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稱擁有大西洲存在的有力證據的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羅·施里曼。保羅·施里曼的祖父是挖掘到希臘神話中特洛伊遺址的海因里希· 施里曼(1 8 2 2—1 8 9 0)。
1 9 1 2年1 0月,保羅在紐約的《美國人》雜志上發表長篇文章。文章說,他祖父去世時,留下了一封很厚的嚴密封存的信。1 9 0 6年,保羅拆開了這封信。他根據信中提供的線索,掌握了證明大西洲存在的若干證據。而且,在此后的6年時間里,保羅曾到秘魯、埃及和中國西藏去旅行。他發現,秘魯的蒂亞瓦納科遺址是大西洲人在大西洲沉沒后定居過的地方。他還從西藏的寺院里得到了記載有大西洋滅亡過程的古巴比倫的抄本。保羅說,今后將繼續進行研究,最終將公開出版解開所有這些謎的書籍。
考古學家早就在嘲笑那些熱衷于尋找大西洲的空想家們,但由于保羅· 施里曼有一
個了不起的祖父,所以不能一笑了之。他們開始認真地證實和調查保羅所談的情況。破綻
不斷被發現。他說是根據祖父留下的信而發現的那些物品,有的在時間上有矛盾。也沒有
像樣的證據證明保羅確實在各地做過相應的調查。至于西藏《藏經》中有關于大西洲的記載的說法,也是保羅的杜撰。海因里希·施里曼的助手也說,施里曼并沒有對大西洲進行過大規模的研究。
最后得知,保羅說的全都是假話。在這次調查過程中,他沒有反駁,答應要寫的書也沒有寫。他似乎是想利用祖父的威望來樹立自己的威望。雖然引起了社會上一時的關注,但結果只是留下一個壞名聲,很快就被人們遺忘了。
關于大西洲存在的傳說不是空穴來風。追本溯源,我們找到了傳說的發源地柏拉圖。因為正是柏拉圖在他的書中對大西洲出現的年代和大西洲面積的記載,鬧出了一場天大的誤會,給神秘主義者添了一大聳人聽聞的“世界之謎”。
訛傳造成錯誤,這是不爭的事實。在眾多的“世界之謎”中,訛傳充當了重要角色。關于野人的傳說,在最初敘述者的描繪與最終轉述者的描繪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棕熊和金絲猴是一步一步從動物“進化”成“野人”的。人們普遍的獵奇心理,使鬼怪妖魔有充分的成長養料。
回到前面的話題。原來,大西洲就是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島。
對地中海海床進行的地質考察表明,地中海曾發生過一次巨大的火山爆發。大約在公
元前1 5 0 0年,在克里特島以北1 3 0千米的地方,發生了一次巨大的火山爆發。克里特島的梅薩拉平原毀于那次火山爆發。現在的地拉島,就是該島劫后余生的最大的“碎塊”。
這事發生的年代,比梭倫作回憶錄的年代早900年,而柏拉圖在《克里底亞》中說成早9 0 0 0年,這就相差了1 0倍。柏拉圖記載的那個沉沒古國長3 0 0 0斯達提亞, 寬2 0 0 0斯達提亞(斯達提亞是古希臘長度單位,1斯達提亞等于1 8 2米),要是把長、寬都縮小1/1 0,那么恰恰與毀掉的梅薩拉平原的面積相符。正因為弄錯了數字,才使這塊陸地放不進地中海了,于是,就把它“搬進”了大西洋(大西洋的名稱,也是因為大西島被安排到它的懷抱而獲得的)。
那么,是誰把數字弄錯,來“捉弄”后人的呢?難道是這位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開的玩笑嗎?
事實上,最終責任還得由梭倫來負。柏拉圖記載的這個傳說,是從他的前輩梭倫的回
憶錄里得知的。而梭倫則是在埃及旅行時,聽當地很有學問的祭司說的。原來,古埃及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數字記號,梭倫在聽埃及祭司講述大西島故事時,誤譯了古埃及的數字記號,把“百”譯為“千”,數位提高了1位,柏拉圖以訛傳訛,使大西洲成了難解之“謎”!
因為面積是如此之大,柏拉圖認為將如此“寬闊”的陸地稱為島太過失當了,于是干
脆稱為大西洲了事。
至于傳說中的大西國的人和事,我們可以從處在希臘南方的古雅典國的歷史或傳說中
得到印證。
這就是大西洲之謎的真相。
類似大西洲的文字傳訛還真不少。如火星上存在運河的觀點也是這樣出來的。
火星是太陽系距太陽自近而遠的第四顆行星,其運行軌道在地球軌道外側,自轉周期
為2 4小時3 7分2 3秒,公轉周期是6 8 7天。火星離地球最近時為5 6 0 0萬千米,這樣近的機會大約每3年有一次,這為人們研究它提供了有利條件。
由于火星有與地球相似的特點,雖然比地球寒冷一些,但是,如果太陽系還有其他行星存在生命的話,除了火星,還會有誰呢?
1 8 7 7年,火星再次運行到近地點時,意大利天文學家戈瓦尼· 沃詹尼奧· 斯蓋帕里抓住機會,繪制了第一幅世界上公認的火星形態圖。他注意到火星上有很多細長的“窄條”,以前的天文學家也曾發現過這些“窄條”, 但不如這次發現的多。這些“窄條”像河流一樣,斯蓋帕里稱之為“海峽”。他當時使用的是一個意大利詞“canali”,而英美天文學家將其譯為英語“canals”。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嚴重的錯譯。“canals”和“channels”同是“河流”,但“c h a n n e l s” 是自然河流,而“canals”的意思是人工的運河。因此,每當天文學家談論到火星上的“運河”時,人們就開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認為是“火星人”開鑿了這些“運河”。
根據這一設想,人們得出一個結論,即由于火星引力非常小(僅為地球引力的2/5),
因此無法束縛火星大氣中的水蒸氣,從而使其飄散于空氣中,使火星表面變成一片沙漠。而“火星人”為了正常生活和發展農業,只得開鑿“運河”將水從兩極的冰帽下引入赤道地區。這一理論曾擁有廣泛的支持者,他們中既有群眾,也有為數不少的天文學家。
1 9 9 7年7月4日, 美國的“火星探路者”探測器登陸火星,證實了那里是一片不毛之地。在嚴酷的環境下(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相當于地球上三四萬米高處的大氣壓和超過1 0 0℃的晝夜溫差),找不到生命存在的蛛絲馬跡。
那么,斯蓋帕里看到的那些被稱為“canali”的“窄條”究竟是什么呢?美國科學家愛德華·艾莫森·巴納德認真而仔細地觀測了火星,可怎么也找不到那些所謂的“運河”。因此,他認為前人看到的只是一種視覺上的錯覺而已。這一觀點是有科學依據的。眼睛在觀察微小的、不規則的斑點時,有時會將其誤認為細長的“窄條”。
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華· 沃特·芒德驗證了這一理論,他曾在一個圓盤上繪制了許多不規則的斑點,然后讓幾個孩子站在僅能模糊地看到這些斑點的地方,并讓他們畫出自己看到的圖形。孩子們畫出的正是斯蓋帕里在其火星表面形態圖上所畫的那種細線。
1 9 6 5年,“水手9”號在飛越距火星表面1萬千米的高空時拍下2 0幅照片,并將其傳送到地球。從照片上可以看出,火星表面根本不存在運河,只有像月球上那樣的火山口。1 9 9 7年7月4日,“火星探路者”登陸火星后,“目睹”的也正是如此。
但是,人們關于火星上有生命的傳言還是沒有中止,因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布了這方
面的信息。
據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對一塊火星隕石進行了研究。那是一塊被認為帶有生命證據
的隕石。它是1 9 8 4年科學家在南極的阿蘭山區采集到的,編號為“ALN8 4 0 0 1”。據美國航空航天局解釋,大約在1 6 0 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火星,撞擊使火星上的一些巖石飛向宇宙空間。其中一塊巖石受地球的吸引逐漸向地球靠近,最終闖入大氣層,墜落在地球的南極。它在那里沉睡了1 3 0 0 0年,直到1 9 8 4年才被發現。1 9 9 4年8月,美國麥凱火星研究組得到了這塊石頭。在2年的研究中,他們用激光和質譜儀進行分析,發現隕石內部含有一種叫作多環芳香烴的分子。多環芳香烴是生物機體腐爛分解變成化石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的物質。這就給研究者一絲找到火星生命的曙光。更令他們興奮的是,當他們把富含多環芳香烴的碳酸鹽微粒放在超高分辨率的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時,發現其中包含一些像是生物化石的管狀物。這些管狀物小的長2 0納米,大的長約2 0 0納米。據此,研究者認為類似生物化石的管狀物與多環芳香烴的共存,是火星曾經擁有生命的證據。
但是,嚴謹的科學家向研究者潑了一盆冷水。他們提醒火星生命論者別以一塊隕石上的生命線索作證據,來虛構火星生命的情節。因為,這塊化石上發現的管狀物并非為生物化石所獨有。例如地球上常見的礦物質多水高嶺土就常常具有管狀結構特征,而隕石中的管狀
物是那么微小,小到了頭發絲的1%,因而想對這些管狀物做更詳細的化學結構分析都是很困難的。我們的結論就只能來自那些粗糙的分析。我們也要問:這塊隕石是否被污染了?一塊來自太空的隕石,在它進入大氣層時,可能與大氣層中的有機物接觸而受到污染,更有可能在撿拾、轉移、收藏的過程中受到人手、器具的污染。有的科學家甚至對這塊隕石是否來自火星提出了異議。他們設想,假如地球受到隕石的撞擊,一部分巖石可能被撞飛,經過太空漫游1 6 0 0萬年后,再次落到它的故鄉。這種游子歸鄉的想象雖然過于浪漫,但是,僅憑一塊值得懷疑的隕石來斷定火星上有生命的遺跡也是不嚴謹的。它不能成為結論而只能是一種猜想。面對這些質疑,美國航空航天局做出了種種回答,比如他們說隕石
的多環芳香烴發現于隕石裂縫的深處而不是它的表面。但這些解釋難消人們的疑慮。有人
甚至認為,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為了獲得更多的火星研究經費而編造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