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 曾凌玲 莫亞琦
隨著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行業的迅速發展,民營資本作為一股新生力量逐漸在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舞臺上嶄露頭角,企業孵化器得到更全面的發展。截至 2011年,我國民營孵化器數量超過600 家,孵化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集聚了全國35%的科技創業企業,服務和管理人員隊伍近 2 萬人,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近五年來,孵化器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數量增長迅速,各項經濟指標基本上呈加速增長的趨勢。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企業孵化器中實行企業化運作的孵化器占到總數的60%,而這60%中約30%屬于民營孵化器。具體的民營孵化器發展狀況數據如下:

2008-2011年全國民營孵化器基本情況表
從上圖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數據可知:民營孵化器在數量、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相比政府投資設立的孵化器有其自身的運行特點,原則是自行籌集資金、自主經營并自負盈虧。從現階段看,民營企業孵化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大學科技園和民營科技園三種形式。民營企業孵化器發展取得一定成就,主要歸功于其自身的特點優勢:企業的營利性特點,資本的“逐利”本質必然會使得其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企業經營就會更加高效率,在培育科技中小型企業的同時獲得收益才是企業孵化器長久經營的根本之道,只有獲得盈利情況下才能謀求自身發展。
1.民營科技孵化器自身融資難。(1)風險投資機構出于對初創企業成功的不確定性的考慮,對企業最需要資金的初創期沒有投入最多的資本,無法真正滿足中小創新企業的資金需求。孵化器的服務對象是高新中小創業企業,創業企業在初創期都會面臨急需大量資金的問題但自身向金融機構融資的能力又有限,而風險投資又很少選擇將資金投入在這個階段,而是偏好于在創業企業成長期和擴張期才投入資本。(2)政府財政支持和銀行間接融資的機會也較少。另外企業孵化器跟在孵企業一樣由于自身經營的很多不確定性,導致缺少豐富多樣的融資渠道,相比于政府舉辦的孵化器來說,民營孵化器對入孵企業的投入得到政府財政支持和銀行的間接融資的機會較少,主要以引入社會資本、民間資本作為融資途徑,引入風險資本對于民營孵化器來說是主要的融資拓展渠道。
2.民營科技孵化器收入以租金為主,遠期盈利能力不足。有很多民營孵化器在創立初始就沒有定位好企業性質,在真正運營之后沒有為其提供創業輔導、專業支持等增值服務,只是為創業企業提供場地設施等來收取租金,事實上變成了“房東”性質的企業。收入來源主要是房租、財政補貼等。以旅順民營科技創業中心各年收入來源結構為例:金額單位(萬元)

愻孇僶磛 窩猂厤諞 靵瘓琯憡昉冝 勻綣搻嶘蝡讕郍鞙 剜櫐% 郍鞙 剜櫐% 郍鞙 剜櫐% 郍鞙 剜櫐%0..3 03 04,10 ’ ’ ’ ’ 5. 51,46 0..4 21 10,46 1 0 / .,5 64 42,44 0..5 30 1/,0/ 2,0 0,3 / .,3 //. 43,57 0.08 3. 03,50 2,3 0,1 ’ ’ /2. 5/,76 0..7 32 21,41 3 1,7 0 /,3 44 3/,75 0./. 4. 51,37 3,5 4,7 1 1,4 /1 /3,7/
如圖可以看出:旅順民營科技創業中心前期的盈利渠道主要是房地產租賃收益和政府補貼收入,而管理咨詢和項目申報服務收入則為零,做起了實質上的“二房東”,并沒有為在孵企業真正提供創業扶持服務。盡管孵化器后來開始提供管理咨詢、項目申報服務等增值服務,但比例仍然只是占一小部分,可見此民營孵化器主要盈利方式還是房地產租賃,房屋租金則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政府補貼呈降低趨勢;這種盈利方式從長期來看肯定是不滿足孵化器的發展要求的。而現在又一定比例的民營孵化器是這種盈利模式,并且這些企業滿足于現狀,也沒有長期的進行孵化服務的計劃,遠期盈利能力不足,很可能最終走向倒閉或被摘牌的結局。
3.民營科技孵化器目前在管理方面也缺乏有效激勵機制。服務專業性差、運行機制不太完善。孵化器管理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創業實踐經驗方能為在孵企業提供有效服務,但現實是缺乏對科技企業創業輔導、投融資服務等高端服務相適應的專業人才,管理人員知識結構不適應培育科技型新創企業發展的需要,缺乏相關企業管理經驗。民營孵化器往往存在資金投入相對不足,配套設施落后,又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因此對于高端項目的吸引力不強,自然很難引進或留住相應高端人才。人才的匱乏制約了孵化器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另外,民間對孵化器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但在實際經營中發現現實與構想有很大反差,加上對孵化器的認識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企業孵化器在運行機制方面存在不合理現象。另外民營企業孵化器參差不齊,有些有選擇某一領域重點孵化輔導,而有些孵化器則眉毛胡子一把抓,行業門類很多而不是針對某個具體行業來孵化,行業太泛濫就會使得孵化器的服務質量不夠專業、水平低下。
1.進一步完善民營科技孵化器融資模式(用好風險投資手段提升孵化器融資能力)。如前所述民營孵化器融資比較困難,風險資本是目前主要的融資來源,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好這個融資手段是提高融資能力的關鍵所在。新興領域的中小型企業有足夠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引導風險投資基金與孵化器結合,持股孵化被民營孵化器視為自身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美國和歐盟的經驗表明:孵化器與風險投資的融合發展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幫助在孵的高新技術企業規避高風險,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多贏。孵化器為風險資本提供投資契機,風險投資為孵化器提供資金來源,風險投資與孵化器的結合提高了孵化企業成活率。
孵化器一般對擬在孵企業都會經過嚴格考核,只篩選出有市場前景并很可能成功的研究科技項目,對在孵企業充分了解和有足夠信心的前提下對在孵企業進行風險投資或者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共同投資,減少風險投資者的搜集成本,而在孵企業也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孵化器起到中介對接的作用,為中小創新企業和風險投資機構搭建橋梁,既有利于孵化器持續健康發展又有利于在孵企業的快速成長,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建議支持風險投資基金,包括國有創業投資機構,加強與孵化器的戰略合作,或設立面向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專業對接風險投資基金,加大對在孵企業初創期的天使投資,真正為在孵企業提供資金扶持。
2.積極鼓勵創建專業型民營孵化器。民營資本已經成為孵化器發展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既使孵化器的投資主體更加豐富,又使投資策略更加靈活。然而對于我國來說,目前民營資本還只是一個新生力量,其創辦的孵化器與孵化器的總體發展水平相比還處在初生階段,無論是在孵企業還是孵化器自身發展,對我國的總體貢獻還比較低。但從另一角度來講,民營孵化器的發展空間也非常大,應當積極鼓勵民營資本的投入,大力發展民營孵化器。如前所述,目前很多民營孵化器沒有自身特色,不是針對某個領域專門孵化,在孵企業的行業五花八門,無法形成專業優勢,因此,要鼓勵創建專業型民營孵化器,在有限的條件下集中對某行業在孵企業提供專業孵化服務,形成專業特色,做強才能做大。
3.加強培育孵化器專業服務水平和吸引高級人才。民營孵化器的收入來源有房屋租賃、增值服務及股權投資三種途徑:民營孵化器的性質決定了短期內難以實現高額盈利,而房屋租賃所得收入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提供增值服務是民營孵化器在短期內獲得較好收益的一個主要手段。而要從增值服務中獲得收益使孵化器持續發展下去,提高整體服務水平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對在孵企業專業指導服務的水平。專業孵化指導水平的高低由相關專業管理人才決定,因此重點還在于培養高級人才上面。
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離不開各種人才的引進與支持,提供增值服務需要高素質專業人才和高水平服務能力,包括孵化器的管理和運營也都需要專業性人才支撐,如果沒有相應的專業人才,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整體服務水平難以得到保證,也就不能吸引中小科技企業的入駐。因此,孵化器應創造各種良好條件,如設定員工激勵計劃、解決員工住房問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等吸引并留住相關專業人才,借此提升孵化器的專業服務水平。
民營孵化器的出現提高了孵化器行業的整體發展,為這個行業帶來市場活力。但其存在很多制約發展的缺點,如果不解決融資困難、盈利能力不足、服務專業性差、缺少專業管理人員等關鍵問題,民營孵化器的長期發展將難以保證,也必定影響科技企業的發展壯大。分析這些缺點并相應提出改正建議,大力提升民營孵化器的發展水平,為真正帶動高新技術的發展成果而做出貢獻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