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祥
(福建省育才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福建 晉江 362200)
現場施工過程中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思考
曾明祥
(福建省育才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晉江362200)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為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滿足城市人口的各項設施,各類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建筑施工成為工程項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現場施工過程中商品混凝土的應用為建筑的主要使用材料,混凝土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工程項目的質量,加強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已收到建筑行業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本文就如何加強現場施工過程中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進行分析,具體從混凝土材料組成、混凝土質量生產及現場管理三方面來進行質量控制的思考。
商品混凝土;質量控制;材料組成;質量生產;現場管理
科技的發展使得各行各業的生產更加依靠科技手段,特別是建筑工程項目在時代趨勢的推動下對工程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工程的質量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商品混凝土的質量,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也被廣泛應用,且商品混凝土也經過了較為長足的發展,加強其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已成為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務。
商品混凝土在建筑化工業又被稱作“商混凝土”,其主要是由水泥、灰骨料、水、外加劑、礦物摻和料按照一定的組分比例調配,經攪拌機攪拌后,在規定時間內被運輸至施工現場的建筑基礎材料,俗稱商品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的發展經過了多年的試驗和加工,直到2011年才正式進入建筑行業,被應用于施工中。截止到2013年,商品混凝土被建筑施工行業廣泛使用,且迎來了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全盛時期,并以第三方商業物流的模式成立建筑物資企業之一。商品混凝土供應商極大的減輕了工程施工作業的首要環節的任務量,即對商品混凝土配料攪拌好后,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物流運輸至施工現場,直接被采用。而目前,商品混凝土公司越來越多,且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海南等南方發達地區。混凝土的生產與運輸的新興企業模式已覆蓋了國內整個建筑行業,雖有所發展,但仍有不少企業為了片面的追求其經濟利益,而對商品混凝土的制作偷工減料,或在配比上工藝流程不夠精細,沒有進行嚴格要求,因此市面上的商品混凝土質量參差不齊。對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已成為保障工程質量的不得不做的措施,特別是近年來由于混凝土的質量問題造成的安全事故比比皆是,已成為行業和社會各界不得不重視的問題[1]。
2.1組成材料的質量控制
2.1.1水泥
對于用于樁基的商品混凝土的水泥需滿足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規定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42.5,初凝時間≥2.5h,堿含量<0.6%,氯離子總量<膠凝材料質量的0.1%。
對于用于箱梁、墩臺的商品混凝土的水泥要盡量控制好其水化熱度,控制水泥細度含量,堿含量<0.6%,氯離子總量<膠凝材料質量的0.1%。使用42.5硅酸鹽水泥,嚴禁摻入火山灰、煤灰等。為避免建筑工程的外層顏色出現深淺上的差距,必須使用同家供應商、同品牌水泥,嚴禁中途更換水泥生產廠家和水泥品牌。
2.1.2碎石
碎石決定了商品混凝土的硬度,因此在制作混凝土時要優選碎石,選用優質的玄武巖或花崗巖,再通過碎石技術將所選的碎石進行破碎,使碎石形狀、含泥量、鹽酸化物等達到最優標準,其碎石技術詳情要求如表1。

表1 碎石技術詳情要求
2.1.3外加劑
在使用外加劑時,需要出示有關部門檢驗及附有檢驗合格證明,嚴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劑》(GB8076)的標準來進行使用,使用前先進行試驗效果的檢測。使其同時滿足減水率和達到工作性能指標,與此同時,給外加劑使用以緩凝時間、坍落度損失等嚴格的指標要求。保證外加劑中氯離子含量≤膠結材料總重的2%,根據JTJ041-2000相應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制、澆筑等各項規定來嚴格使用外加劑。
2.1.4粉煤灰
粉煤灰在配制商品混凝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必須采用最優的Ⅰ級細磨低鈣粉煤灰,需嚴格按照以下粉煤灰質量指標進行用量配制,其具體詳情見如表2。

表2 粉煤灰使用質量指標
2.1.5水
對于制作商品混凝土時的水,需采用飲用水,飲用水所含雜志純凈,不會給混凝土增加任何其的礦物質,避免了元素含量超標的現象。
2.2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與控制
混凝土需依照國家現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及設計圖紙等來具體執行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與控制。對配合好的混凝土進行抽樣交由上述相關部門進行審驗,審驗合格后方能投入市場。且施工單位在投入施工前需再次進行抽樣檢查,檢查合格后,施工方和供應商需簽字認可,最后投入施工建筑的使用中[2]。
2.3混凝土質量的生產控制
(1)計量。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嚴格執行計量標準,保證生產過程中混凝土的材料計量偏差在最低最允許的范圍之內,其計量標準詳情具體如表3。

表3 混凝土計量標準偏差情況
(2)攪拌。混凝土的攪拌存在著嚴格的工序,在攪拌過程中需要檢查原材料的含水量及配合比,從而確定攪拌時間。攪拌時,要測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且保證攪拌速率,無論是從卸料流的1/4~3/4的勻速遞進,還要保證攪拌后的混凝土砂漿密度的相對誤差<0.8%,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兩次測值相對誤差<5%。
2.4運輸
(1)在商品混凝土運輸過程中也有嚴格的要求,必須控制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后不離析、不分層、組成成分不被分解或變化,且能使施工所必需的稠度不受到影響。
(2)運送混凝土必須采用混凝土專用運輸車,其主要目的是保證卸料及輸送流暢和順利。運輸車和運輸管道在冬天應該給予一定的運輸保溫措施,而在夏季要保證車內的溫度<40℃且設置一定的隔熱措施。混凝土在進入運輸車之前,必須將首先將車內積水排凈,然后進行裝料,裝料時對接料口進行全面的清洗,保證第一道混凝土的純凈度。運輸途中攪拌筒須保持3~5r/min的慢速勻速轉動,使拌筒保持慢速拌和混凝土。在運輸至施工現場卸料完成后,要及時沖洗拌筒或溜槽等,保持車內潔凈無積水[3]。
(3)混凝土運送至澆筑地點,如混凝土出現分層或離析,與出廠前的狀態存在出入,此時需要對混凝土拌和物進行二次攪拌。
2.5現場管理
(1)拌和場:原材料在儲備時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對施工現場做硬化處理,將各種材料進入施工場地后按不同產地、品種、規格、批次分區處理和存儲,做到整齊有序,且方便找尋。水泥、粉煤灰存放使用專用倉罐內,存放過程中要防止水泥受潮或接觸到其它易揮發的材料。對于儲存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的混凝土的要及時清理出施工現場。集料堆放場地要按有關標準硬化,并保證排水系統通暢,分區隔離存放,所有材料堆放不得高于3m,材料隔離墻高度應在2m以上,并進行全面覆蓋。
(2)建筑施工方與混凝土供應方,需組建商品混凝土使用與管理領導小組,每個組或單位3人,其中包括一名分管領導、一名試驗負責人和一名生產班組成員,研究制定運輸路線,具體協調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混凝土供應方必須提供必要的場所配合施工方及監理人員全過程的監督。
(3)由現場技術負責人提前24h向混凝土拌和站調度室報混凝土使用計劃,于使用1h前通知拌和站開盤,并確認使用時間、地點、數量、標號、坍落度等(地點要明確區分鐵路東、鐵路西;混凝土標號要講清楚;使用方量要講清楚,補方在混凝土澆筑適當時候及時通知),同時通知試驗室混凝土使用情況[4]。
綜上所述,現場施工過程中對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涉及的面廣、點多,必須作全程規劃與整理,從關系到、影響到商品混凝土質量的各項因素出發,進行各項措施和手段進行有效防治和解決,方能使混凝土安全的用于建筑施工中。目前,建筑施工行業對商品混凝土的應用在質量上有較為嚴格的控制,且混凝土質量關乎整個項目工程的優劣,必須對其質量嚴格控制,對于目前還未發現的問題,值得行業和社會人士的積極思考與解決。
[1]曲亞南.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幾點思考[J].混凝土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4):15~16.
[2]柳臣偉,馮慶賀,等.淺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質量控制[J].建筑與文化,2013(10):315~316.
[3]史永暢.淺談混凝土質量控制[J].價值工程,2014,33(25):137~138.
[4]鄭晶晶.房建工程中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專項監理分析[J].房地產導刊,2014(14):37~38.
TU755
A
1673-0038(2015)22-0066-02
2015-5-16
曾明祥(1965-),男,工程師,本科,從事建筑現場施工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