房供給不足的原因探析與政策建議.中國房地產金融,2013(3).
F299.23
A
1673-0038(2015)22-0166-02
201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