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谷子
【摘要】本文將側重于探討性別歧視在中英文諺語中的體現(xiàn)。分析其出現(xiàn)的根源,以及如何在大學英語專業(yè)課堂上來應用,應對這些諺語的出現(xiàn)。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性別歧視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越來越突兀。很多研究者將目光轉向了這個現(xiàn)象。諺語,作為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了被主要研究的一個方面。諺語融合了人生的哲理,又能結合世俗的民間生活,在各個級別的課堂上都會成為教育的重要資源。作為一個英語教師,如何來利用中英文諺語的對比分析來啟發(fā)學生們對于性別平等的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盡量避免受到性別歧視的干擾,是本文重點研究的內(nèi)容。
【關鍵詞】性別歧視 諺語 歷史背景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exploring the reflection of gender dixcrimin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How do these proverbs appear and how to apply these proverns in classes are important to an English teacher in ESL classes,especilly for English majors.Everything develop and improve fastly including the laguage.Gender discrimination is a very distinctive factor reflected in language.Many researchers do research on this phenomenon.Proverbs is a branch of both language and cultulre.Proverbs are always truth from life,and it also reflected the ordinary life of common people.Provers are good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in every kind of classes.As an English teacher,how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to realize and understand the gender equality? How to help them avoid the annoyance of gender dixcrimnation appeared in the proverbs and cultures? These are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gender discrimintion; proverbs; historical background
一、中英文諺語中性別歧視的表現(xiàn)
在社會語言學的范疇中,gender一詞是區(qū)別于sex一詞的屬于社會范疇的“性別”。因此在語言的范疇內(nèi),很多內(nèi)容都與性別有了關系。諺語作為語言的一種提煉,在很多方面都沾染了“性別之分”這個標簽。譬如在英文的諺語中,有一句“Women in state affairs are like monkeys in glass-houses.” – 女人處理國家大事如同猴子闖入玻璃房子摸不著頭腦;另一句“A wise man cares not for what he can not have.” – 智者不做非分之想。這兩句英文諺語中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在第一句諺語中明顯貶義的情況下直接提到的是女性,第二句中用“man”來代表整個人類。在英文諺語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 A womans advice is never to seek.(女人的建議一文不值)。A man of straw is worth a woman of gold.(稻草男兒抵得上金玉女子)。這兩句諺語中更加赤裸裸的表達了對女子的輕視,這樣的諺語在英語課堂上也需要對學生做出相應的說明,都出自于相對古老的英語,在當時的社會,女性比男性處于更明顯的弱勢地位。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諺語是語言的凝練。語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階層以及教育背景。通過千萬人認可的諺語也就反映了時代的特征。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和性別歧視(gender discrimination)一直是英語專業(yè)課堂上的一個敏感區(qū)。因為英語專業(yè)男女生比例相差非常懸殊,而女權,性別歧視又是在英美文化中重要的一筆。無論是基礎階段的聽力,閱讀課,還是專業(yè)階段的英美概況,英美文學課,學生都會很多次的接觸到性別歧視這個話題。學生們都喜歡摘抄諺語,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怎樣辨別性的使用這些諺語是老師的一個重要任務。
二、性別歧視在諺語中出現(xiàn)的原因
首先從中國和英國的歷史角度來看。這兩個國家都經(jīng)歷了相當長的私有制,封建制的社會形態(tài),而在這些形態(tài)中女性處于弱勢和被輕視的狀態(tài)。英國婦女在工業(yè)革命之前幾乎是沒有自己的獨立人格的。中國有著和英國相似的歷史根源,甚至封建的程度更甚,中國女性受壓迫受欺凌的時間更長。男尊女卑的思想充斥在漢語和英語的文學作品中,在漢語中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這樣荒謬的觀點,而且這樣的諺語還被拿來廣為流傳。“A woman,a dog,and a walnut tree,the more you beat them,the better they will be.” (拳腳之下出好妻,棍棒之下出義犬)。在這句英文諺語中,也將妻子和犬相提并論,可見女性地位之低下。尤其是社會地位,女性的社會地位完全依附于男性,很難獨立。其次從男女特性來看。女性生性柔弱而男性被認為更加勇敢健壯。比如在漢語諺語中就有“女人如水”這樣的例子,在英語諺語中有“Woman is made of glass”(女人如水)。在性格上女性多愁善感,男性剛毅勇敢,這就造成了語言運用上的諸多偏見。比如英文諺語“woman is made to weep.”(女人生來就愛哭),就具有一定的偏見,不像其他正能量的諺語那樣具有指導意義,相反的,具有反面的消極意義,容易產(chǎn)生誤導的作用。另一個原因也源于上述兩點,就是對女性的固執(zhí)偏見。這也是和歷史分不開的。有一些諺語中帶有迷信的色彩,將一些消極的東西強加于女性身上。更有很多諺語無端的將很多道德枷鎖加在女性身上。中文里的“頭發(fā)長,見識短”就有對應的英文“Wome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學生通常會對這樣的中英文同理的巧合更感興趣,而且這樣的諺語在生活中被使用的頻率也是很高的,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很少意識到這其中的歧視,即使意識到也直接忽略掉。因為諺語相對于普通的語言,有一種“權威”感在里面,大多數(shù)人會不自覺的“被動”接受。課堂,作為一個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如果不加以提示,學生們會更容易自然的接受這些諺語。諺語提煉自語言,語言來源于生活,短短的精煉的諺語中包含了各種文化的精髓。但是在如此現(xiàn)代的社會,很多諺語已經(jīng)不適合在正式場合拿出來使用,譬如這些包含著性別歧視的諺語。
三、如何在課堂上正確的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諺語
諺語是語言的精髓提煉,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有些諺語內(nèi)容落后,迷信,不合時宜,但是很多學生仍津津樂道,難以用辯證的眼光來對待。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引導學生多讀名著,引導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都是好的方法。在閱讀課堂上加大學生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于課外名著的閱讀。例如:強制要求學生讀莎士比亞的原著,并寫出一篇評論,這個評論需要帶有自己的觀點甚至可以批判。學生在細讀的過程中會有很大收獲。莎士比亞在經(jīng)典作品《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臺詞為“Frailty,thy name is women.”,學生讀到此句是漠然帶過,還是產(chǎn)生思考?老師應該在這樣的地方稍加提示。或者加上一些有趣的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小故事來引導。除了參照書本來教學外,課外的各種背景知識也應該及時的補充。除了諺語中的性別歧視,在各種語言環(huán)境中我們都會遇到語言的歧視。例如,可以和學生們分析一些常見的詞匯。例如英語詞匯 “history”,學生最為熟悉不過的一個詞匯,但是細細觀察,發(fā)現(xiàn)它來源于兩個詞,“his”和“story”,也就是說,歷史是“男人的故事”,與女性毫無關聯(lián)。“在基督教盛行的英美社會,女性的從屬地位甚至被“法定化”(李茂莉,周宣豐,2007)。在李茂莉(2007)的文章中還提到美國的《獨立宣言》,即便在這樣偉大的作品里,其作者托馬斯杰佛遜的措辭也是“…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這樣的指代表明了男性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忽略了女性角色的存在。”(李茂莉,周宣豐,2007)。從這里可以得到一個啟發(fā),學生一致認為在舊的中國女性地位低下受歧視,而歷史源遠流長的英國和象征發(fā)達進步的美國同樣有著對女性歧視的根源。文化背景的積淀對于學生辨別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結論
語言學習是一個精細,美好的過程。學會享受語言的美好的同時,學生也應該綜合社會,歷史,文化多方面的因素來完善自己。“諺語”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必然有它的缺點和優(yōu)點。有一些諺語已經(jīng)過時了,有一些諺語會被創(chuàng)造出來。作為語言學習者,作為英語為外語的語言學習者,比較著中英文中的諺語,辨別的來看,多讀些作品,對偉大的作品也用辨別的眼光來看,必然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Gerard Van Herk.What Is Sociolinguistics.2012Wiley-Blackwell.
[2]李茂莉.周宣豐.英語諺語中的女性歧視芻議[J].湘潭: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29.2.
[3]汪巧杰.英語諺語中的性別歧視[J].河北:大眾文藝(語言研究).2012.9.136-137.
[4]張美琴.試析諺語中的性別歧視[J].南充:讀與寫雜志.2011. 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