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進
無論如何,房產稅的征收方式必須以降低房價房租為目的。
近來,有關中國房產稅是否正式出臺,引起了各方的熱議,這關乎“居者有其屋”的民生大計,也涉及中國經濟與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目前的高房價,給中國的實體經濟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僅舉三點:
首先,由于高房價帶來的房地產暴利,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房地產行業,阻礙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和就業崗位的創造,損害了實業;其次,高房價挫傷民眾的購買力,大幅降低內需;第三,高房價拉大了貧富之間的差距,其高成本剝奪了中下層收入家庭致富的機會……
而且,有史可鑒,持續過熱的樓市將綁架實體經濟,并總是與金融危機如影隨形。
在歐美,房產稅是穩定房價的有效利器。只要房屋產權屬于私人所有,就必須繳納房產稅,每年繳納的稅率從房子市場價的1%到3%不等(視房子所屬的不同地域而定),平均為2%。
也就是說房價越漲,房產稅越高。如果稅率為3%,哪怕房價不漲,每34年(即使不算貸款利息)的實際付出,已超過了房價。這就有效地阻止了房價高漲,使歐美100多年來的房價增長,基本和通脹保持同等比例,甚至低于通脹,這樣,使得房子在歐美,只是和空氣、水、糧食等一樣的人類必需品。一般情況下,對于絕大多數歐美人來說,是不會用房子來投資,甚至投機的。
此外,歐美政府征收了高額房產稅之后,大量提供各種類型的租金穩定的住房,使大多數民眾無需非得購房而居。而在中國,許多人擔憂,開征房產稅或會引發房租及房價上漲,傷及普通百姓。
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如果征收方法不當,房產稅的確可能會帶來上述問題。因此,房產稅征收的方法至關重要。
首先,房產稅和個人所得稅一樣,關鍵在于起征點。如果房產稅以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為起征點,并實施階梯式稅率的話,房子越多,則稅率越高,也許可以減少這種擔憂。
其次,由于租房市場是個有效市場,只有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房租才有可能上升。實施房產稅,恰恰增加了空置房擁有者的持有成本,因此對空置房征收重稅(對用于出租的房子則免稅),這樣能逼迫空置房要么出售,降低房價,要么逼入出租市場,降低房租。
同時,政府通過征收房產稅,能快速獲得大量稅收,利用這筆資金來建造廉租房,提供給低收入家庭。如此使房價降溫,徹底打破房價不斷上升的預期性。因高房價的根源之一,就在于其投資性,房產稅可釜底抽薪,比任何房價調控手段都管用。
另一方面,歐美國家的政府每年都會控制房租漲幅。比如多倫多,政府要求今年公寓的房租必須下降1.49%。如果中國在房產稅出臺的同時,政府也能限制房租的漲幅,再加上廉租房的建設,房租上漲的余地就更小了。
但也不能照搬歐美模式,畢竟中國的土地資源歸國有,房屋業主只有70年的房屋使用權,并沒有土地所有權。何況地方政府又非常依賴賣地的財政收入,而中國在養老保障等方面也還不夠成熟,人們無房就會不安心,這種情況存在一天,房價泡沫就難以破滅。
總之,只要中國結合自己的特殊情況,巧用房產稅,房價的理性回歸是完全可能的。無論如何,房產稅的征收方式必須以降低房價房租為目的。如果所設計的房產稅征收方式無法抑制房價房租,那還不如不征稅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