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上世紀80年代的“創業潮”,90年代初的“下海潮”,以及世紀之交的“互聯網崛起”,正在興起的新一輪“互聯網+”浪潮無論是支持力度還是預期規模都將有過之而無不及。2012年,我國的互聯網行業的投資規模不足1億美元,到2014年,這個數字已達62.06億美元,份額提升至占全部創投規模的49%。
毫無疑問,中國社會在形態上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正如人們所感知的那樣,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在被互聯網慢慢改變著。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行業,并且提出了“互聯網+”這個新概念。可以說,“互聯網+”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不但提升了一個又一個傳統行業的層次,也給每一個人帶來了機遇、希望與挑戰。那么對于中國留學服務領域,“互聯網+”又意味著什么呢?那就是教育內容的持續更新、服務樣式的不斷變化、評價的日益多元,它正進入到一場基于信息技術的更偉大的變革中。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在線留學服務亦是創新之舉,其本質在于客戶服務體驗的改變和升級。長期以來,留學行業的服務受囿地域限制的缺陷,客戶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精力和金錢,給人留下了繁瑣困難的印象。而如今出現在線留學平臺后,O2O平臺更加注重個人體驗,更加快捷地提供符合客戶實際、最匹配的留學方案,也在申請成功率、入學成功率上給到客戶一個更加詳盡的答復。
本期《留學生》特別策劃了“傳統和新潮的激蕩:互聯網+時代下的留學業”專題,從“留學服務新模式”、“互聯網+教育產業地圖”、“ 互聯網+留學前景”等角度全面分析。
總之,當“互聯網+”第一次納入國家經濟的頂層設計,就意味著“互聯網+”時代的正式到來,教育只有順應這一時代的需求持續不斷地進行革命性的創造變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面對“互聯網+”時代給出的新機遇新挑戰,每一個從業人員都必須堅定信心,解放思想,全力打造出領先于世界水平的“網絡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