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會的召開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擘畫了藍圖、指明了路徑。
金秋時節,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站在“十二五”即將圓滿收官、“十三五”就要揚帆起航的歷史節點,全會的召開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擘畫了藍圖、指明了路徑,對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回首往昔,我們的黨歷經艱難險阻,帶領人民走過了90多年的歷程。今天,歷史賦予我們神圣的責任,第一個百年目標——“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在我們手中實現。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以及實現這一奮斗目標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必須樹立的發展理念。“十三五”正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期。
要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我國向更高發展階段邁進的艱難躍升時期,既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新常態下,就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就必須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保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完成,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要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必須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理念引領新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始終保持著高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但是,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指出:“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要突出創新的發展理念,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協調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突出綠色的發展理念,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突出開放的發展理念,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突出共享的發展理念,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要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發展是第一要務,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增進人民福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總書記的話我們記憶猶新。十八屆五中全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而更加熱切期盼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全部脫貧的前進方向,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弱勢群體傾斜,基層民主制度不斷完善,社會公平正義的氛圍將越來越濃,每個人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將得到更好保障……一幅日益清晰的民生圖景,與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呼應激蕩,激勵著13億人民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目標已經確立,任務依然艱巨。“十三五”正待起航,讓我們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砥礪前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責編:李妍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