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懷
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中心學校
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方式初探
張國懷
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中心學校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課堂是由教師與學生生命的活動構成的,這就要求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命力的,這就要求教師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生命力。同時,小學語文學習應該具有重情感的特點,因此,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追求真實的評價。
優化;課堂;評價;發展
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目的不同,學生評價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按照評價主體不同,可分為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這些評價主要針對某一階段對學生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的評價。課堂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陣地,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自主、有效的課堂評價,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已成為影響當前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問題。那么,新課程下,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杰特的研究表明,自我評價是一個從外部評價到內部評價逐步過渡、逐步內化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們往往通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知覺自己,然后做出相應的自我評價。如果外部評價不恰當,就會產生由于缺乏正確的自我知覺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課堂上,學生的外部評價主要來自教師。因此,教師的評價十分關鍵。對學生的評價應遵循“激勵性原則”,用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評價結果不會是學生喪失信心厭惡學習。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用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使學生產生自豪感,從而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特別是對于語文這樣一門量大而內涵豐富的母語課程。很多學生回答問題時容易出現錯誤,這時教師進行評價,決不能草率地否定學生,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記得一位語文老師在課堂提問學生:“同學們,冬天的雪慢慢融化了,形成了什么呢?”有的同學說:“雪融化了,變成了河水,流進了小河。”有的說:“雪融化了,長成綠色的小草。”老師點頭贊許。這時,又一位同學回答說:“雪融化了,變成了春天。”這位老師沒有贊許,還要批評他,因為他的回答有些離題。許多教育者提到了這個故事,不無惋惜。這位同學的回答,應該說具備詩人的想象和情感,可惜那位老師沒有欣賞他。美國的威爾遜曾說:“冷漠就是最大的殘忍。”對兒童創造性的表達與富有激情性思考的冷漠,無異于冷水潑面。其實,學生敢于發言,就已經開始走向成功了。我們應該堅持激勵性原則,多鼓勵孩子,同時可以有禮貌地指出并加以糾正。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都有著豐富的個性特點,同時學生也是活潑好動,充滿生命活力的。而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講,他們不管是在生活經驗,還是在情感世界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投入真摯的情感,不能夠真誠地對學生做出評價,那么,學生就無法感受教師對自己的期待。那么,也就不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對于語文教師來講,就需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把自己最真摯的感情投入進來,讓學生在情感中受到熏陶,讓學生在評價中得到啟發。
具體來講,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內心深處,來真正地對每一個學生給予足夠的尊重,對每一個學生給予賞識,用自己的真心實意,來通過富有情感的激勵性語言,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個微笑來表達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而這樣的評價來源于教師的內心深處,是教師的情感所在,所以很容易把學生的情感呼喚出來。對于學生的回答,如果回答得好,教師要做到及時的表揚和夸贊,告訴他說得很好,告訴他“你很會看文章”,告訴他“你的見解很有個性”。如果學生回答得不對,教師也不要用嚴厲的口氣批評學生,而是應該告訴學生,“你的回答很接近了”,告訴他再努力想想,我相信你能行的。這樣一來,回答錯誤的學生也不會難堪,回答正確的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愉悅。
幽默始終是教師最好的幫手,在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過程當中,采用豐富且幽默化的語言,能夠讓課堂充滿樂趣,學生也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快樂學習。那么,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或者實物評價等方式來激勵學生。也就是說,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除了要有聲音之外,還可以通過自己的體態語言來進行。很多時候,教師的一個充滿無限希望的眼神,一個點頭微笑,對學生拍拍肩膀的鼓勵等,所表達出來的都是對學生的肯定和贊賞,更是對學生無限的關愛。這樣的方式,要比語言評價的方式來得更加有效,更能夠調動學生的共鳴。當然,除此之外,對學生進行實物評價,也可以說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即便是小小的一顆星星,一朵小紅花,都蘊含著對學生無比的肯定,學生也能夠因此受到激勵。
第二,教師如果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能夠使用風趣的語言,必然會讓學生在心里感受到放松和快樂,同時也有助于課堂氣氛的調動,讓課堂上時刻充滿著歡聲笑語。對于小學生來講,在這樣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必然能夠感受到無比的放松和無比的親切。
對于學習過程中的評價來講,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說要證明學生怎樣怎樣,更多的是要促進學生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課堂的教學評價,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甚至可以說是隨時都在變化的。所以,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講,怎樣對教學評價方式做出優化這一問題,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并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