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翠靜(濰坊科技學院,山東 壽光 262700)
以科技創新促進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研究
賈翠靜
(濰坊科技學院,山東 壽光 262700)
在時代的浪潮下,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社會進步依賴于科技的創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必須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藝術是生活的反映,筆者借本文以科技創新促進藝術設計創新為角度,對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進行闡述,以供讀者參考。
科技創新;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研究
創新意識對于藝術設計來說是重中之重。而在藝術設計創新人才的培養上,應以當下經濟發展的要求為綱要,以科技發展的趨勢為參考,以創新思維為主,以實踐能力為重,制訂出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的策略,進而為培養出促進社會發展,提升人才應用能力做出應有的貢獻。筆者在下文將對藝術設計創新人才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在我國,由于藝術類院校在招生與培養人才方面的準備時間較長,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都處于初級階段。集中來看,藝術人才的培養目前具有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藝術人才培養時,其接受的課程與當下社會所需要的才能不相適應。考慮到藝術人才的專業性,當前我國藝術院校專業課程的設置細節繁瑣,講解過于細化。但每個專業課所占的時間又不夠多,講解面太廣,而講解程度不夠深入。學生在求學時可以有著廣泛的了解,卻缺少了專一的精度。所以這就造成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存在差異,內容了解多,但知識淺,達不到社會上對藝術類人才的要求;其次,學生掌握的技能與社會上應用的熱門技能存在脫節。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強調課程體系的絕對遵循,無視或者忽視了當下社會需求。強調學生對經典作品與技巧的掌握,強調學生的理論知識。卻忽視了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忽視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把大量學習時間放在了技法與形式上,讓學生對藝術設計的理解不足,桎梏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就造成了脫節;第三,教學資源與培養能力間的差距。在我國,由于歷史原因與體制問題,很多藝術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還是堅持著傳統模式,沒有真正進入到素質教育中來。與社會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相比,學校里的教學已經跟不上時代,甚至學生出去后需要重新培訓一次才能滿足藝術創作要求。再加上我國本身在藝術院校這一塊就缺少專業的教學力量,老師不足,師資能力不夠,專業水平相差過大,教學方法與理念滯后,這些都讓藝術教學院校在培養藝術設計創新人才方面有心無力。另外,藝術設計作為一個人文與技術相結合的專業,沒有一個開放的教學模式,沒有一個豐富的教學資源,是支撐不起必要的教學氛圍的,這些都讓我國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水平遲遲得不到提升。
2.1 明確要求
當下,作為藝術院校,要把培養藝術設計創新人才作為首要目標。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放在第一位,意識到藝術設計是一個應用性的專業,沒有一個良好的感知力,沒有一個過得硬的動手能力,是無法達到創作要求的。基于此,一方面要把社會要求與教學綱要掛鉤,讓學生觀察社會,觀察生活,把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這一點扎實的貫徹下去。 另一方面,學校要全面應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積極組織與籌辦相關的科技創新藝術設計校園活動。把社會上的藝術創作請進校園來,為學生提供機會參與社會上的各類藝術創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當然,藝術設計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良好的激發作用,才能讓學生的靈感有一個來源。所以,在激發學生藝術興趣這方面,學校應著眼于校園文化設置,不拘束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進行各式各樣的嘗試。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創作氛圍,為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以科技創新促進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研究一個發揮的舞臺。給學生大量的實踐機會,及時鼓勵,全力支持,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推動學生的各種想法,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表達自我,表達社會的主體。
2.2 創新為重
創新是一個內涵深遠的詞匯。站在學校這一端來看待藝術設計這一專業,可以很清楚地明白這一專業的特殊性。它不僅需要學生的人文素養,而且還需要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需要學生獨立而全面的思考。基于此,在規劃課程教學體系時,藝術設計專業應把實踐活動納入到學生的評價體系中來,把創新能力放到整體的學生評估中來。對科技實踐與創新設計進行指標量化與細化,舉辦各類創意大賽與科技宣傳活動,把專業課程融入到科技創新中來,讓學生能在科技氛圍濃厚,思想活躍開放的氛圍中進行設計。當然,也不能忽視學科競賽的作用。學生在競賽中要有充足的個人時間,充足的可支配資源,給學生自由成長設計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個人所熱愛與關注的領域。從而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藝術設計亮點,培養其自身的藝術設計強項。同時還要意識到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可以讓學生有著更為廣泛的藝術設計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多學科間的了解,支持學生了解科技創新動態,讓學生汲取各方面的營養,創新其藝術設計眼界。
2.3 產學結合
藝術設計不能閉門造車,走進社會,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才能讓創新無窮無盡。基于此,在產學結合方面,學校應給學生提供最大的支持。一方面,要利用各種社會資源與素材讓學生及時了解社會的發展動態與藝術設計行業的變化。同時不要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要讓學生有膽量走出去,接受社會的檢閱。建立產學研多學科教學體系,打造具有復合能力的專業教學隊伍,為學生創造出最為開放與前端的教學氛圍。另一方面,要重點對教師隊伍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培養出創新型教師隊伍。改變過去大量擴招的理念,提高招生質量,提高教學資源的針對性。為老師提供更好的教學培訓與教學理論的支持,引進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老師,培養老師的創新意識,讓老師對最新的藝術設計有著更深入的了解。把藝術創新精神作為老師的評價標準之一,提高教學創新水平。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以科技創新拉動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從思想觀念上要跟上時代,從教學理論上要以創新為主,從教學手段上要貼合時代發展要求,從教學內容上要緊跟技術發展的趨勢。只要這樣,才能為人才的培養創造最為適宜的氛圍,為藝術設計創新人才打造一片教學沃土。
[1]萬長林.以科技創新促進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J].藝術教育, 2012(05).
[2]路寧.探析高校科技創新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4(03).
[3]李佳,江韶華.高校藝術設計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研究[J].包裝世界,2011(03).
10.16640/j.cnki.37-1222/t.2015.2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