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山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抓好三項舉措培養農村住宿生良好學習習慣
王景山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住宿生的常規管理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開展常規養成教育的同時,在寄宿制學生“吃、住、行、學”的管理過程中,只有優化細節管理,強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識,才能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了培養住宿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問題,以期與各位老師共同商榷。
農村寄宿制;學生習慣;養成
“習慣決定命運”。而習慣是人們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征。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反之,從小忽略良好習慣的培養,而讓不良習慣發展成惡習,將貽誤終身。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滲透到一日的學習、生活活動中,在生活中教,游戲中學,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在學習活動中促進了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下邊根據筆者的經驗談談住宿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問題。
(1)規范《學生一日常規》,提高規范意識。在貫徹《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過程中,我結合學生住宿生活的特點,依據《學生一日常規》,《學生乘車行為細則》、《學生就餐行為細則》、《學生住宿行為細則》等,對學生日常自我安全保護、文明行為、衛生習慣、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提出明確的要求,從而增強了在每一生活細節中的規范意識,引發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
(2)強化日常檢查指導,在管理中養成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總是在日常小事的反復中形成的。為此,我注重了學生日常行為細節的檢查與指導。學校建立了“衛生紀律日檢查”、“安全行為督查員”、“行為規范監督崗”等檢查指導機制,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進行檢查指導。形成了學生管理過程中各崗位教師的協調教育行為。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生衛生習慣中,生活指導教師、任課教師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中進行具體指導,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規范,習慣得到養成。
(1)學會一套安全本領。指導學生結合自己學會的安全知識和生活規律及可能發生安全威脅,自己制訂自我保護辦法,嚴格堅持自我實踐。學生在遵守交通規則、遠離施工現場、拒絕地攤食品、同學友好相處、自覺列隊離校等安全自護內容,并在教師指導下不斷完善,長期堅持實踐。在掌握自護本領的過程中,逐步養成遵規守紀、文明交往、飲食衛生等良好的習慣。
(2)學會一項體育愛好。為豐富學生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不斷增強,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每日早晨的晨練活動,成立了學生“長跑”、“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興趣小組,以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的需要。在長期的鍛煉中形成自己的一項體育愛好,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3)學會一門藝術特長。實施新課改以來,我們構建舞蹈、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的藝術校本課程。讓學生們自主選擇參加學習,并在住宿的自主時間里進入功能教室,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藝術特長學習。培養了追求“真、善、美”等習慣。
(4)增添一份愛心。平時,我們發現學生都能準確地說出“孝敬父母、友愛同學”等類似的話語,并能積極地討論,但事實上,能夠做到的少之又少。為此,我要求學生每周做一件關愛他人的小事,“我幫同學做點事”、“我為爸媽做點事”、“小同學的被單我來洗”、“我給父母做飯吃”等等,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認識提升為具體的實踐活動,養成熱愛勞動,關懷他人,奉獻愛心的良好習慣。
(5)自辦一件自主作業。引導學生每周,完成一件自主作業。這件作業與常規作業的不同是學生根據自己當日學習內容,自己編制并進行解答的,可以是書畫形式,也可以是動手實踐,完成后,同學間展示交流,每周選出一份最滿意的有創新學習特點的一件交老師,批閱并放入學生成長檔案。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我欣喜地發現,住宿生的秩序更加好了,自學能力與學習成績全面得到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得以形成。
(6)開展一種環保行動。從小培養學生環境責任感,在保護環境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我又一關注點。開展了“愛家鄉、愛校園,從環保開始”活動,每個學生自主選擇一種環保的衛生行動。學生自發組成“衛生清洗組”、“廢品回收組”、“垃圾凈化組”、“花草樹木保護組”、“餐廳衛生清理組”等,學生宿舍,各種教室、食堂餐廳、廁所等。學生熱愛勞動、講究衛生、熱愛家鄉、熱愛集體等習慣逐步形成。
(1)經典誦讀活動。根據不同學年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認知規律,開設了每周一節的“文化經典誦讀”校本課,誦讀指導老師組織制定課程計劃、方案,納入教學常規管理之中,學生在誦讀校本課中,記憶、理解、交流、合作中提升了誦讀效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誦讀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誦讀的興趣,延伸了誦讀內涵。
(2)經典藝術表演。將每年的六月確定為“經典誦讀藝術節”。開展 “古詩詞書畫賽”、“經典誦讀比賽”、“誦讀心得演講會”等藝術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文化經典以舞蹈、書畫、演唱等形式展示出來,增強了文化經典的感染力,陶冶了學生熱愛文化經典的情感,深化了對文化經典的理解,傳承了民族文化,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嚴格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教會學生做人。有力地促進了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范,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