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金

財務管理工作也是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更是農村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只有正確處理財務管理的關系,才能很好的把握黨群、干群之間的關系,使農村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財政管理部門加大對農村財務管理力度,并且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有關制度,農村干部也做了很多細致的工作,可是,因為農村財務內容廣泛,情況各種各樣,有些問題很難從法律制度上嚴格執行,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致研究,從而得到解決的更好辦法。
財務隊伍服務意識不強。由于農村財務工作人員,沒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對財務經濟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根本不明白、不清楚,更不能進行核算成本,會計分析等。同時,很多財會工作人員都是鄉鎮干部指定的,害怕得罪干部領導和眾位鄉鄰,所以,根本不能進行監督和管理。
執行財務制度不嚴。沒有按照財務管理制度去做,有些村干部直接或間接的管理錢物,進行收入坐支,讓財務工作人員、民主理財小組、民主監督人員形同虛無。鄉鎮政府對村干部進行考核,主要通過鄉鎮政府的有關部門實施,而經營管理部門卻對村級財務工作人員沒有任何約束,并且村干部沒有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更不明白如何處理財務管理的收支等賬務問題,不自覺的違反了財務管理制度的有關法律法規,使財務管理產生混亂的局面。
揮霍公款現象嚴重。一是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產性開支過大。有的村集體收入很少,甚至連正常的開支都難以維持,但村干部在花錢時,從不考慮這項支出是否必要,有錢就花,沒錢再想辦法。有的村村級集體經濟條件雖然好些,但村干部只顧自己享受,用公款吃喝玩樂,年招待費達幾千元,甚至達幾萬元;有的以外出學習考察、調產增收為由,到處游山玩水,村民意見很大。
財務賬目混亂不清。有些村級賬目很亂,賬目分類不合理,因此就出現手續不全,對于原始憑據缺少經手人、審批人以及驗收人的簽名或蓋章等,有時候還出現很多人收錢、管錢、使用錢現象,有時收到錢后很久時間不上交結賬,也不記賬等許多問題出現。還有一部分村干部在選用會計時,以自己的利益為基礎,把自己的親屬或者關系人員聘用,逐漸使村級管理人員形成自己的關系網絡,從而使會計這一崗位的監督機制化為虛無。
民主理財制度落實不到位。沒有按照財務管理制度去做,有些村干部直接或間接的管理錢物,進行收入坐支,讓財務工作人員、民主理財小組、民主監督人員形同虛無。鄉鎮政府對村干部進行考核,主要通過鄉鎮政府的有關部門實施,而經營管理部門卻對村級財務工作人員沒有任何約束,并且村干部沒有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更不明白如何處理財務管理的收支等賬務問題,不自覺的違反了財務管理制度的有關法律法規,使財務管理產生混亂的局面。
提高財會人員素質。一是要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和教育。財會人員作為特殊從業人員,既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要有較強的政治觀念和職業道德水平。因此,要通過舉辦業務講座、法制講座、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等,定期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二是針對部分農村財會人員年齡偏大、素質不高的問題,將一些年富力強、愛崗敬業、業務精通的社會人員選拔到會計崗位上來。三是對村級財會人員的配置,要由鄉鎮(街道)進行考察選配。在選拔財會人員時,要堅決杜絕“任人唯親”的行為。
加強對村級財務工作的監督檢查。鄉鎮(街道)要建立有權威性的審計組織,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督檢查。由鎮(街道)財政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對村級財務進行檢查。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要追究村干部和財會人員的行政、法律責任。
開設銀行專戶。保留村委會銀行基本賬戶,村委會取得的各項收入,經手人必須在三天內交村出納員,村出納員收款后必須在五個工作日內繳入銀行(信用社)專戶。無正當理由經手人不按時上交,或出納員不按時繳入銀行(信用社)專戶的,將依法追究其責任;情況嚴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每筆開支或往來款的結算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必須通過銀行結算。
村使用由鎮(街道)會計中心監制的收款收據。嚴格實行收據領用制度,由助理會計到街道會計代理中心領用;村級收款收據由村助理會計保管,使用時由村出納向助理會計領用;使用完的收款收據存根由鎮(街道)會計代理中心核查后存檔保管。
加強財務管理 村級財務實行以村級集體資產所有權、資金使用權、財務審批權不變的前提下,村集體財務的賬務委托鎮(街道)會計代理中心,實行統一財務制度、統一審核、統一集中記賬、統一財務公布內容和時間、統一建檔管理。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民主監督的有效方式,加大財務公開的力度。成立村民民主理財小組,參與財務管理;村務公開監督小組與村民主理財小組實行“一套人馬兩個牌子”,村民主理財小組必須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村民主理財小組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參與村級集體財務管理,監督財務制度實施,進行財務審核,及時征求和反映群眾意見。集體重大事項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定期對村干部使用資金的情況進行審核;設立村務公開欄,定期將財務收支情況、大額資金使用、干部報酬、個人借款、招待費、工程項目等一些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專項公布,增強財務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