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斌
互聯網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并介入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引起了商業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動等許多重大變革,同樣也對會計行業帶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在職能拓展方面,互聯網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事后核算模式,實現會計核算與業務活動的同步集成,會計監督、內部控制與業務流程的有機融合,更好地促進會計工作對經濟活動的實時反映和有效監控,更好地為內部管理、風險控制、績效評價等提供決策支持。在核算技術方面,互聯網技術解決了電子信息在單位之間的快速傳遞,電子合同、電子銀行回單、電子發票等電子憑證將逐步取代紙質憑證,會計工作將逐步實現無紙化。在組織形式方面,互聯網的發展促進了會計核算與業務活動在物理空間上的適度分離,依托高效率、高度集成的軟件系統和通訊技術,使會計工作從分散式的獨立核算模式向集中式的財務共享模式轉變。在服務模式方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會計服務機構將線下業務與線上業務有機結合,打破了會計服務的地域限制,實現了實時記賬和實時財務咨詢。同時,互聯網的發展也為會計管理部門的政務公開、電子政務、互動交流等服務提供了有效平臺,促進了會計管理部門管理服務模式的進一步轉變。
互聯網給會計行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沖擊和挑戰:在觀念更新方面,“互聯網+”需要會計行業突破傳統思維、傳統模式的禁錮,主動利用互聯網平臺,在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知識結構、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變革調整。在標準建設方面,伴隨著互聯網發展所出現的新的產業形態、商業模式、交易工具、業務活動,必然要求會計法律法規、準則制度適應發展要求,進一步規范會計活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在系統集成方面,不同會計核算系統之間、會計核算系統與相關業務系統之間、行業監管平臺之間,都需要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數據接口,以利于會計數據的跨平臺傳遞和有效利用。在信息安全方面,隨著互聯網、移動設備、云技術和社交媒體等新技術、新載體的大量采用,會計信息系統將面臨被外部攻擊的風險,如何防范會計數據被截取、篡改、損壞、丟失、泄露等風險,是各單位和政府監管部門都面臨的重要現實問題。
會計管理部門應當正確認識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主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第一,進一步加強標準制度建設,特別是針對互聯網環境下經濟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對會計提出的新要求,及時完善相關規范,包括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范、會計信息化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同時,應從政策層面上支持會計服務創新,積極打造“互聯網+會計”眾創空間,推動會計服務從線下走到線上,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第二,積極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著力研究會計信息化對會計工作形態、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的影響,以推廣應用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技術標準為抓手,加強部門協調,推動監管部門積極應用;研究制定各類單位會計數據標準以及相關業務數據交換標準,加強會計數據的深度利用;適時出臺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內部控制規范,指導各單位積極應對與互聯網相關的各類風險。第三,努力推進會計工作轉型升級。加強政策指導,加快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有效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會計管理轉型升級。第四,大力培養會計領軍人才。改進培養模式,完善課程體系,使廣大會計人員能夠較好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同時,要有效利用互聯網技術,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為會計人員提供遠程教育服務。第五,繼續轉變會計管理職能。會計管理部門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平臺,搞好政務公開、電子政務工作,促進會計管理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增強會計政策制定的公眾參與度,努力為行業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據《中國會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