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曦
摘要:民族音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并一直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多種音樂元素的涌入,民族音樂漸漸脫離了人們音樂生活的中心。那么,如何更好地傳播民族音樂,讓更多的人欣賞到民族音樂并熱愛民族音樂,就成了音樂界乃至整個文化界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將以民族音樂為出發點,對民族音樂的現狀及如何更好地傳播民族音樂等問題進行相關討論。
關鍵詞:民族音樂 傳播現狀 音樂產業
一、民族音樂的傳播現狀
戲曲,民歌和民族器樂等藝術形式作為民族音樂的代表,長久以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是重要的角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社會人們的音樂生活中,民族音樂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首先,民族音樂的傳播范圍與傳播途徑越來越小。大量外來音樂,如西方音樂、流行音樂、黑人音樂等不同音樂元素的涌入,在使得人們音樂欣賞選擇多樣化的同時,也一步步地侵蝕民族音樂的生存空間。出租車上、酒吧里、商場中不斷傳入耳朵的都是港臺、日韓、歐美等地的流行音樂,這就使得人們在日常欣賞民族音樂,傳播民族音樂的機會大大減少。其次,民族音樂的主要欣賞及傳播人群的年齡呈不斷增長的趨勢。通過日常簡單觀察,我們就可以發現,欣賞和傳播民族音樂的主體主要以上了年紀的老年人為主(如筆者一般以民族音樂為專業進行學習的學生本身就是少數,盡管如此,相對于學習西方音樂的學生來說,學習民族音樂的學生在學院所占比例更是少數)。在對一些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音樂傳承人,如沁陽懷梆戲傳承人趙玉清老師的訪問中,筆者發現,目前地方傳統民歌戲曲的傳承人也以古稀老人居多,且多數沒有后輩的傳承人。因此,在他們過世之后,如何將一些瀕臨失傳的民族音樂傳承下去,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再次,專業音樂人與人民群眾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據筆者了解,每年由政府組織,當地音樂團體或地方高校的藝術團承辦的民族音樂會并不在少數。這些音樂會由專業人員進行演出,演出水平及精彩程度毋庸置疑。但即使如此,每到演出時,上座率也往往是剛剛過半,其中還包括了大量的音樂專業從業人員。對于這種冷場現象,筆者通過在一些音樂會后對觀眾進行的隨機采訪,發現其中存在兩方面問題:(一)音樂會宣傳不到位,導致大量普通百姓不知道音樂會的演出信息;(二)部分人確實對民族音樂會興趣不大。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在傳播過程中確實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導致目前出現了傳播范圍小,欣賞人員少等問題。
二、對民族音樂如何傳播的幾點建議
(一)打破藩籬,勇于創新
民族音樂的先驅人物劉天華先生曾說過:“音樂要顧及一般民眾”。因此,筆者建議當代的民族音樂從業者們要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真正去關心人民喜愛的,人民愿意去欣賞的音樂是什么?并且善于向人民群眾學習,努力創作出人們真正熱愛的音樂。同時,民族音樂從業者們也應打破思想禁錮,從自身做出改變,借鑒不同音樂乃至不同藝術的優秀特點進行自我更新。如可以借鑒電子音樂、多媒體音樂等新的藝術形式,將其與自身的民族音樂相結合,創造出新穎的藝術作品。在這一點上,西方音樂已經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目前,在西方流行音樂中,大量的運用了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小號等古典樂器,將他們與電聲樂隊相融合,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
當然,在民族音樂界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個例,如:著名二胡演奏家高韶青先生就將二胡音樂成功的運用到了電視劇音樂中。在風靡全球的加拿大電視劇《泰星來客》的片頭曲中,高韶青先生將二胡音樂與樂隊及人聲相配合,演奏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藝術作品。甚至有觀眾在觀看電視劇后給導演打電話詢問是什么樂器演奏出了如此動聽的音樂,其影響力可見一斑。然而這畢竟只是民族音樂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個例,為了民族音樂更好地傳播,還需要有更多這樣優秀的藝術作品。
(二)善于學習,融會貫通
音樂產業是文化產業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把民族音樂作為整體文化產業的一個部分來幫助其進行傳播。因為人們對單一的音樂藝術可能沒有那么大的興趣,因此對于某些民族音樂會他們可能不想參加。但是如果我們將民族音樂融入到一些文化活動當中,例如:舉辦一個大型的包括音樂、美術、時裝、舞蹈、雕刻等藝術種類的文化活動周,他們也許就會在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文化活動過程中,發現民族音樂藝術的美。迪士尼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文化產業代表,在這一點上做得尤為突出。他以人人喜愛的迪士尼樂園為基礎,慢慢向動畫、玩具、音樂、服裝等不同行業擴展,逐步構建了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文化產業圈。我們最開始接觸到的并不是迪士尼的電影音樂,但是如今,《貓和老鼠》《美女與野獸》等優秀動漫電影中的音樂早已家喻戶曉。
由中華民族上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民族音樂,必然有其優秀的藝術特點與文化價值,而導致目前這種危機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個讓他們生存的土壤。既然迪士尼音樂能在數十年內風靡全曲,為什么我們優秀的民族音樂不能重獲新生呢?因此,一個重要的文化土壤對民族音樂的傳播是必不可少的。
三、結語
在民族音樂發展到一個嶄新時期的今天,民族音樂到底應該如何傳播的問題,依舊是民樂界乃至文化界討論的焦點。本文就民族音樂傳播的現狀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以此文為引玉之磚,激發人們對民族音樂的重視,多為民族音樂的傳播出謀劃策,讓我們的民族音樂能被更多的人欣賞和喜愛。
參考文獻:
[1]劉剛.中國音樂產業價值鏈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6年.
[2]陳倩倩,王緝慈.論創意產業及其集群的發展環境——以音樂產業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05).
[3]李方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音樂產業研究活動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