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手機是鬧鐘;上班路上,手機是手表;上午,手機是搜索引擎;中午,手機是聊天工具;下午,手機是瀏覽器;晚上,手機是游戲機;睡前,手機是安眠藥。
——手機的功能
小學上課費嘴,初中上課費筆,高中上課費腦,大學上課費流量。
——中國學生上課的區別
廣場舞也許折射了當前這個時代的另一種群體形象——爭奪著物理的公共空間和精神的公共領域的新一代公民。
——共識網
誠品的成功,就是從沒想過成功。
——臺灣作家楊照這樣看待臺灣誠品書店
深夜碰見鬼很恐怖,白天遇見不對的人也很可怕。
——朱德庸
這世上永遠有兩種人:一種人生命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為了燃燒,燃燒才有光亮,哪怕只有一瞬的光亮也好;另一種人卻永遠只是看著別人燃燒,讓別人的光芒來照耀自己。
——古龍
男性一般從38歲開始,就會變得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看電視打瞌睡,坐自己習慣的座位,甚至不聽流行音樂。
——英國一電視頻道進行的一項新調查發現
車靠車公路成停車場,人擠人景區變按摩院。橫批:一五一十。
——五一、十一假期的苦惱
我們永遠不能允許自己在知識上墮落到與敵人相當的程度。
——在1933年之后,茨威格依然堅信德國對“自我修養”的尊重,一個“啤酒館里的煽動者”無法吸引德國的精英階層。
“親”這個詞的確很肉麻,不過仔細看它,你會發現“親”的主體承重結構是人民幣的符號“[¥]”。
——難怪網購的都是“親”
親人之間,當長久的付出成為一種習慣,受之者天經地義地坦然,陳年的愛便可能瞬間集結成恨。
——一味付出不是親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有人請你幫忙,原指望你幫十分,結果你只幫了七分,對方便覺得你不仗義,非但不感謝你,反而覺得你欠他三分。很多人間恩怨,皆出于此。
——孟非妙說恩怨來源
日本人很少了解近現代史。
——日本記者中島惠在發表的文章中說。相反,中國人則重點學習近現代史。通過采訪中國人,總能夠從他們那里得知記者所不知道的日本。
大多數人努力一輩子,也就是為了爭取一點資格,讓自己說“哎,讀書其實也沒啥用”“說到底還是要靠天分啊”時,底氣沒那么虛罷了。
——張佳瑋
在長期資源(錢、時間、有效信息)匱乏的狀態下,注意力會被稀缺資源過分占據,以至于會忽視更重要、更有價值的因素。也就是說,當你特別窮或沒時間的時候,你的智力和判斷力就會全面下降,從而導致進一步失敗。
——一項研究表明:長期太累太窮,人會變傻。
在互聯網上得到正確答案的最佳辦法不是提問,而是貼一個錯誤答案。
——所謂坎寧漢定律
基本張張自拍照都用了“美圖神器”,我都不記得她們在現實生活中是什么樣子了。
——一個“80后”微信達人抱怨。據說現實生活中“對面不相識”的臉盲癥在這個圈子里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