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女與兒童青少年衛生學系、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研究人員新近完成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肥胖可能使男生青春期發育提前,首次遺精年齡提前。這是以全國30個省的6萬余名11~18歲漢族男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調研后得出的結論。
該結論來源于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調研為全國范圍橫斷面調查,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選取其中11~18歲漢族男生共計63 625人作為研究對象,每一歲為1組,提取身高、體重數據,計算各年齡組男生體質指數(BMI),并根據BMI分成正常體重、超重及肥胖3個組,對3組學生遺精報告情況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漢族城市男生12歲肥胖組遺精報告率(20.43%)高于體重正常組(11.5%),鄉村男生13歲組肥胖組遺精報告率(43.85%)高于體重正常組(33.69%)。我國漢族11~18歲肥胖組男生,半數人首次遺精年齡為13.9歲;非肥胖組男生,半數首次遺精年齡為14歲。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肥胖組男生半數首次遺精年齡均早于非肥胖組,提示超重或肥胖對青春期發育提前的影響可能更大。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女與兒童青少年衛生學系朱廣榮副教授指出,首次遺精是男性生殖功能發育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其出現早晚可能與內分泌機制、遺傳、營養狀況、地理環境、民族等相關。此次研究排除民族的影響,計算并比較我國漢族男生半數首次遺精年齡在肥胖組和非肥胖組之間的差異,為肥胖與青春期發育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衛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