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偉
「享受了自己因為低欲而變多的自由」 語出作者陳思呈專欄,文章以“渾然不覺”為關鍵詞,討論那些“不以為然”的生活哲學:“一個渾然不覺的人多么幸福。他輕松放棄,不需要經歷我所揣測所設想的困難。他也可以不以別人的感受為參照物,因為他自己的渾然不覺就可以另設坐標……我們從小聽到的那句老話‘無欲則剛,我總以為是在形容犧牲者,其實是在形容享受者。他們享受了自己因為低欲而變多的自由。”
「讓我也美美地拍一張」 來自《鄭州晚報》報道。報道說,鄭州豐產路派出所新近引入“自助照相”服務模式,“辦理身份證業務的群眾可首先到導辦臺辦理申請,然后可選擇人工照相室或自助照相室拍照……對于身份證‘自拍神器,住在航海路附近的市民薛女士很是期待:‘希望我們的轄區派出所也趕快引進,讓我也美美地拍一張。我的身份證早該換了,都10年了,恨不得現在就把身份證給換了。”
「常態灰」 來自網友飛過山飯文:“‘閱兵藍一夜成‘常態灰,說變臉就變”……自去年冬初的“APEC藍”引發公眾關注至今,代表空氣質量的“藍”已成為一個固定詞根,但無論APEC藍、閱兵藍還是××藍,在實際語用中,都同具虛幻感,不真實,不可靠。
「低生育陷阱」 語出評家鄧海建文章,原題“那么多人娶不到老婆咋辦”。文章說,“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遠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已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當此背景下,指望生育政策調整來紓解‘光棍危機,可能遠水不解近渴。”
「面料好到違反廣告法」 來自新聞極客報道。9月1日新《廣告法》正式實施。“與舊版相比,新《廣告法》在廣告用語及代言等方面做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史上最嚴廣告法?別鬧了,這么說違法。”于是,各種廣告文案“新模板”紛紛出爐,如:“面料好到違反廣告法”“款式帥到沒朋友”“價格優惠到不讓說”……不一而足。如是種種,當然不過小聰明,可小聰明也是聰明不是?
「微冒犯」 來自澎湃新聞記者彭渤報道:“今年6月,美國加州大學9個院系舉辦了新學年教師領導培訓課程,培訓目的是教老師們如何避免冒犯學生和同事,該課程建議教師不要使用一些可能構成‘微冒犯(microaggression)的話語或行為。”“‘微冒犯一詞產生于1970年代,由當時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切斯特·皮爾斯糅合micro和aggression兩詞而成,指在日常語言、肢體語言,或者其他環境中對特定對象存在有意或者無意的輕視、怠慢、詆毀和侮辱等負面影響。”
「通性真實」 來自學者謝泳專欄,語出原題“陳寅恪對小說的一個卓見”:“陳寅恪對小說在歷史研究中的價值有非常清晰自覺的認識。他講《太平廣記》史料時曾說過:‘小說亦可作參考,因其雖無個性的真實,但有通性的真實”……“我個人理解,陳寅恪所謂‘通性真實,其實與恩格斯評價巴爾扎克小說時的名言表達的是同一意思。”
「把某一類型的電影當作是自己的豪車名表」 語出作家和菜頭專欄,原題“《聶隱娘》和《小時代》”:“《聶隱娘》這部電影好不好,見仁見智。因為在我看來,任何一個導演的表達方式,都會吸引一班投契的人。很多時候,電影的好壞與其說是導演水平的差異,毋寧說是觀眾性格、閱歷、審美趣味上的差異。但是,把某一類型的電影當作是自己的豪車名表,用于彰顯身份,鄙薄他人,我就覺得近乎于耍流氓了。”
「每一個不斷擴大的前臺都占用了我們過多的表演時間」 語出孫驍驥騰訊大家專欄,原題“我們都愛上了朋友圈里的虛偽”:“微信圈已變成了一個擾人的虛擬空間”“呈現在微信圈中的自己距離真實的自己,這些年漸行漸遠。我們日益熟練地利用網絡和移動端的SNS平臺在偽裝自己、討好別人、謀求人際資本。”作者將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發明的劇組理論置放于互聯網時代,認為“每一個不斷擴大的前臺都占用了我們過多的表演時間,(它)讓我們成為了無比疲憊的演員,一個比楚門(Trueman)更悲催的真人秀犧牲品。”
「無意識互害」 語出評家賈嘉文章。針對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特大爆炸慘劇,作者探究一種普遍的麻木:“‘不出事沒人管這一句話,說盡了多少中國式辦事邏輯。只要不出事,再老的電梯也不會有人去修;只要不出事,再難走的路上,校車照樣載著孩子們顛簸……一個社會的底層崩塌,有一個顯著表現,應該是無意識的互害。”
「情緒生產力」 語出《快公司》中文版主編柯志雄文章。所謂“情緒生產力”,即就設計工種而言,有時處于放松狀態的無所事事,反而更易迸發創意靈感:“Steven DuPuis說,要達到高生產力,尤其是情緒生產力,最佳方式是偶爾讓自己‘無所事事……這大半年的休假,我大部分時間待在云南,每天基本是四件事情:跑步,看書,拍照和發呆。跑步讓我多了一個終身受益的習慣,看書給了我很多啟發,最終消解了我的焦慮。”
「我就只能抱著他告訴他我站在他這邊」 來自澎湃新聞報道,語出作家黃宗英。談及前夫趙丹,黃宗英說:“我這輩子做過一些錯事,也做對了一些事,其中我想來,最對一件事情就是嫁給了趙丹……他的一生大起大落,老是挨批判。可是他挨的批判我都不了解為什么他被批,所以我沒法勸他,我就只能抱著他,告訴他我站在他這邊。我一輩子作為趙丹妻,大概也就是這個作用”……黃宗英嘴里的這個心酸句說的是陳年舊事,可闊別經年,心酸依舊。
「紙上談假」 來自澎湃新聞轉發新華網記者陳諾、聶可、錢春弦報道。報道說,“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通過優化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鼓勵彈性作息等,激發旅游消費需求”……但這一有關“調假智慧”討論結果并不樂觀,多半不過“紙上談假”。
「出電梯右轉8步到家」 語出作家稀飯的飯周二飯文:“賣了套從未住過的房子,居然還有些傷感。即使想到換來些銀兩,也不能緩解。這就是什么都舍不得丟的多愁善感保守主義者吧。我最喜歡的世界就是永遠不變,街角就是那幾家店,菜攤不會換主人,出電梯右轉8步到家。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僵尸飛行」 來自作者郭超刊載于《新京報》文章,原題“MH370墜毀前為何會變‘僵尸飛行”?“由于殘骸發現位置遠離原來確認的搜救范圍,有推測稱,MH370在墜毀前經歷了一段‘漫無目的的飛行,直至燃油耗盡。在媒體報道中,引用了“‘僵尸飛行一詞”……這專業術語讓我想起俗話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個正在“僵尸飛行”的機構還能飛多遠飛多久?
「賦詩索賄」 來自澎湃網轉發《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翟耀、通訊員甘泉報道:“朱家臣任周口市政法委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先后索要或收受他人賄賂超過678萬元。其中,他通過‘報銷發票向他人索賄是主要形式……‘有一年,單位要調整干部,他給我發短信,意思是我干得不錯,讓我見見他。一見面,他就給我兩萬多的發票讓幫助處理一下。我也知道他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擔心他成不了你事壞你事,就自己掏腰包給他墊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