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軼
1948年的行憲國民大會,發生系列的有趣之事。諸如,為營造民主氛圍,總統競選怎么也不能唱獨角戲,但“蔣介石”“胡適之”合在一起不吉利,意謂“蔣介石往哪里跑”,而“蔣介石”與“居正”在一起就十分美好,于是居正出來唱戲,奈何特務機關以為居正真要競選總統,暗中監視并兼恐嚇,還有在選票的“居正”中間添一“不”字。
較之副總統競選,總統的競選當是波瀾不驚,但也發生一事,很有意思。天津有不知名人物孔氏,專程趕赴南京競選總統。但是,孔氏被宣布患有神經病,隨即被捕。副總統的競選可謂激烈,尤其在李宗仁與孫科之間,更是引發了派系分歧。而江西省修水縣立中學校長李凌鶴,致電國民代表大會及各大報社宣布參與競選副總統。早在五四運動時期,李凌鶴就曾參與游行示威,參與起草南昌學生聯合會章程及宣言,參與“贛人治贛”運動,驅逐許壽裳;作為學生代表極度活躍,奔走相告于政府機關與社會各界,少年時便在江西公共界名聲大振。
4月4日,國大會討論總統提名人選問題。就在當日,江西《民國日報》接到李凌鶴信函,公開宣布參加副總統競選。此新聞刊發在次日的報紙上,并附有參選宣言:“南昌民國日報公鑒:國民代表大會即將舉行大總統副總統之選舉,凌鶴視競選為國民應享之權利,亦視為應盡之義務,于是參加副總統之競選,以圖報效,除電陳國民代表大會提名擁護外,特電貴社為有力之贊助,兆民幸甚!江西修水縣立中學校長李凌鶴寅儉叩。”不獨江西報紙接到信函,李凌鶴同時“向各報發出快郵代電,并申請國大提名”。除此之外,還有一份致國民代表大會的電文:“特急。南京國民代表大會秘書處轉全體國民代表公鑒:本人競選副總統,決以鐵掌佐助大總統,鏟除貪污,澄清吏治,凡所舉措,平易近民,卑之無高,請提名大會,一致擁護,兆民幸甚!江西修水縣立中學李凌鶴寅儉叩。”
新聞一出,輿論炸開了鍋。
第二天,江西《文山報》便有署名弗令君的評論《江西有人競選副總統》,戲謔此事。作者故意針對李氏的電文字斟句酌,雞蛋里挑骨頭般嘲諷道:“鐵掌系金屬,鐵掌須菩薩才有……中國向稱四百兆人民,而李君僅拯兆民;其余三百九十九兆之民眾,無疑將群起而攻之,則競選不成,反遭辱也……”
上段文字,可謂無聊至極。然而,有名為氣平的讀者讀后,投書江西《民國日報》,以其人之道反還治其人之身,對弗令君文字也字斟句酌起來,引經據典,煞有其事地為之爭辯。作者引用鄧伯詡“使吾不為時用,徒生一副銅筋鐵骨于天地矣”與朱熹“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認為此二名言“傳誦數百年之久,亦未嘗有譏二子為銅菩薩、鐵菩薩者”;并且,他認為李凌鶴用“鐵掌”做形容詞,實乃時勢艱窘,需要鐵掌之力:“假如我們要去負擔起這種艱巨的責任,非有如銅筋、鐵骨、鐵肩、鐵掌般一樣堅固的力量,不足有為也。”
乍看上面的文字,似為嬉戲之詞。緊接著,作者筆鋒一轉:“四億五千萬人民中,除掉官僚、政客、軍閥、奸商、大賈、土豪、劣紳、大地主、小地主,及一些專營重利者,國家所有貨幣、土地,為他們所操縱外,其實,真正‘日無喂雞米,夜無老鼠糧的窮鬼,又能有多少呢?是其數更不到四億五千萬了。”更進一步,作者直擊現實:“當然,上說官僚等十大貴族,用不著去拯救他們;也許李君還要舉起他的鐵手來,打翻這一班家伙。因為,現在當局是肉手,以肉手打肉體,結果,兩人是一樣的痛。”由此可見作者用意為何,“所以,李君知道:非伸出鐵手來,是不足有效的!”
還有一作者,撰文談李氏幸無遭遇天津孔氏下場:“李與孔競選總統,可謂‘無獨有偶;而孔被拘,所惜修水之警士未曾動手,是國家有薄于孔,而厚于李矣!”氣平君認為,此人實在法盲:“幸而該縣有知識、有頭腦的人,他們知道,競選不是犯罪,是人民的權利也是義務。拘捕依法競選的人就是侵害人家的權利!亦即危害了憲法!……我們知道,憲法并沒有說:要官僚、政客們才有競選的資格,平民便沒有參與的權利!”所以,作者力挺李凌鶴出來競選副總統:“‘教育為立國之本,如李君真正有大才的話,以這樣一位教育家來佐理國事,誰又說不行?又何況參加競選是人民應有的權利!否則,人民只專有完糧、納稅和當兵的義務,而毫無權利可言!”更有意思的是,作者繼續將話語引向南京國大會上來:“若以功業、職位來決定正副總統,只要看一看功勞薄上,誰的功勞大,誰次之,正副總統不是很輕易就決定了嗎?又何必召開國大?為他們每日花上30億之款,來做這種無謂的損失?”
參選副總統成笑柄后,李凌鶴自身如何面對已無從得知。可以得知的是,1949年五四紀念大會上,李凌鶴面對兩千余人在修水中山公園,對國民政府“行憲戡亂”、國大會等進行了抨擊,強烈譴責國民黨“獨裁專制,禍國殃民”。一個半月后,共產黨攻入修水,李凌鶴受邀參加慶祝“解放大會”,慷慨激昂地發表歡迎致辭,隨后參加“解放大游行”。
(敷衍摘自《南方都市報》2015年5月24日,圖/連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