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摘 要】企業首先要對市場進行深入的了解、分析,進而發現市場的現實和潛在的需求,抓住市場機遇。通常講市場機遇主要來源于市場的拉力和技術的推力,這二者是技術創新的催化劑。而以市場為導向的市場拉力式技術創新,對技術創新的成功往往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企業生存、發展關鍵是持續不斷的創新、創新的動力來自思想認識、創新成敗需把握的關鍵因素。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創新謀發展已成為當今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技術創新也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第一戰略。
【關鍵詞】技術創新 創新動力 關鍵因素
首先,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企業才具備創新的動力!這是保持產品市場占有率、保持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任何產品都是有壽命周期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壽命就長,相反就短;技術含量越高的產品競爭能力強,價格、市場占有率就越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越好!就拿東方電機廠來說吧,該廠注重科研開發投入,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走“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再創新、產學研相結合”三位一體跨越式發展道路。在近50年的發展歷程中,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一大批代表當時中國發電設備先進技術水平的產品都產自東方電機,無論是單機容量還是性能參數均代表了國內同期同類產品的頂級水平。20世紀70年代,公司創造了值得驕傲的世界最大尺寸的葛洲壩17萬千瓦大型軸流式水電機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80年代創造了龍羊峽32萬千瓦混流式水電機組,獲得國家質量金獎;90年代中期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李家峽4# 40萬千瓦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公司加強同國外一流發電設備制造商的合作,高起點引進發電設備高端技術。其中與GE聯合設計、合作生產,為二灘電站提供了當時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55萬千瓦混流式水電機組;隨后公司又緊緊抓住三峽左岸電站技術引進契機,迅速消化吸收世界上最為先進的70萬千瓦等級巨型混流式水電機組研制的關鍵技術,并通過再創新,自主開發出了比左岸國外機組性能更優越的轉輪核心技術,成功解決了左岸機組存在的特殊不穩定震動帶問題,一舉獲得自行設計、制造三峽右岸4臺機組合同,改寫了中國發電設備企業沒有資格自主研制巨型混流式機組的歷史,首次實現了70萬千瓦級水電機組國產化,為后續錦屏、向家壩60-70萬千瓦巨型水電項目的國產化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以致國外同行不得不花錢回頭來買該廠的技術!
其次,任何創新能否取得成功,僅具備技術創新的動力還不夠,企業還必須把握以下要素。
1發現和抓住市場機遇
滿足市場需求,獲得商業利潤,是檢驗創新成功與否的最終標準。所以技術創新始于市場,終于市場,緊緊圍繞市場。企業首先要對市場進行深入的了解、分析,進而發現市場的現實和潛在的需求,抓住市場機遇。通常講市場機遇主要來源于市場的拉力和技術的推力,這二者是技術創新的催化劑。而以市場為導向的市場拉力式技術創新,對技術創新的成功往往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海爾將開發的“雙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屬于市場拉力式技術創新。海爾在市場調查中發現,食品店或冷飲店對冷柜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場上卻沒有專門為此設計的產品,海爾從市場需求出發開發的“雙富豪”和“雪富豪”冷柜,正是專為食品店和冷飲店設計的,這兩款冷柜問世以來,在全國各地市場引起了轟動。技術創新的實踐表明,在有企業參與的幾乎所有成功的技術創新的項目中,企業從一開始就對市場需求情況就有所了解,并對創新項目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計。
2創新目標要明確
企業在確定創新目標時要從市場出發,結合技術的可行性,認真制定出簡單明確、參與者認同的切實可行的技術創新目標。確定了創新項目的目標以后,還必須據此制定有關的工作計劃,把各項目標細分和轉化為對項目的實際要求。工作計劃分為技術和經濟兩方面的計劃,技術方面要確定所要達到的技術要求和指標;經濟方面應確定項目成本和市場回報率。企業在選擇創新目標時,技術方面因素是前提,經濟方面因素是基礎,必須把它們結合起來加以考慮。
3具備創新所需的必要資源
創新需要投入,創新項目能夠成功的關鍵是看企業是否具備必要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為創新項目提供經費,保證創新項目能夠及時有效的上馬;物力資源也可稱技術資源,它分為硬件資源(設備、儀器)和軟件資源(專利、工藝等)以及技術測試能力,它是技術創新能夠正常進行的技術保障;人力資源對技術創新的成功起決定性的作用,許多創新活動的成功都與參加項目的核心人員或項目的負責人直接相關。項目部核心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和技能,包括技術水平、商業意識、組織能力和工作熱情等。一個合格的技術創新項目負責人應該能瞄準創新目標,實事求是、精心組織、勤奮求實、堅決果斷、善于制訂計劃、勇于面對困難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際能力、領導才能和創新意識。以上三種資源構成企業技術創新的必備資源,缺一不可。
4創新技術的保護與持續開發
這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條件。創新技術的保護取決于制度環境和技術性質。雖然我國已建立起比較好的專利制度,但目前還有不少企業專利意識差,不懂得用專利法來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和創新技術。通常,創新技術的保護除了用法律的武器外,還可以利用技術的特殊性來保護。技術的保護性取決于技術的復制成本,凡易用文字、圖表等表達的技術就不容易保護,反之就易于保護。對企業來說,特別是依靠技術領先占領市場或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技術的企業,應從兩個方面加強技術保護:一方面是增強專利意識和法律觀念,樹立注冊在先的觀念,另一方面充分利自己的優勢開發一些有特色、起點高、易于保護的實施技術。
5重視管理技術創新
管理技術是“純技術”的基礎和前提。裝備技術、工藝技術等“純技術”要付諸于實施,必然要以一定的管理體系、生產組織方式作為基礎。同時,“純技術”的創新,也必然會對現有的管理體系、生產組織方式作為基礎,否則,純技術創新的目標就難以實現。目前,不少高新技術企業之所以曇花一現,大多不是因為它們的“純技術”落后,而是因為組織管理跟不上。所以,企業若想獲得較大的績效,單純地依賴裝備技術、工藝技術等純技術的創新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與管理技術的創新密切結合。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創新取得預期的效益。而管理技術也只有通過為“純技術”的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并最終取得成功,才能體現其應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