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宇
培養良好讀譜習慣的重要性
■王鳳宇
識譜、讀譜初期的良好讀譜習慣和思維習慣的建立對能夠繼續有效地深入開展各項音樂器樂專業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尤其是器樂啟蒙教學中,我們會觀察到一種現象,學生在讀譜時的非連續性斷點,也就是不連貫性的造成,更多的人會認為是不夠熟練,缺乏練習量,不可否認這的確是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仔細探究,這里面的因素還有很多。有時不僅僅是熟練性的程度問題,如果仔細觀察他們每一次間斷的過程,就會發現讀譜習慣和思維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協調不好,就會使學習的過程事倍功半。
在器樂專業課的教學中,讀譜習慣和思維習慣的不同對學習進度和效果的影響就比較明顯。以剛剛從五線譜知識基礎學習的初學者為例,他們在彈奏的過程中斷奏的情況多一些。
首先,在器樂入門教學時,CDEFG五指練習比較多,節奏比較簡單,旋律線條規律性強,有時教師的一、二遍范奏,學生就可以完全模仿成功,但更多地只是模仿。而學生對于譜面含義的印象和理解比較淺。當模仿成功后,彈奏更多地體現的是行為定勢,不是嚴禁邏輯思維后的邏輯行為連接。小朋友的學習主動性、自我約束性比較弱,惰性情緒帶來惰性思維,惰性思維帶來惰性行為,這些惰性積累久了就會形成惰性習慣。在譜面比較簡單、指法比較簡單的情況下,這種模仿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隨著學習的進一步深入,模仿的優勢性就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了。因為人的記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模仿也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還是要靠腳踏實地地、嚴謹地譜面理論和基本功練習。
其次,入門基礎練習中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譜面雖然簡單,但孕育其中的內功練習非常重要。這里面包含了譜面知識的成分理解,譜面知識的指法正確運用,以及運用的熟練性,手指鍵盤位置的默記,良好手型的鞏固形成等很多因素。而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對簡單,往往只解決了音響效果的完成,這是不夠的,就需要老師的幫助,逐步建立起這個思維系統。否則,對接下來的學習會產生很深遠的負面影響,甚至阻礙學習的正常進行和良好推進,最終體現在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上。
再有,當譜面內容相對復雜的時候,已經有一定不良讀譜習慣的學生出現斷奏的情況更明顯。他可能連續幾個小節比較連貫,一般是眼看手指和鍵盤的背奏;斷奏后,再重新看譜子,看幾個小節甚至幾個音后,再把視線轉移到手指和鍵盤上,斷奏出現。多次地反復、多次地斷奏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斷奏形成了規律,由于總在那個地方斷奏,甚至形成了斷奏的習慣。每到經常斷奏的地方就會心里緊張,時間長了對學習的積極性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如何從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呢?啟蒙的讀譜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養成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強調并深化譜面樂理知識的含義。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每一個音符,每一個記號,每一個指法的實際意義,并反復提問,反復強調,加深記憶。不能只貪圖一時的進度,不能為了急于得到暫時的學習效果,迎合家長學生的“求快”心理,而在這個重要的過程上“偷工減料”。這是學生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建立的基礎和關鍵。一定要循序漸進,把對譜面樂理知識的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二、讀譜思維鏈條的進一步建立——讀譜視唱。有些人會講,這不是視唱練耳課,沒有必要小題大做吧,用手指彈就可以了!我認為在初期的鋼琴教學中讀譜視唱非常關鍵,這對于旋律的流暢性和思維的連續性建立都是必需要做的基本功。頭腦的反應一定要在手指反應之前完成,只有清晰明確的思維,大腦才能發出正確的指令,指揮手指正確執行。如果心中無數,只能是彈哪想哪地亂彈琴,我們要的是想哪彈哪的邏輯思維和行為進行。可以讓學生分行讀譜,每行譜表把音名及節奏讀出來,并要求能達到相對地熟練;明確幾行譜表中的音與音的對位規律;這樣在彈奏之前就會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人會提問,學生音高概念不強怎么辦?教師在學生視唱的同時可以彈奏輔助學生練習,這對于學生建立和固定音高、節奏感是很有幫助的。隨著學生熟練性的提高,在譜面相對簡單的情況下,提倡邊彈邊唱地練習,這會對學生讀譜能力、視唱視奏能力有根本性地促進。
三、手指鍵盤位置的熟悉和背記很重要。要與視唱思維統一,讀譜達到一定程度后,就如同我們閱讀朗誦一樣,看著文字就能直接講出來。彈奏時如果能看著譜子,手指就能正確直接地反應出實際譜面來,那么是比較理想的。在大部分時間視線不離開譜面的情況下,要想手指能做出正確反應,要求讀譜思維快,手指協調性能夠銜接得快,手指靈活性熟練性強,手指對鍵盤要非常熟悉。對于初級學習的學生,鍵盤位置的熟悉和背記學習更為關鍵。對于學習習慣已經不太良好的學生,我們可以采取一些強化方法校正一下。在學生視唱相對熟練的前提下,在學生的雙手上用一張紙進行覆蓋,要求學生視譜不看手指彈奏,這樣就會讓學生的試唱讀譜思維鏈條和手指鍵盤位置的背記緊密地聯系起來。剛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速度相對較慢,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和練習,學生的讀譜習慣和思維習慣就會得到良好的統一,旋律的流暢性就會明顯不同。
四、熟練性的量的練習。在前面三項基礎上,把前面各種關聯更好地鞏固,逐漸形成能力,下面的學習必將更有效率。
其實,在生活中的各種學習行為,以上的邏輯觀點一樣適用。歸根結底就是學生在初學樂器階段,如果忽視以上的因素,單從練習量上解決問題還是不能標本兼治的,會產生很多“后遺癥”和“并發癥”。在教師的輔導下將幾種思維和行為關聯進行一個流暢的銜接過程,使各個思維的斷點進行邏輯理順,幫助學生建立正常良好運轉的讀譜習慣和思維習慣體系,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專業學習,促進專業各學科學習效率的可持續發展。