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城+劉煥華



數學游戲兼顧數學的知識性、教育性,以及游戲的趣味性、娛樂性的特點。其淺顯易懂又妙趣橫生,吸引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數學,因游戲帶來的競爭的吸引力、闖關的誘惑力、勝利的成就感等積極體驗調動了他們的學習激情,激發了他們更為主動的思維活動。有些游戲表面上與數學毫無關系,但在教師恰當問題的引領與啟發下,學生的注意力及時從關注“游戲好玩”轉移到“數學思考”上,思維逐步深入,抽絲剝繭,最終問題水落石出。筆者就蘇教版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教學為例,談如何發揮數學游戲的“娛樂”功能,以期順利達成“育人”的目標。
本課是在一年級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二年級認識角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探究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經驗。游戲的設計既要關注知識與方法的起點,又要關注本課的知識生長點與思維延伸處,并為今后進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圖形的特征奠定基礎。教學中,在思考與應用數學游戲時要注意因“課”制宜,“育娛”結合。
一、游戲設計要心中有“數”,具有明確的教育目標
數學游戲有別于一般的娛樂游戲,其本質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學習行為,是一種為達成既定教育目標的輔助手段。在設計、使用數學游戲時,我們要防止為了提高趣味性、娛樂性而忽視知識性、教育性,要時刻做到心中有“數”,即要基于課時學習目標的需要選擇游戲內容與演繹游戲。
就如在選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的游戲時,我們首先要思考該游戲要有利于組織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幫助學生初步感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聯系和區別;其次還要注意借助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積累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經驗,游戲的開展要有助于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此外,還要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積累探究圖形特征的經驗。
游戲:找朋友
1.創設情境:在歡快的《找朋友》的兒歌聲中,課件演示10個圖形娃娃(如圖1)手拉手出現的場景。
2.談話:這些圖形娃娃當中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3.提問:你們是怎么知道①號、⑨號圖形娃娃是長方形,④號、⑧號是正方形呢?
4.思考:剛才同學們都講到邊和角,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角都有什么特點?想一想你們能用什么方法驗證你們的發現?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開始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其抽象邏輯思維仍需以具體形象為支撐的階段。以“找朋友”的游戲形式為載體,通過教師的追問,讓學生體會到僅僅會辨認區分是不夠的,還得進一步說出辨認的理由,以及學會去探索圖形的特征。課堂要留給學生較充裕的時空,在通過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動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整理自己的發現并概括出圖形的基本特征,引導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從表象走向本質特征。
二、游戲組織要以問促思,發揮清晰的導向作用
數學游戲好玩,但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以問促思、以問導思,適時把握學生的思維走向,促進深入思考,預防學生迷失于玩游戲而樂不思“數”。在初步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后,還需要通過一定方式的訓練與應用,幫助學生實現由表及里、由淺及深的認知內化。
游戲:猜一猜
1.談話:這些圖形娃娃可調皮了,它們都躲進信封里了。
2.一猜(邊說邊出示圖2):一個圖形娃娃探出了一角,它是長方形嗎?可能是正方形嗎?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二猜(出示圖3):現在第二個圖形娃娃出來了,它有四條邊,而且四個角都是直角,你能確定它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呢?
(1)啟發:如果是長方形,那藏在信封那部分是怎樣的,請上來比畫一下。如果是正方形,那又是怎樣的呢?
(2)討論(拉出部分圖形,變為圖4):現在你能確定它是誰嗎?
(3)追問:這個圖形娃娃還沒有完全現身,你們怎么就肯定它不可能是正方形呢?
(4)小結:長方形與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學生需要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幫助作出判斷。第一次猜想,學生逆向運用所學新知——內角不是直角的圖形不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第二次猜想,教師明確告知是“四條邊,四個角都是直角”,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思考圖形的邊的特點上——圖3的上下邊可能與左右邊相等也可能不等,無法判斷;圖4的上下邊已經明確與左右邊不等,可以確定不是正方形。這里,學生必須靈活應用知識,通過合情推理作出正確判斷。期間,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白”式想象:“如果是長方形,請比畫一下藏在信封里那部分是怎樣的”,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游戲安排要螺旋上升,講究漸進的思維坡度
教師要注意創設可供學生運用數學特有的思維方式進行更高層面思考、創造的時機。在基礎“雙基”訓練之后,還要重視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到圖形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感悟知識背后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
游戲:拼一拼
1.談話:同學們能用這些圖形娃娃(圖1)創造出不一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嗎?
2.操作:同桌合作,選擇學具袋中的圖形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
3.采訪:你們選用哪些圖形,創造出了什么圖形?怎么創造?
4.設問:如果這個長方形(兩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再添上2個小正方形,想一想,會變成什么圖形?誰能上來擺一擺。
5.追問:如果要把這個長方形(正方形)變成一個更大的正方形,該怎么辦?
游戲素材要一材多用,進一步挖掘課始環節的10個平面圖形的教育價值,采取類似玩“七巧板”的游戲方式,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造。學生在拼圖游戲中,用聯系的眼光再次觀察不同圖形,尋找看似孤立圖形之間的內在關聯,對其認知的系統化、深刻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拼圖的方法也是多層次的,有淺顯、直觀的拼合,也有需要通過較深入想象,多次嘗試之后的創造,特別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拼法引發的設問、追問,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想象,初步感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聯系與區別,感悟轉化思想方法。
四、游戲方式要潤物無聲,巧妙地“攻關拔寨”
數學游戲相比傳統的講授法,其生動、形象的方式令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在潤物無聲中感悟抽象、生澀的數學道理。在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時,感受兩者的聯系和區別是教學難點,借助游戲可以巧妙地突破。
游戲:找房子
1.談話:數學王國里有兩座房子(如圖5),請你幫幫圖形娃娃找到自己的房子吧。
2.提問:為什么①號圖形娃娃可以進A房子?②號可以進B房子?
3.追問:③號的對邊也相等,為什么不能進A房子?④號四條邊都相等為什么不能進B房子?
4.啟發:A房子除了①號圖形娃娃可以進,還有誰也能進?
5.追問:那①號圖形娃娃也可以進B房子嗎?為什么?
“找房子”游戲的數學教育價值主要有兩個層次:一方面是以富有童真的方式鞏固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另一方面是以“正方形能進長方形的房子,而長方形不能進正方形的房子”的形象表現方式巧妙地滲透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種屬關系。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安市教師進修學校 福建省福安市甘棠中心小學〓本專輯責任編輯:王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