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兒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習慣性地摸摸他的頭。在這觸摸中,我知道他在發燒。
“你病了。”我說。“噢,我還以為沒睡好呢。媽媽,我該吃點什么藥?”孩子很少患病,居然連得病的滋味都忘了。“你都這么大了,得學會生病后怎么辦。”我說。“找你啊。”他成竹在胸。“我不在呢?”“那就找我爸。”“假如你也找不到爸爸呢?”“那就忍著,反正你們早晚會回家。”兒子說。
“不能忍,生病了應該盡快上醫院。”“媽媽,你的意思是讓我今天獨自去看病?”“正是。”我咬著牙說,生怕自己改變主意。“到醫院先掛號,記住,要買個病歷本……”我喋喋不休地指教著。
“媽媽,你不要說了。”兒子沙啞著嗓子說。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畢竟孩子還在病中。他掙開我的手:“我去找一支筆,把你說的過程記下來,好照著辦。”
記完后,兒子搖搖晃晃地走了。他剛出門我就開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就算想鍛煉他,我也該領著他一道去,讓他先有個印象。
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兩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我想,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萬一他以后遇到獨自生病的時候,一切再說吧。
終于,走廊上響起了熟悉的腳步。“我已經學會了看病,這真是件挺麻煩的事。不過,也沒有什么。”兒子驕傲地宣布。我看著他,勇氣又漸漸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將要不斷地磨煉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煉自己。
孩子,不要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獨自面對許多苦難,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么準確,但聊勝于無。
(風如摘自《快樂老人報》201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