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畫/張珍珍
◆“若不分青紅皂白,對所有的藥物都用同一價格尺度去招標、限制,那么,誰都不會冒險去搞藥物創新。”
——黑龍江葵花藥業董事長兼總裁關彥斌如是說。關彥斌認為,唯價格論的招標制度既限制了藥品質量的提升,也束縛了民族醫藥工業的發展。藥品是特殊商品,對于消費者來說,藥品療效好才是第一需要,這就要求藥品的質量必須過關,而對于中藥和中成藥而言,藥品的質量是由藥材質量來決定的,中藥藥材的不同產地、采摘的不同季節、入藥的不同部位決定了藥材質量和價格。如果都用招標的方式,用同一個價格去衡量所有的藥品,試問誰還會選貴的藥材,選好的藥材?更不用說投入大量資金去創新了。
◆“藥品的價格就像帶水的毛巾一樣,現在已經被擰干了,再擰就把毛巾擰碎了。”
——全國人大代表李沈明如是說,李沈明認為,醫改已經進行5年多,藥品的價格虛高現象基本上已經得到解決。當前藥品的原料和人工制作成本很高,政府和各級衛計委要考慮藥企的生存問題,如果不能給藥企留有適當的合理利潤,那么藥企就只能選擇放棄。
◆“如果醫療行為不合理,即使中國的藥品價格全部變成1分錢1片,醫療費用依然降不下來?!?/p>
——四川天圣集團董事長劉群如是說。劉群認為,醫療費用高和藥價高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回事,不能將二者等同起來。如果藥費太高,患者可以選擇不用藥,但醫院也可以抬高檢查費、床位費或診療費,醫療費用依然降不下來??梢?,只有合理的醫療行為才能解決醫療費用高的問題。
◆“如果把醫療糾紛引入刑法,醫生將人人自危,誰都不敢再診治病人?!?/p>
——全國政協委員溫建民如是說。溫建民認為,在醫療糾紛形勢十分嚴峻的當前,如果把醫療糾紛引入刑法,將大大打擊醫生行醫的積極性,醫療系統的幾百萬醫務人員都會采取一些自保措施,長此以往,將會對我國的醫學事業帶來巨大的傷害。
◆“只要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就可以解決醫生的薪酬問題?!?/p>
——全國政協委員蔡威如是說。蔡威認為,讓更多有能力的醫生開診所,一周有幾天在私人診所工作,另外幾天在公立醫院工作,通過多點執業,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收益,這樣就可以解決醫生的薪酬問題了。
◆“門診量的增加是因為整個體系存在問題?!?/p>
——全國政協委員霍勇如是說?;粲抡J為,醫院門診量的增加,并不是因為醫生愿意多看病人,而是整個體系存在問題,是醫改中相關領導的部署及考核機制與醫院院長和科主任的步調不一致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