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潘平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項目決策前,通過對與項目相關的工程、技術、經濟等各方面條件和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對各種可能的建設方案進行論證,并對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進行預測和評價的一種科學分析方法,進而評價項目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經濟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水利工程項目具有很明顯的公益性特征,對水利項目的評價,從一開始就以公共項目評價為基本方法。可行性研究是項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內容,它從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考察分析項目的可行性是投資者進行決策的依據。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建設管理方案論證的同時完全可以對運行管理進行方案論證。
管理機構方面的結合。《水利水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中的第八部分工程管理,要求可行性研究階段“對工程管理機構設置的初步方案,初步確定管理機構的人員編制和生產、生活的用房規模。”和“提出水利工程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和主要措施。”這就為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和運行管理有機結合提供了依據。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要對水利工程的性質進行初步的確定,并明確運行管理體制,以及管理機構的人員編制、隸屬關系,以便通過相應的渠道落實經費來源。
投資方面的結合。新建水利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經費進行測算分析,對水利工程運行管理階段可能發生的費用進行測算,與水利工程建設投資一起考慮,工程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和生產運行投資,并且將運行管理資金與建設資金一起考慮籌資方案,哪一級部門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部門就要負責建設投資的落實和運行經費的籌劃,達到從項目的前期解決了項目建成后運行經費來源不明、經費短缺的問題。
風險分析的結合。任何項目都存在風險,水利工程也不例外,不僅建設期間存在風險,在運行管理期間同樣存在風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中出現嚴重問題的概率和增加運行管理期抵御風險的能力。
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經審批后,依據項目法人的決策,如果決定建設該項目,就進入了工程的設計階段,根據我國當前情況,習慣上將設計分為高階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從狹義角度劃分設計階段我國目前分為二階段設計,即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
設計方案優劣直接影響著工程造價和建成后的運行效果,目前項目管理注重設計方案的優化,在投資一定的情況下采用“限額設計”既可以滿足建設要求又能滿足資金的限制,管理單位是工程最終的使用者,運行單位要在設計階段了解設計意圖,設計單位要為最終用戶一管理單位的設計思想服務,達到用戶滿意,這一時期運行管理單位參與進來運用豐富的經驗指導,可以形成設計與實踐的結合,及時修改完善設計方案,實現優化設計。
實行招投標制度后增加了招標設計這一過程性階段,此時工程有關的圖紙、技術說明、工程量清單等資料與工程后期的建設和管理有密切的關系,設計階段和建設階段相接緊密,建設前期的監理、施工招標工作要依據,設計階段的設計概算、施工圖紙和技術條款等。設計階段運用風險原理對工程建設過程的風險進行預測和應對方法進行分析和設計,就能很好的保證工程的按期完成和投入使用,同時也體現設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運行管理單位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工程設計對于建管結合的實現意義很大,管理人員參與設計階段的工作,從工程產品的初期提出用戶需求和完善化意見,尤其是參與主要設備的招標文件的編制、參與招標評標,可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設計階段檢查產品的性能、條件、使用環境技術等與未來使用條件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查找設計疏漏,分析設計缺陷,及時提出優化意見,消除運行中的安全隱患,不但可以方便運行管理而且可以節省部分技術改造投資。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運行管理者與工程建設者在工程招標、合同執行、安裝調試、檢查驗收等過程方面緊密結合,實現生產準備與工程建設的順利交接,在工程建設階段完善、改進技術方案。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實行的是統一管理、分級管理和目標管理,逐步建立水利部、流域機構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以建設項目法人分級、分層次管理的管理體系。
項目法人的職責就包括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運行管理機構、管理方案、人員培訓等,做好生產前準備工作,對工程的生產經營、還本付息以及項目風險負責,對資產的保值增值全過程負責,項目法人不僅要負責建設期的管理還要對運行管理負責。
運行管理單位參與工程建設。從質量角度講,下一道工序(運行管理)是上一道工序(建設管理)的用戶,只有產品優質才能達到用戶的滿意,用戶才能滿意。
通過參與工程階段驗收、安裝調試不僅可以及時掌握有關設備信息、熟悉操作技能,而且為以后設備穩定運行打下良好基礎,可以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尤其是隱蔽工程的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解決,將隱患消除在工程完工之前。
運行管理單位參與工程結算、投資控制,竣工驗收和結算工作,以及生產試運行階段,這樣可以實現工程建成后順利交接運行管理單位,使得運行管理單位對于新建水利工程的資產來源和結構心中有數,對于運行投產的管理有很大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