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娟
十年浸淫媒體圈讓熊娟步入事業巔峰,在人生轉型期,她毅然選擇進入互聯網醫療領域創業,并從更為艱難的跨境醫療切入,自此雖“如履薄冰”,卻讓她找到了久違的沖勁兒與幸福感。
離開媒體圈進入互聯網醫療領域再創業的熊娟,像打了雞血般,幾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甚至在與《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溝通采訪期間,她都習慣性地反問“你最晚幾點休息?可能要等我忙完,晚一點聯系你。”
于是,才有了那通深夜十一點鐘的電話長談。
雖未能與熊娟面對面采訪,但從前期掌握的一些資料中早已有所了解,令《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意外的是,這位被互聯網媒體圈公認執行力超強且愛挑戰的女企業家,在采訪間隙有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溫和,在電話那頭的熊娟笑言,“創業之后接受記者采訪,就像遇到了‘娘家人,總讓我產生莫名的親切感。”
說說那十年
十年前,年輕有為的熊娟進入環球時報任市場總監,不久,她便籌劃起媒體創新轉型的路子——于2007年參與創建中央級新聞門戶網站環球網,她說,“當時只有兩人的創業團隊,一切都是未知且需要去摸索的。”在當時,環球網的創立的確成為報業系統內新產品的成功拓荒者,這與主要負責移動端產品研發、移動游戲海外發行、無線廣告營銷及媒體資源整合的熊娟功不可沒。
之后的時間里,熊娟帶領著團隊研發客戶端產品下載量過千萬,微博微信粉絲矩陣覆蓋3000萬用戶,營銷收入每年近億元。她還連續兩年被DCCI評為“中國移動互聯網風云百人”、并于2015年獲得手游出海“鄭和獎”……
在旁人看來,已經升職為環球網副總的熊娟沒有理由離開這個國家級平臺,其實就這個問題,她本人也著實經歷了認真思考。
事業步入平穩期,家庭生活工作都近乎圓滿時,反倒推著熊娟又來到了選擇的岔路口。“環球網的確有豐富的可整合資源、平穩的工作節奏,可就像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想到未來的每日都將重復過往,我必須選擇離開,去迎接更加新鮮又富有激情的事情。”
讓熊娟更為感恩的是,家人在此時或許也不能完全理解,但仍然給予了她莫大的支持與信任,在對自我人生觀、價值觀及行業發展分析之后,熊娟決定離開十年青春揮灑的媒體圈,離開這個鍛造了自己一身鎧甲的體制深井,投身創業的戰場,為重新燃起的創業理想拼一把。
在采訪中,熊娟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作為重慶妹子,她骨子里對自己選擇的事情有一股理性并堅定的沖勁兒,這從她再創業的過程中便能有所洞察。
在決定拋下令人艷羨的金飯碗之后,在產品研發、廣告營銷、手游發行多個領域都有涉足,有較豐富的國際資源的熊娟收到不少各行各業遞來的橄欖枝,“有手游領域、互聯網金融相關合伙人的意向,但都不足以吸引我。”
在熊娟的思維框架里,未來她想做的生意,不單純為了賺錢,身為女性創業者,與生俱來的關愛與呵護的特質,讓“造福人民,用愛創業”的想法真切地扎根在她的心里,選擇創業項目時,更加從容嚴謹。
邂逅跨境醫療
今年3月,在一次聚會上,熊娟認識了春雨醫生CEO張銳,經過一番交流,她也了解到,作為國內最大的移動醫患交流平臺,春雨醫生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近6500萬用戶、20萬注冊醫生,每天甚至有11萬個健康問題在春雨醫生的平臺上得到相關解答。
正是那次聚會,曾經也是媒體人身份的張銳,發現了熊娟身上超強的執行力以及對國內外醫療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與想法,于是向她發出了合作的訊號。
“當時,張銳透露,春雨醫生不僅在緊鑼密鼓開辟線下診所,下一步還將開拓國際市場;另外,未來5到10年,互聯網醫療將會有10倍增長空間可期,同時互聯網醫療將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方面。”熊娟回憶說,和張銳合作開拓國際醫療領域這件事著實吸引了她。
不過,十年媒體圈浸染的熊娟對傳統醫療機構甚至跨境醫療競爭者間的運營規則或玩法不甚了解,這也讓再度出發的她一度彷徨,“并非缺乏信心,而是還沒有找到一個清晰的脈絡”。
盡管跨境醫療在國內是近兩年才興起的新生事物,但已經顯露出極具誘惑力的市場增長趨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僅韓國的中國醫療旅游人數就達到了20萬,未來中國跨境醫療旅游市場規模將突破全年100億美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原因,讓投身互聯網醫療的熊娟覺知自己做的選擇非常正確。她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當前國內,就醫鏈條由醫院、醫生、藥廠、醫保、患者組成,這其中,患者可以知曉的信息最少。”熊娟舉例說,一個癌癥病人,在中國能得到的解決方案,大多數情況下是化療及手術切除腫瘤,基本察覺出來也是中晚期。
而熊娟在日本考察時,日本千葉西綜合醫院院長三角和雄介紹到,在檢查結果確定的情況下,醫生能給出多種治療方案供患者選擇,其中,大部分是通過治療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抗癌,很多技術確實只在日本國內適用。同時,熊娟在考察美國時了解到,病人患上重病,美國的“以患者為中心”的醫院管理方案,有完善的針對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輔導,讓整個家庭一起積極面對。
在前期與諸多國際診療機構交流合作之后,熊娟自知,在醫療的很多領域,國外的水平要高很多,某些在國內還屬于疑難病癥的領域,像早癌篩查等在國際上已經有了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實際的治療效果,是跨境醫療最根本的吸引點。”
熊娟認為,跨境醫療市場日趨火爆,說明了人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渴望。然而,“我國傳統跨境醫療中介代理機構存在諸多弊病,不規范、出境診療門檻高、中間費用貴、流程繁瑣等問題,日益成為中國患者出國看病的絆腳石。”
當然,促使熊娟下定決心的,還是自己身為母親所能希望的便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如若能改善醫療環境,這于己于人都將是一件獲益良多的事。
頻繁的海外考察及國內跨境診療難以落地現實,讓熊娟認為,時機成熟了,必須盡快讓國外的優秀診療技術服務在中國“接地氣”。endprint
改變就醫方式
不過,創業想法的誕生到落地,遠非設想那般容易。
熊娟透露,春雨醫生只是提供數據接口的共享,春雨國際醫療(簡稱:春雨國際)從團隊技術、運維市場人員的招募,到平臺的搭建完成,讓她再次經歷了一次從0做起的過程。短短幾個月的籌備后,春雨國際于7月22日正式上線。
據熊娟介紹,春雨國際提供醫療旅行的一站式跨境服務。從線上咨詢、提交材料到海外就醫和回國的隨診和康復,春雨國際不僅全程陪護,提供優質的醫療咨詢,還配備專業的海外陪同人員,為患者安排食宿、交通、就醫翻譯等有關事項,讓患者全程享受私人旅行顧問和醫學翻譯的貼心服務。
同時,春雨國際還為尚沒有能力出國看病的患者提供國際遠程診斷和治療方案建議,患者可以通過春雨國際準備相關材料,聯系專家線上問診、遠程會診,并提供專業遠程翻譯,讓每一位客戶享受到國際水準的醫療服務。
據了解,這一國際醫療服務咨詢平臺,目前已經和美、日、德、韓等6國的30多家醫院,2000多名醫生建立合作。另外,熊娟還透露,與春雨國際合作的醫院70%通過JCI(國際醫療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認證,相較同業而言,這一標準是更為讓消費者或患者放心的。
“春雨國際希望讓患者或用戶感受到以人為中心的就醫接待。”熊娟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目前春雨國際80%的產品定價在5萬人民幣以內,目的是希望提供更多中國人消費得起的海外醫療服務產品。另外,在熊娟看來,春雨國際存在的實際意義,不僅是服務用戶或患者出境,更為長遠的發展目標是將優異的國際診療技術或服務帶回國內,將跨境醫療實現互惠互通。
做好資源聚合方
“實際上,中國人并不是享受不起境外的一些醫療服務,只是不了解。”熊娟說,雖然患者不安于現在的就醫體驗,但卻無力改變。
她還強調,跨境醫療服務不僅需要專業的醫學翻譯,還需要對境外的醫院和醫生有充分地了解、完善的醫學預約和提前問診等準備工作,跨境看病或治療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太復雜,“這就是春雨國際要做的——借助互聯網平臺,讓跨境診療服務化繁為簡。”
據悉,目前春雨國際提供多國海外體檢定制,對重大疾病的早期定向篩查與多重基因檢測措施,幫助客戶及早發現健康問題,爭取寶貴、有效的治療時間。
另外,“春雨國際還將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好醫院、最好的醫生、最好的技術為中國人的健康服務,未來還將引入海外的醫療管理系統,在國內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診所,為境外治療回來的客戶提供后續的隨診和康復服務,真正做到跨境醫療的閉環。讓患者和家屬沒有遺憾。”熊娟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滿懷自信地說。
當然,與傳統跨境醫療企業不同,熊娟認為,春雨國際想要做成一個“互聯網+醫療”的聚合平臺,成為跨境醫療領域里的“攜程”。她表示,“以前跨境醫療屬于高端消費,春雨國際要實現的是讓更多的人享受國際優質醫療資源,我們要不斷整合全球醫療健康資源,通過PC和移動端產品打造跨境醫療服務平臺,只要提供的服務符合春雨的標準,我們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跨境醫療機構入駐。”
熊娟還透露,目前春雨國際的目標是把跨境醫療的資源聚合好,服務于整個中國的中產階級,并積累用戶。“其實,跨境醫療聚合只是我們發展規劃中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把外國優秀的醫生引入中國,避免國人總是為了尋找更好的醫療資源而走出國門,費錢費力。”另外,春雨醫生現在在籌備線下的診所,未來這將會是春雨國際的線下落點和視頻問診落點,同時也會成為把外國醫生引向中國的落腳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