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草 威
不必緬懷逝去的時代
文_草威
整理書柜,想起一個很多人提出過的問題—為什么在這個時代幾乎讀不到出色的小說?我的書柜里管理、設計、營銷、科技類的書仍然在頻繁更新,但文學著作似乎與這個時代毫無聯系。
我想這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我沒時間去看這些書,或者沒時間用心去找;二是這個時代可能確實缺少拿得出手的文學作品。每次想起這個,我都覺得第二種可能性更大。
與之相伴的另一個問題是:這個時代較之從前是更庸俗、浮躁,更急功近利了嗎?這是一種常見的論調,但我相信,不論在哪個時代,人都是按照一個差別不大的比例分布的—大多數人沒那么高雅,所關心的無非是一些永遠重復的話題。但總有一些要求進步的人,他們不滿足于當下,也不甘心止步于大眾的品位,他們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更好的東西。這些人決定了時代的主要成就。
那些頂尖聰明的人把目光匯聚到什么地方,那個地方就可能出現時代的燈塔。從前,最聰明的幾個腦袋可能天天都在研究遣詞造句,所以我們收獲了很多杰出的小說,甚至我們想到“大師”會先想到那幾位小說作家。而眼下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人才在想如何改變人們的購物方式、交流模式、獲取信息的模式。他們創建的公司、發布的產品就是他們的作品,代替了小說和詩歌,成為年輕人熱衷談論的東西。
能說這個時代變壞了嗎?它確實發生了劇變,而且我覺得一定是往好的方向變化。
現在的人們不再以看過多少小說來證明自己,閱讀文學作品從一個與文化相呼應的評判標準變成了選項之一,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另一方面,文學被冷落,也可能間接地說明人們在現實中擁有了更多的方式進入精神世界,文學的定義被擴充了,人們展示才能的空間也豐富了,聰明的人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領域,這自然也是好事。
在我看來,這個時代的任何領域都可以進行文學創作。比方說,你去看一場巴塞羅那隊的足球比賽或者費德勒的網球比賽,除去比賽本身,你還可以感受到來自運動的美感,甚至有些經典的比賽會讓人產生一種在閱讀詩歌的感覺。我覺得這就是文學了。
科技,這個聽起來和文學南轅北轍的行業,正慢慢變成文學創作的主戰場。我所在的公司制作的一款產品,精益求精,慢工出細活,追求簡潔和精美,這是我們的理念,還有很多公司的產品功能以多取勝,一應俱全,也更接地氣,與我們的路數完全不一樣,但這些都是創作,我覺得都可以看作是文學的不同表現形式。一個愛寫詩的文藝青年完全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產品,而我們每天所面對的手機操作系統、軟件界面,可能就是這個時代的文學。
所以,不必緬懷某個已經逝去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風貌。即便懷念,我們也應該去懷念一種精神,而不是形式,因為形式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每個進步的人,每個得以在時代中留名的人,無非都是在利用變化的形式去捍衛和光大自己堅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