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郁洪濤
優秀文化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文/郁洪濤
山東電力檢修公司一個不足千人的基層企業,五年摘得兩個“皇冠明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殊榮背后的秘密是什么?“搭建創新平臺”“組建勞模工作室”“促進成果轉化”實現了“全員創新”,人人都是“創客”。再把創新創造的力量凝聚起來,通過建設“智能電網”“外電入魯”等具有挑戰性的科技項目搭“擂臺”,讓職工顯身手、練絕活、育“工匠”,高森、王進就是這樣脫穎而出的。向上向善,人人講、人人做,“善小”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在良好的生態里,創新成為該企業的“動力源”和文化血脈。
——星眼管窺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郁洪濤。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以“打造百年老店”為目標,大力實施“文化強企”戰略,持續打造符合社會進步、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也在優秀企業文化的感召和帶動下,開展了“善小”“我的班組我的家”等特色文化實踐,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作為山東省超特高壓電網的運維檢修管理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以科技創新、勞模培養、精神文明建設為切入點,不斷深化優秀企業文化根植,扎實開展富有企業特色的文化實踐,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作為基層企業,培育人才、教育職工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是一方面,培育職工的創新思維,匯集大家的“金點子”也至關重要。我國基層生產型企業立足生產一線,施展舞臺“接地氣”,具有巨大的創新空間和潛能,為職工提供自由發揮的舞臺和空間,發揮好人才的作用,將能營造人才和效益“雙提升、雙互動”的良好局面。
搭建創新平臺。建立激勵機制,讓職工立足崗位“有的放矢”“奔的有勁”,實現自身價值。公司每年將職工技術創新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制定了科技創新獎勵辦法等相關規章制度,設置涵蓋了科技成果獎、管理創新獎、學術論文獎和其他領域科技創新獎等多個獎項。定期舉辦年度“十大創新成果”評選,對優秀成果進行表彰和推廣,對具有開發潛力的成果繼續給予“人、財、物”的支持,讓有成果的人得到實惠、更有動力,讓沒有成果的看到希望、更有沖勁。
組建勞模工作室。公司以班組建設為載體,組織各分部成立了職工創新工作室,形成“一車間一工作室、一班組一創新組”的職工創新創效新格局,為職工創新工作搭建了研發、展示、交流的平臺。目前,7個工作室被山東省總工會命名為“山東省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兩個工作室被評為山東省“勞模創新工作室”;“高森創新工作室”榮獲國家電網公司首批“勞模創新工作室示范點”稱號;“高森創新工作室”“王進創新工作室”榮獲省公司“創新工作室示范點”稱號。
促進成果轉化。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效益,省時省力又節能,職工成就感顯著提升,也是公司鼓勵“全員創新”的重要方式。公司堅持創新成果“來源于一線,應用于一線”,既讓職工享受到技術成果帶來的便利,又增強了自豪感,更是掀起你追我趕的創新熱潮。在技術創新方面,獲得國家級獎勵23項,省部級獎勵39項,有102項創新成果應用于生產一線,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達數億元,電網運維效率提升20%,人力資源成本降低30%。
公司高度重視勞模先進選樹和培養工作,將其作為職工隊伍建設的重要載體來抓,緊緊把握典型的成長規律,完善推選、培養、宣傳的選樹機制,形成了“比有標桿、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的良好格局,推動了公司各項事業的創新發展。

郁洪濤深入一線為職工送清涼。

郁洪濤慰問困難職工。
發現立得住的典型。緊緊圍繞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外電入魯”工程等重點工作,深入一線發現和挖掘先進典型。以班組建設為載體,將典型選樹列為班組建設的重要內容,激發了廣大職工立足基層、崗位奉獻的熱情,激活了班組工作活力,提升了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為培育具有鮮明行業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先進典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培育過得硬的典型。以“工人先鋒號”創建活動為載體,通過舉辦技能運動會、年中安全衛士等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活動,不斷提升全員技能水平和工作熱情。全面推廣“班組大講堂”。立足“干中學、學中干”,以需求為導向,強化現場培訓,通過“選、抽、評、考”,變過去“一人講、多人聽”的灌輸方式,為“人人講、大家談”的互動方式,并拓展到思想作風、道德文化等領域,開設道德講堂、家風講堂等,促進員工業務技能、文化素養、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宣傳叫得響典型。充分發揮公司門戶網站的內部宣傳主陣地作用,在“公司要聞”實時發布公司勞模的動態信息,讓勞模切實感受到公司的重視;利用拍攝微電影,舉辦勞模報告會,讓先模事跡深入人心。制定勞模管理辦法,召開勞模代表座談會,使職工近距離感受勞模精神,弘揚統一的核心價值觀。對先進典型在政治上關心,工作上關注,生活上關愛,并在培訓深造等方面予以優先。
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建設,是弘揚“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提高全社會職業道德水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時期企業落實“以德治國”方針的必然要求。公司這些年能夠實現安全、創新、和諧、可持續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扎實有效的開展以“道德講堂”活動為主要載體的道德建設,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道德講堂活動的成功,與公司以下的三方面經歷和經驗息息相關。一是學習先進,突出自身特色。按照中央文明辦、國資委、國家電網公司道德建設工作部署,檢修公司積極依托山東電力“善小”道德教育活動落地,吹響了道德講堂活動的號角。公司奔赴常州學習道德講堂建設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確立公司活動方案,試點調研活動在公司淄博分部率先啟動。檢修公司道德講堂活動突出“善小”理念在“四德”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使道德建設更符合實際、更融入中心、更易于踐行、更為基層所接受,使道德理念滲透于員工隊伍,使道德實踐融入中心工作,不斷提升隊伍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引導全員“講道德、做好人、樹新風”。
二是結合實際,突出靈活創新。公司員工分布在山東省的各個區縣,為了讓每位員工在不影響工作的同時都能更方便的參與“道德講堂”活動,檢修公司采用12個黨支部“每月一講,輪流承辦”的方式。活動摒棄以往邀請專家授課的方式,采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原則開展。整個活動從前期策劃、選題到最終課堂展示、講述,所有的內容,都由職工自己完成。
三是“德”“法”同重,突出載體建設。公司堅持以德育企與依法治企并舉,加強全員道德教育,筑牢干事創業的思想基礎。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有關內容,先后開展“樹文明三觀,謀跨越發展”研討活動,舉辦“文明車間、文明班組”系列創建活動,倡導文明生產進車間、入班組。先后涌現出“素養提升·沐心育人”“羽箭紅心·目標超市”等基層黨支部員工道德教育成果,充分發揮了道德建設在公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檢修公司堅持開展員工思想動態分析制度,認真落實穩定工作責任制,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定期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和“心理講堂”,培育了員工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良好心態。
(作者系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