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君偉
重慶市兼善中學
關于心理健康課的幾點思考
覃君偉
重慶市兼善中學
心理健康課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它借助一些團體咨詢的形式,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輔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完善其人格。在學校里,心理健康課以其獨特新穎的形式和內容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現就觀摩同行和自己上過心理健康課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發展需要不一樣,不同班級的學生的需要也不盡相同,心理健康課的內容只有真正的從學生需要的角度出發,想學生之所想,供學生之所需,才能從根本上發揮心理健康課的作用,體現心理健康課的重要性。
有些主題本身并沒有什么錯誤,但是如果教給學生就沒有什么意義,因為要么是學生已經懂得了,要么是根本不符合實際情況。比如說,信任他人,如果單純的講我們要信任他人,那么學生就會舉出很多例子來反駁你,比如在生活中因為太相信別人,反而受騙等等。我們有時候都不能做到完全的信任他人,怎么要求學生做到呢?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我們可以在原來的內容上作些修改,讓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相互信任,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分辨哪些人值得我們信任,哪些人不能信任。這樣的內容可能更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更受學生歡迎。
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就要求我們不斷地了解學生,從學生實際生活中發現可挖掘的內容,把學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為做到這一點,我可以調查了解同學們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或者最想老師幫助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學生會把班級存在的一些問題表達出來,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反饋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課的內容。可以根據班主任及科任老師的反映,根據他們發現的學生存在的問題,以此作為我們設計活動課的依據。
教學設計要從所選的內容出發,為內容服務,緊緊圍繞所講內容,合理確定講課步驟,以及每個步驟的內容和形式。
有的課堂是按一般的邏輯步驟設計,如 《我的情緒我做主》,這節課是有關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的,首先我們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情緒,人類情緒的一般表現都有哪些,積極情緒的作用以及消極情緒的影響,然后要告訴同學們當我們出現消極情緒的時候如何調節等。有的課堂設計是并列式的,如《記憶力訓練》,我們需要一一向學生介紹提高記憶力的各種方法,對他們加強方法的訓練。有的課堂需要按照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來設計,如哀傷輔導,我們一般按照這樣的步驟來設計:回憶剛聽到不幸的消息或者事情剛發生時的情景——回憶死者生前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送別——展望未來——勵志——結束。當然,心理健康課的設計步驟不止這些,不同的內容需要不同的形式步驟,但最重要的就是課堂設計要圍繞內容進行。
另外,課堂預設也很重要,沒有精細的預設就沒有精彩的課堂,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課堂上千變萬化,會有多種突發情況,如果沒有很好的預設,到時候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把多種情況都預設到,并想好對策,是萬全之策,當然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情況都預設到,但是充分準備確實是上好課的最好的辦法。
心理健康課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角色扮演法、討論法、心理游戲、錄像法、講故事法室外拓展訓練、繪畫法、音樂、心理訓練等等。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在選擇活動形式時,我們一定要考慮它的適應性,包括對內容的適應性和對學生的適應性。有的內容適合用角色扮演法,有的內容用討論可能會更好一些。有的年齡階段的學生用心理游戲很好,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可有的年齡階段的學生如果用心理游戲就會顯得很幼稚,學生不喜歡,不參與,效果也達不到。
心理游戲是心理健康課上常見的形式,在心理健康課上應用心理游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游戲是為內容服務的,不能單為了玩游戲而做游戲。
游戲的選擇一定是有目的性的,在選擇的時候我們要清楚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游戲,通過這個游戲我想達到什么目的。比如課前為了調動氣氛,我們可以作一些熱身小游戲,這種游戲占用時間少,又能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活躍班級氣氛。我們在選擇游戲的時候,不能單單因為這個游戲好玩,我就讓學生來做,沒有任何教學目的,這點是不可取的。
2.游戲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生動,貼近生活。
游戲要考慮對學生的適應性,從小學到高中不能都只用一種游戲,游戲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夠貼近該年齡階段的學生的生活。有很多心理訓練的游戲用的很普遍,但是并不是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適用,這就需要我們去開發一些適和相應的年齡階段的孩子的特點的游戲。
3.游戲要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感性認識。
有些游戲很平淡,學生做完以后沒有任何感覺,游戲的設計并未達到預想的效果,這可能游戲的設計本身存在問題,我們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就要精挑細選,把最好的、最有用的游戲給學生做。
4.游戲后的討論切忌空洞,要具體可行,確實能對學生起到幫助。
游戲做完以后,我們一般都讓學生來談談感受,有時候學生雖然在做游戲的時候很投入,但一談到感受就無話可說。這可能與我們問的問題有關。當我們問談談你的感受的時候,很多學生會覺得很模糊,不知道該從哪說起,即使說出來,也是很空洞的講道理似的說辭,并非是內心的真正感受。但如果教師問的問題很具體,比如,請你評價一下這個人的做法,或者當你扶著他走的時候,你心理在想什么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更有針對性,更具體,學生很容易理解,回答起來也很容易。
5.游戲的選擇要有目的性。
有的游戲即可以適合這個內容,又能適合另外的內容。在選擇的時候最好選擇適合的內容較窄的,而且游戲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也要減少誤差。
良好的課堂氣氛是上課成功的保證,對于心理課來說尤其如此,試想在一節沉悶、壓抑或者充滿譏諷、嘲笑、火藥味的課堂上,怎能讓學生獲到心理的安全感,怎能讓學生把心中的所感所想盡情地傾訴出來,又怎能談到心理課的效果呢?所以,在心理課上,創建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良好的課堂氣氛的創建是心理教師上課的一項重要任務,心理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個性特點,言談舉止對營造溫暖、和諧、活潑的課堂氣氛至關重要。
我總結了以下幾條:(1)教師幽默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幽默是劑良藥,可以輕松的化解尷尬和矛盾,教師豐富的表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適度的夸張的表情可以讓課堂上笑聲飛揚,激起學生上課的熱情。(2)笑話,幽默的教學材料,或者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材料,在形式方面要多樣,比如可以采用視頻、漫畫、圖片、flash等等。這些都能吸引學生的興趣。(3)教師和藹親切的表情,教師要用笑臉面對學生,學生才會感到放松。心理教師不同于其他科任老師,心理教師對待學生要更寬容、民主,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要及時地加以糾正和引導,而不是嚴厲的責罵批評。這樣學生才敢于在課堂上說真話,說實話。
以上是我對心理健康課的一點心得體會,當然心理健康課不僅僅是這幾個方面的內容,還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識,心理健康課作為一個新鮮事物,還很不成熟,需要我們同行們不斷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