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蓮
河北省永清縣工業園區中心校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
張寶蓮
河北省永清縣工業園區中心校
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因此,數學只有與生活“鏈接”在一起,我們的數學教學才會象生活一樣不斷掀開新的一頁。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生活也離不開數學。作為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數學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我的身邊,從而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價值。但在提煉過程中,也要防止題材的低級化和庸俗化,使題材在思想上和教學上都具有真實意義。“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增長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如學習了長度單位,可以回家測測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量自己腳步的長度,算算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程;認識了人民幣,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去買買學習或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入手,讓學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來學習知識,讓知識和日常生活交融。這樣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進而樂此不彼地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善于捕捉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要盡量地去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從中引出數學問題,并以此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索之中。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越活越好,思路越寬越好,質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爭論得越激烈越好,觀察得越細越好。這樣的教學目標的確立,不僅有利于基礎知識一和基本技能教學目標的完成,同時也為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發展數學,密切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將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注重聯系學生實際,借助他們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去學會思數學問題,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新教材更體現這一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而且有必要地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數學問題生活化。在教學“線段”時可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將彎曲的道路改道,怎樣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從而總結成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活數學化。如,我們可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為形式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利用已學過的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圖的知識,美術知識、語言知識、生產常識對長方體和它的表面進行探究。以此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并通過小組合作自我解決問題,提高了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么,在他們的眼里,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另外,對于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臺,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室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于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時,我帶著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經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源于生活,又能歸于生活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有更多機會表現自我,課堂上要多給一點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們要注意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盡量讓學生多說、多想、多做、多讓學生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