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成為母親讓我更懂生活

想平衡事業家庭,這樣向前一步:
1.集中安排規劃工作,提升上班時段的效率。
2.享用移動端帶來的溝通便利,減少通勤環節,增加跟孩子共處時間。
3.保有獨立的二人世界。
人物身份:SMG著名主持人
向前宣言:“我喜歡工作,但拒絕‘女強人’這聽上去過于嚴苛又不懂生活的稱謂。成為一名母親,讓我擁有更多的生活智慧。”
初次被選中作為節目主持人時,陳蓉還是懵懂的大二學生,首次招募經歷了過三關斬五將被通知錄用又被臨時撤換而后又被召回的尷尬境遇。近20年過去,她用落落大方的知性風格告別了過去被挑選的角色,成為滬上最具標識度的女主播和制片人,也成為首個與SMG簽約個人工作室品牌的主持人。而就在工作室落成后一年,她的人生履歷更臻于完美:她有了一對龍鳳胎寶寶。成為一名母親,對于一個生活工作都離不開鏡頭的當紅女主持來說,無疑是勇敢而美好的一大步。
相比于主持時的穩重內斂,陳蓉本人多了幾分大條的歡騰。主持的功力令她說話流暢、話語清晰,但絕少咬文嚼字,毫不矯飾。“生完孩子后有什么改變嗎?”她不置可否地點頭,“天哪,要說這改變,那話可就長了。”32歲結婚,39歲生孩子。在中國傳統婚育觀念里,她的這兩步都算是步履頗晚。她經歷過催婚催生,也曾想既然已經晚了,那索性再晚點好了。曾經陪跑的朋友進入家庭核心后,當你還想聊人生與夢想時,他們的話題已經不經意間落入了家庭的點與面:愛人與孩子。她常常不厭其煩地聽到這些話題,心里暗想,以后自己絕不可能是這樣的。
可有些事就是由不得人。在今年生下兩個寶寶之后,她發現自己“不對勁”了,但凡同圈有誰開頭聊個寶貝話題,她都會特別樂意接上話茬,吃的、用的事無巨細地討論。也許真是應和了所謂女性的生理屬性和母親的奉獻精神都出自天性而非個人選擇,陳蓉對改變的發生顯得有些吃驚,但仍然是欣喜溢于言表的。采訪時正好寶寶剛滿3個半月,對外界的逗弄都有了回應。姐姐瘦,而弟弟是個小胖墩。“他特別肉乎,脖子后面那條線都快看不到了,我有時候逗他就去撥拉他的脖子,以前他一點事兒也沒有,現在我一撥他還會跟你生氣呢。”
盡管難掩對一雙兒女的滿滿歡喜,但在整個育兒問題上,陳蓉還是相當克制的。鮮少在微信圈發孩子照片,也只有在別人挑起這個話題時才會說上幾段。她和先生依舊會有獨處的兩人時光,延續每年都去旅行的慣例,今年10月兩人會一起去西班牙待上十來天。而其余時候她依舊還是那個根本閑不下來的忙到隨便吃個盒飯了事的干將。中國人講究坐月子靜養,她還沒出足月,就已經通過移動端串聯起了各種工作,甚至也會把團隊一并召喚到月子中心開會。產后40天就回到崗位,整個工作量較之從前并無減量。以前是個自由人時總喜歡在辦公室泡會兒,而現在她更喜歡集中安排規劃工作,每到下午三四點則回到家里,盡量和孩子在一起更多時間,其余的事則交付微信、手機、郵件聯絡。
她有能量把節目做到高段位的收視率,又喜歡工作,但卻拒絕“女強人”這聽上去過于嚴苛又不懂生活的稱謂。有人把努力工作這件事變得很苦,而她的秘訣是別把工作的事看太重,它們都在可控范圍則理應不對本身心境造成影響。如果說從前她未曾真正感受到壓力,現在她倒真的有了一個:孩子。“不過我唯一的壓力就是孩子要健康。我曾經設想將來有了孩子,一定要讓他們怎么考好大學,怎么有出息,但現在真的有了后,完全沒有這想法。我只要求他們健康。”懂得平衡壓力,理性而寬容地面對生活,誰又敢說,這不是成為母親而收獲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