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群
戲曲廣播節目的立身之本
■於群
今年7月,繼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強戲曲保護與傳承、支持戲曲劇本創作、支持戲曲演出、改善戲曲生產條件等共計21條“真金白銀”的優惠扶持政策之后,全國戲曲工作座談會又在北京舉行。這個7月不僅讓全國的戲曲工作者們激動、興奮,也讓我們這些一直堅守在戲曲廣播節目前沿陣地的廣播人感到無比振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出席全國戲曲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走向民間、服務群眾,是戲曲藝術創作生產、繁榮發展的內在要求。在我看來,走向民間、服務群眾,不僅是戲曲藝術創作生產、繁榮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戲曲廣播節目的立身之本。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一直堅守和秉承“走向民間、服務群眾”的指導思想,在廣播戲曲節目的制作和播出過程中始終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深入群眾、堅持博采群謀、堅持正確引導,得到了聽眾的認同和喜歡。
戲曲起源于民間,發展于民間,是老百姓最喜歡的藝術形式,戲曲藝術的創作要接地氣,咱們戲曲廣播節目也一樣要走基層。一旦戲曲節目脫離了它的基層聽眾,就像魚離開了水一樣,必將干涸而終。
多年來,在工作之余我不僅穿行在各劇種的戲迷組織和聽眾、票友之中,聽他們說戲、聊戲、唱戲,做他們最好的朋友,還深入到較偏遠的農村地區,走田間地頭、進養老院和聽眾們拉家常,聽他們傾訴、跟他們聊天,并給他們帶去精彩的戲曲節目。老百姓們很喜歡這種零距離的接觸,他們會把自己純真的熱情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戲曲節目。有一次,一位漣水的朋友很著急地打電話給我們節目熱線說,他特意買了收音機回家給自己的父母,讓老人家能聽聽戲,可是那里竟然信號不好,接到這位聽友的電話,我立即詢問技術部門,得知他所說的地區是我們廣播信號的覆蓋范圍,于是我告知他正確的收聽方法,并于幾天后的休息日,帶著我們節目的志愿者來到他父母所在地,村里的老少爺們聽說我們來了,都出來迎接我們,咱們的志愿者也現場為大家演唱了精彩的戲曲唱段。這位聽眾后來打電話來說,他們永遠支持我們的節目。
一檔好節目不是主持人關起門來主觀臆斷的,閉門造車式地做節目一定會被聽眾所拋棄。戲曲來源于百姓,服務于百姓,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主持人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知道他們想聽什么、愛聽什么。我很珍惜每一次與聽眾交流的機會,不管是在節目里還是在節目外,他們對節目的意見和建議我總是認真記錄、及時回復,我做的不到的地方或者考慮不全的時候,都是聽眾朋友給我及時的指正和建議。例如,我們節目里越劇播的比較少,有一次一位聽眾給我寫了一封長信,數落我的不是,并對節目的改進提出來一些建議,收到信的當天,我就在節目做了自我批評。越劇是我國影響力很大的劇種,被稱為是除京劇之外的第二大劇種,但由于我們地方劇種、劇團較多,越劇的播出量就被擠壓了,引起了本地喜歡越劇的戲迷朋友的不滿。后來,在每周三的地方戲欄目里我們特別增加一個越劇板塊,消除了部分聽友的不滿情緒,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再舉個例子,淮安的地方戲是淮劇,淮劇有著眾多的聽眾群,為了凸顯地方劇種的藝術魅力,我們在每周二設立了淮劇專場,但是一段時間以來總有聽眾反映收不到節目,原來是因為我們中波發射臺每周二休整,周二的節目只能收調頻的信號,中波沒有,而一些老年朋友只會收調頻,不會調中波,他們很著急。于是我立刻把淮劇專場調整到每周五播出,調整播出的第一期節目里淮安區的李大爺打進電話激動地說:“我們能聽到淮劇專場了,於老師啊你‘三嚴三實’做的好啊。”李大爺的話一下子就把我和咱們空中大舞臺qq群里的網友們逗笑了,有網友笑稱這李大爺說話與時俱進啊。
地方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劇種的統稱。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化,地方戲是地方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在淮安,淮劇是滲透到百姓骨子里的鄉音鄉情,這本不是壞事,但這就帶出一種現象,就是排外。有很多聽眾,尤其是一些老戲迷,非常固執。
有一次,在我們的直播節目剛結束,一位大爺就把電話打到導播間,劈頭蓋臉地教訓我一通,大爺說我們淮安人就喜歡聽淮劇,我們不想聽什么京劇、淮海戲的,你以后節目里再播什么京劇、淮海戲的,我們就不聽你這個空中大舞臺了。我知道大爺的話代表了一部分聽眾的真實想法。于是在第二天的節目中,我專門就大爺的這個電話,表達了我的想法,我說:“淮劇是我們家鄉戲,在節目中以淮劇為重這是必須的,但是京劇和其他的一些地方戲,在我們的節目中也一定會有適當的比例來欣賞。為什么呢?一是因為京劇是國粹藝術,四功五法非常講究,很多地方戲演員都曾經從京劇中獲益,有的地方戲演員早年間就唱京劇。淮劇的早期藝人有很多也是和京劇搭班演出,像淮劇藝術大師筱文艷、周筱芳早年間就演過京劇,他們把京劇里的表演藝術帶到淮劇,豐富了淮劇舞臺藝術。其他的地方劇種跟淮劇是姊妹藝術,是相通的,淮劇的聲腔發展離不開這些姐妹藝術。大家都說淮劇表演藝術家裔小平的唱腔好聽,但是,你知道嗎,裔小平就是一位非常善于吸收和運用其他地方戲的音樂元素來修飾和豐富自己淮劇唱腔的藝術家,她的淮劇唱腔中經常會揉進評劇、豫劇、越劇等其他劇中的音樂元素,所以我們覺得好聽,裔小平不僅淮劇唱的好,越劇唱的也非常棒。想一想,如果沒有京劇和其他地方戲,咱們淮劇能有今天的這些好聽的唱腔嗎?”
我的話音還沒落呢,熱線電話就響了,聽眾朋友們紛紛打進電話支持我的看法。后來,每次請到淮劇名家走進直播室做節目時我都會有意無意地問他們與京劇和其他地方戲的聯系或者請他們直接唱一段京劇或其他地方戲,請這些淮劇名家們現身說法,引導咱們的淮劇聽眾慢慢地接受其他劇種。經過幾年的堅持,聽眾們有了變化。一位叫“我隨云飛”的淮劇網友在QQ群里留言說,以前從不聽淮海戲,現在覺得淮海戲也是那么得好聽,尤其是淮海戲《秋月》,我最喜歡聽了;一位老先生打進熱線說:“於群啊,你說的真不錯,以前我們就聽個淮劇,其他都不聽,現在常聽你的節目啊覺得京劇啊、其他劇種啊也不丑,今天點一段京劇《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網友“快樂的我”以前是專聽只唱淮海戲的聽友,現在跟著淮劇網友積極地學唱淮劇《趙五娘》書房會一段,她在我們空中大舞臺QQ群中說一定要把這段淮劇學會了,以后來直播室唱給大家聽。聽眾們的變化讓我很欣慰,我想正確的引導,一定會提升聽眾的自身素質和水準,戲曲要繁榮不能一枝獨秀,在戲曲藝術的百花園中我們的聽眾們應該是滿眼春色。
戲曲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戲曲節目只有扎根百姓、走向民間、服務群眾,老百姓才會真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