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標
杭州郊區的康橋村有一位102歲的長壽老人,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卻用“寬心”書寫了健康長壽的哲理。
老人名叫汪富林,除了視力不好外,仍像80歲老人一樣,能吃能睡還能哼幾句簡單的黃梅戲,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讓人好生羨慕。如果有人問,您有什么長壽秘訣呢?老人就會笑瞇瞇地說出兩個字,“寬心”。
老人經常教導家人要寬心,寬心才能家和,家和比什么都重要。一個人每天生活在和氣的環境中,心情自然愉快,生命自然長久。老人的話看似簡單,卻包含很深的哲理。老人說,可別小看這“寬心”兩個字,做起來可不容易。尤其是現在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大家都在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忽視了精神上的健康。有的人為了一點利益上法庭,爭回了利益卻傷害了感情,破壞了家庭的和諧,影響了身體健康。
今年72歲的汪陽生是老人的小兒子,他跟筆者介紹說,父親年輕時身強力壯,擔任生產隊長20年,生產隊里沒有一個人不服他的。父親事事帶頭,重活累活都爭先,干的也最多,工分卻和別人一樣。當時,家人經常勸他辭退生產隊長的職務,父親卻一點也不覺得虧,笑嘻嘻地解釋說,吃虧是福,還以此教育家人,為人要寬心,不能太計較。由父親帶頭干活,他們生產隊里打的糧食年年都是全村第一,父親也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敬佩。
鄰居汪樟明也是位90歲的壽星,他和汪富林老人同在一個生產隊,對于汪富林老人,汪樟明老人向筆者豎起大姆指說,汪富林老人做事正派,心地善良,從來不與別人爭吵。有一次,生產隊里分番茄,分到后來剩下了許多破損的番茄沒人要。汪富林見后就提出要那些破損多的番茄,避免了其他社員的爭吵。汪富林對家人說,番茄好的破的都不能浪費,何必都去爭好的呢?
說起汪富林老人的為人,另一位83歲的老人汪士權也豎起了大姆指夸贊:“汪富林老人心上不放事,特別大度,特別寬心。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以后,每到稻谷種植季節,給稻田灌水成了當時農村里最為尖銳的矛盾。汪富林老人生有四個兒子,是村里的旺族,可是老人總是不允許兒子白天去田里灌水,而是等到夜里別人都休息睡覺的時候才去。做到像他這樣‘寬心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汪富林老人“寬心才能長壽”的道理,看似簡單,其實卻是健康養生的極高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