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春穎
Point
很多的貸款損失都是因為了解信息的不足與錯誤的判斷,由于信貸工作人員所了解的信息不足,對貸款風險程度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造成風險低的貸款人員貸不到資金或貸款利息高而退縮;若貸款人提供假資料、假誠信度及實際償還資金能力,而信貸工作人員又對其發放了貸款,那么風險就會無限的加大。
現階段,我國農村信用社貸款風險分類管理是以借款人的最終償還能力來確定貸款風險的。依據的標準可分為:償還情況;財務狀況, 包括盈利、營運、償還等能力、尤其是現金流動趨勢;貸款目的;風險;信用情況等。根據這些分類, 可以綜合貸款人最后償還貸款的能力和遭受損失的程度,將貸款的質量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
第一,不論是什么貸款它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但造成風險因素的不同,其遭受損失的程度也就不同,風險是跟隨著貸款的產生而存在的,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第二,貸款的存在沒有一定的形式,它是無處不在的,因此不具有市場地位,不能按照市場的價值定位,沒有真正的價值所在;第三,貸款人在貸款時并不了解借款方的任何信息,通過對貸款風險的分類,則可以讓借款方更加了解貸款人的信息,以便于今后能夠及時的收取貸款方償還的資金。
農村信用社若想在市場競爭中得到很好的發展與進步,就要合理、穩定的經營,適當的加快發展的腳步。合理、穩定的經營不僅能處理好已經存在的貸款風險,還能夠及時的避免和明確即將面臨的貸款風險。通過對貸款風險的分類分析,不僅能準確的認識和防范貸款存在的內在風險,還能加強農村信用社貸款的管理,提高貸款的管理水平,促進農村信用社貸款業務合理、穩定的快速發展。
對信貸資金的監督檢查,不僅要提高監督要求,還要提高監督力度,實行有效的部門監督制度,利用非現場的監督模式,對農村信用社貸款的資金及償還情況進行不定時或定時的監督調查。還可以利用現場的檢查方法,單獨的對信貸資金貸款及償還的質量做出精確、真實性的評價。對于監督的要求要按照國家的金融行業貸款的標準分類進行,明確信貸風險的因素,提高信貸風險匪類的管理水平。
以人為本是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首要條件,也是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的核心,只有好好利用人才才是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效益以及抵抗風險能力的肯定。很多的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并沒有專業的對信貸情況進行培訓,對相關的信貸法律制度不明確、不熟悉,沒有掌握信貸的實際經濟、財務及風險管理的理論,甚至有的信貸工作人員并不了解企業的閱讀報表,不能夠正確的處理和防范貸款風險的發生。

現階段農村信用社的管理工作怠慢沒有完善的、統一的管理制度,其管理方式單一、落后,并不能適應現代化信貸業務的發展需求。農村信用社在貸款業務中存在很多的缺陷與不足,其中由個人承擔不相容的職位是最常見的現象,指端管理的不足,形成了很多人都沒有按照規定制度執行工作任務,很多的制度只是口頭形式,并沒有付諸實際行動。因此,貸款業務出現了很多的違規現象,甚至有的信貸工作人員借助手里的權利對貸款人進行人情貸款、冒名貸款、大量發放資金貸款。
很多的貸款人員與信貸之間存在著互相不了解的情況,其農村信用社貸款主要是為三農、中小企業以及個體經營戶而存在的。三農的貸款人多,范圍廣,需要了解的信息多,因此,信貸工作人員很難掌握到貸款人的詳細資料;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范圍小,但人員的素質低,存在著很多的假財務報表,沒有明確企業的可持續發揮理念,因此信貸工作人員不能夠全方位的了解貸款人的整體財務、收入以及信用情況。
現階段農村信用社貸款管理的在制度不明確,其風險管理的標準不統一,信貸管理工作是由縣聯社進行管理的,沒有指定標準、統一的分類。貸款質量所分為的五類級別是一項較復雜的任務,會涉及到數值的計算與判斷,僅僅依賴信貸工作人員手工計算和自身判斷,不僅易出錯,而且工作效率低,所以信貸的管理應有一定的技術支持。若利用計算機將財務信息輸入到網絡中,那么信息就會自動計算、檢驗、匯總與整體分析,不僅提高計算的準確率,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農村信用社主要是針對農戶而設立的貸款項目,堅持小資金、易流動、較分散的原則,涉及到更多的農戶以及個體經營者,由于所涉及的人群并沒有財務報表,而且農村信用社貸款的方案不明確,沒有穩定的發展基礎,因此很多的信貸人員并不能正確的對農戶貸款情況進行分離,以及很難控制貸款風險的程度。
降低貸款的不良現象是銀行監管的主要工作,很多的農村信用聯社也將貸款的不良情況落實到各基層的信用社,將降低貸款的不良現象作為評判農村信用社管理人員的一項重要考核內容。但最底層的農村信用社也清楚的了解到,實行貸款質量的分類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貸款不良情況,但很多的信貸人員并不明確自身的工作任務,只是認為做好眼前的工作就好,根本沒有考慮到以后的貸款風險程度。
很多的農村信用社對貸款人員的個人信息了解不足、較模糊,沒有規范、健全的貸款檔案資料,造成很多的資金追不回來,損失了大量資產,缺乏正確的價值觀,信貸風險意識薄弱,加大信貸風險程度,嚴重約束了農村信用社的合理、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